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由传统农业省正逐步转变为新兴工业省
2008年12月23日 9:25 2888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据河南商报消息 神舟飞船、嫦娥卫星上的电子仪器出自郑州,比如鸟巢、水立方使用的特种钢材产自舞钢,比如波音飞机上的镁合金材料来自洛铜……
这是一个可以长长拉下去的名单。用奇迹来形容河南工业化的发展历程似乎才是恰当的。
由泥土地上站起,河南成就为一个新兴工业大省的密码是什么?
■ 决断
在困惑中定调未来以农兴工
“河南工业成就的今天是站在农业上取得的。”河南省农业厅总经济师魏仲生如是说。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河南整体上才摆脱半温饱状态,其时,河南执政者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如此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河南省官方文件中,自我陈述时用的还是“农业大省、工业小省、财政穷省”等说法。
1990年河南的第一、二、三产业结构比重是34.9∶35.5∶29.6,这一数字意味着,在当时,工业和农业对河南全省的贡献几乎没有什么差别。当时,河南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和困惑。魏仲生回忆说:“那时候,有沿海地区工业化的诱惑,也有农业发展上的困惑,河南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的确是个重大考验。”
“八五”期间,河南的执政者明确提出了“围绕‘农’字上工业,上了工业促农业”的发展思路。这之后,上述提法细化为“以农兴工、以工促农、农工互动、协调发展”,河南执政者做出了“大力发展食品工业,振兴河南经济”等一系列重大部署,并连续在3个五年计划中把食品工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
■ 迈步
由“国家粮仓”到“国人厨房”
正是以工兴农,河南成为“国人厨房”。目前河南已是全国最大的肉类食品、速冻食品、方便面、饼干、调味品生产加工基地。双汇、金星、莲花、邦杰、三全、思念、海嘉等17家企业的21个产品荣获中国名牌称号,该行业的“中国名牌”总数占全省总数的60%。
说到食品工业,不能不着重提提2006年,是年,河南食品工业创造了五个沉甸甸的“全国第一”——亏损面最小、销售收入增速最高、资金周转次数最多、资本保值增值率最高和单个企业销售收入全国最高。
也是这一年,河南全省食品工业所实现的利润居全国第二位,比中部其他五省实现利润的总和还高出4亿元。
就此,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王文哲接受媒体采访时曾不吝赞美说:“河南食品工业整体很健康,发展速度很快,在农业大省走出这样一条工业化路子,很难得!”
■ 发展
投巨资调整工业结构
上世纪90年代起,河南集中力量实施了后来关系全省经济大局和发展后劲的郑州民用机场、郑汴洛高速公路、350万千瓦电力建设等“十大基础工程”,另外实施了河南煤化工工程、河南钢铁工程等“二十项产业发展工程”。
最终,这些决策成就了河南工业发展的基础。最终在食品工业之外,为河南发展出了具一定优势的有色金属、煤化工、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
而省七次党代会以来,河南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均使得二、三产业比重明显提升。同时,河南还先后投入工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资金102亿元,支持了一批重大工业结构升级项目,拉长了产业链条。
说到工业就不能不提县域经济,资料显示,2007年河南生产总值15058.07亿元,其中县域生产总值在万亿元以上,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70.6%,在第七届中部六省百强县中,河南占了46个,前10位中就占了6个。
■ 兴奋
工业占了半壁江山
这确实是一个快到飞速的发展轨迹。
2008年4月刚刚出版的《河南省情概览》显示,2000年之前的几年,河南经济总量每年增加200亿元左右,从2004年开始每年增加上千亿元,2005年到2007年,增幅均达到14%,2007年突破了15000亿元大关,连续10年位居全国第五位。表现在三产结构上,河南2007年的结构比重变成了15.7∶55.0∶29.3!该比重显示,较之1990年,对全省的贡献,工业比重提高近20个点的同时,一产比重则降低了近20个点。
不久前的8月6日,河南省工业经济联合会公布了2007年度河南工业百强企业评比排序结果,显示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017.82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37.1%,百强企业中主营业务收入超300亿元的5家, 200亿元以上的有6家,100亿元以上的有21家。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