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油储三座大山 看中国如何排兵布阵

2009年02月19日 13:38 460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作者:


      四级石油储备体系建设启幕
 无论选址结果如何,石油储备基地二期项目建设今年启动当无疑问。与之相应,各地的商业储备建设也在大力推进。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上月就表示,中国应鼓励企业利用闲置的商业库容,增加石油储备。
  而这一步的展开意味着中国的石油储备体系化建设真正启幕。业内人士指出,本质上,这就是构建政府储备与企业储备、战略储备与义务储备相结合的综合石油储备体系。
  据中石油集团一位内部人士透露,中国计划建立的是四级石油储备体系。所谓四级储备,分别是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各个地方政府的石油储备、三大石油公司的商业石油储备和中小型公司的石油储备。
  "这和之前提出的多层次储备其实是一回事,都是以维护国家能源安全为目的实现石油储备的体系化。"上述人士向记者表示。
  此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淮曾指出,我国应建立包括资源储备、战略储备在内的多层次储备。其中,资源储备既是商业性的也是战略性的;战略储备实际上是一种实物储备,这是应对重大政治经济危机的关键,由财政出钱;第三层就是要建立企业的义务储备制度。根据国际经验,大型用油企业有义务承担一定的储备量,但是目前我们在这方面的法律规定还不够健全。
  "石油储备应该是一个体系化的建设过程,涉及总量、地区分布、所有制分布这些因素。"潘家华对本报记者说。
  在他看来,国家应当在石油储备中占据主导,以战略储备承担和化解石油安全与经济保障的风险;同时,国家也要允许企业通过入股等方式参与一部分商业储备,以分散战略储备的财政支出压力。
  据潘家华透露,财政部经建司此前已在积极研究石油储备的财政负担机制,这意味着中国构建石油储备体制及相关财政负担机制的框架思路已初步形成。
  "未来的石油储备财政负担机制很可能是中央、地方财政拨款与企业投资相结合的模式。酝酿中的财政负担机制可能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政府与企业的共担,二是中央与地方的分担。其中,企业可在经济杠杆的作用下承担商业储备的重任,国家则应从战略高度出发适时开展储备。"潘家华说。
  "无论是企业商业储备,还是国家战略储备,都是提高国家石油安全的一种方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综合室主任邓郁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在发展国家石油储备的同时,商业石油储备也会逐步建立起来,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低油价是否中国储油良机?
  正当中国在战略油储的大棋盘上频频"落子"、"争势掠地"之际,棋局也在向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
  2008年7月以来,国际油价在创下147美元的历史记录后掉头向下,短时期内连连破位,目前仅在40美元左右徘徊。这引发了业界一场关于中国是否应该乘低油价扩充战略油储的大讨论。
  "有人认为,在当前国际油价相对低迷的时候,建战略石油储备似乎多此一举。但我不这么认为。"潘家华表示,中国作为一个规模巨大的经济体,要保持稳定运行,仅仅依靠四个战略油储基地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相当容量的石油储备作缓冲,才能保障经济的平稳运行,也才能给国际经济和国际油价的稳定做出贡献"。
  他就此认为,在当前油价低迷的背景下扩建战略石油储备是一种战略性的"投资",无论对中国的石油安全保障,还是对世界石油市场的稳定运行,都有着积极意义。
  林伯强也表示,我国战略石油储备的真正意义是为了应付突发事件。从中长期看,目前的油价持续下跌空间已不大,因此现在是开建储备基地的极好时机,而且这一个时机维持的时间不会很长,必须抓紧利用。"中国应该乘当前国际油价相对偏低的时候,适时扩大战略石油储备。"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凤起此前在接受上海证券报专访时也说,"前段时期石油价格过高,人们认为当时并非是扩大战略石油储备的好时候。但如今油价相对便宜,再不抓住这个机会恐怕说不过去。"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上月罕见地在《人民日报》上撰文表示,中国应利用全球能源需求下降的时机增加石油储备。
  但《科学时报》首席经济学家、能源战略专家武建东教授对此有不同见解。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不必急于进口油品作储备,而应更倾向于油气合同分成。
   "2008年,中国大体量进口原油是一个对国际经济危机的战略误判。为此,2009年应该放慢增加石油储备的投入,而将这个费用直接投向石油生产或政府间的大宗油气合同分成,否则,这可能成为国际石油储备管理的历史笑话。"武建东说。
  在他看来,上述结论是基于目前国际石油定价体系正在发生的根本变化,这种变化由美国奥巴马政府的新能源方略、中俄之间的"贷款换石油"谈判以及金融危机等多个变数所促发;而这些变数将给中国的石油储备政策带来颠覆性的影响。

 

[1] [2][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