推进科技减排 工业企业承担生产过程中减污

2009年02月09日 10:54 1203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节能减排   作者:

本期对话人物:
  段宁1949年出生,1988年毕业于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土木工程系环境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获国家和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2003年获教育部、科技部等六部委颁发的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现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长期从事清洁生产、工业生态学和循环经济理论研究以及电解锰行业清洁生产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研究。

点击一
  焦点关注 科学技术在污染减排中的作用
  关键思路 科学技术是减排重要手段


  记者:当前,科学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具体到污染减排,科学技术发挥的作用如何?
  段宁:在污染减排中,科学技术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据我所知,国外曾有上百篇论文,都是通过分析经济增长、末端治理、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这4方面因素,来研究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末端治理、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这三者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经济发展会导致污染物增加,而末端治理、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通常会使污染物排放降低。如果以上三者减排之和高于经济发展的增排量,则污染物排放呈下降趋势。
  记者:在我国的污染减排战略中,科学技术目前处于什么样的状况?
  段宁:科技进步减排的速度赶不上经济发展增排的速度,这是我国当前减排工作中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现象。
  多年来,我国环境污染控制以末端治理为主的模式一直没有发生根本转变,这很令人担忧。诚然,我国目前所取得的污染减排成果主要是通过大力推行末端治理设施建设及运行达到的。末端治理无疑是重要和必须的,可以快速地解决最容易解决的污染问题,但是,它不能解决污染减排的深层次矛盾。如果我们一直在末端治理,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和电厂脱硫上“打转转”,企业本身用于减排的技术并不多,那么环境污染就永远也治理不好。
  最好的末端治理技术,治不好最差企业排放的污染。我们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从而提高其资源利用率,这样才能大幅度地减少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才能有效地进行污染减排。可以说,污染减排最核心的部分就是要减少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量,要通过技术进步,把污染物消灭在其产生之前。
  记者:制约我国科技减排发挥最大作用的矛盾还有哪些?
  段宁:当前,我国的污染减排工作开始呈现可喜局面,但是这两年末端治理的潜力已挖得差不多了,今后进一步减排必须解决与此相关的深层次矛盾。所以在余下的时间里,污染减排的任务更重了。
  第一个深层次矛盾是我国还有很多企业技术落后,排放的污染物总量和浓度都很高,有的工厂排放的废水COD超过10万mg/L。对这样的严重超标废水,任何末端治理手段都是无能为力的。当前,我国很多地方的污染减排工作主要是靠上城市污水处理厂来处理COD,靠火电厂上脱硫装置来削减SO2,企业真正依靠其内部的技术进步来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现象尚不普遍。
  第二个深层次矛盾是我国正处于重化工中后期,一些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增长速度十分迅猛。1995年~2006年,S O2排放量占全国70%左右,2006年占到78.4%的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行业,建筑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以及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六大行业,其固定资产年增长率均在16.6%与45.8%之间,远远超过其他行业。中国城镇化率多年来保持在1%,每年有1300万农民移居到城镇之中;2006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为1698美元,而农村居民仅526美元,物质需求量增长空间巨大;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加工制造中心。这3点因素在短期内无法改变,中国重化工产业在较长时期内迅猛发展的态势也无法改变。
  我国经济仍将保持高速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即202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至少是2000年的4倍以上。假设今后国家仍以控制COD和SO2为主,如果2020年国家环境目标是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2000年的水平,则2020年的COD和SO2排放强度应至少分别控制在2000年的1/4以下;如果2020年要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
  量下降到2000年的50%,则届时COD和SO2排放强度需要分别控制在2000年的1/8以下;如果2020年要将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2000年排放量的20%,则届时COD和SO2排放强度需要分别控制在2000年的1/20以下。仅靠末端治理显然是不可能达到这样大的下降幅度的。

[1][2] [3] [4] [5] [6] [7] 下一页

责任编辑:刘征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