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市压力骤增 欧佩克今或创纪录减产
2008年12月17日 12:54 1537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外界预计欧佩克可能宣布减产至少200万桶
如果说在11月29日的开罗会议上,欧佩克对减产还存有稍许顾虑的话,那么今天,在阿尔及利亚西部城市奥兰举行的特别会议上,这个控制着全球40%石油产量的卡特尔组织将会毫无犹豫地宣布减产,而且减产的力度可能为史上罕见。从欧佩克自身发出的信号以及外界的预期判断,欧佩克此次减产规模可能达到至少200万桶。
伊朗要求减产200万桶
16日,也就是本次特别会议召开前一天,欧佩克轮值主席、也是本次会议主办国阿尔及利亚能源部长的哈利勒公开表示,欧佩克这次的减产幅度应该“远远超过”每日100万桶,因为当前的原油库存水平非常高。
“我相信会上将作出这样的决定,”哈利勒对媒体说,“欧佩克应决定每日减产100万桶以上,因为全球库存极高。”哈利勒还表示,即便减产100万桶也还不够,要稳定市场,必须减得更多。
本月早些时候,欧佩克秘书长巴德里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表示,当前油市库存非常高,市场上供应过剩了“大约1亿桶”,“我们必须行动,并且减产幅度将会非常大”。
伊朗等国家的态度更为坚决。伊朗石油部长诺扎里14日表示,在17日的欧佩克部长级特别会议上,伊朗将建议该组织将原油日产量再减少150万至200万桶。利比亚等其他欧佩克成员也纷纷敦促大幅减产。
在欧佩克本次会议召开前的短短5个月间跌去了70%左右,从7月11日盘中最高的147.27美元,最低跌至本月5日盘中的40.50美元。在上月29日欧佩克开罗会议宣布暂不减产之后,油价又跌去了10多美元。
分析师指出,油价这一波跌势已创下了新的历史纪录。前一次油价出现这么猛烈的下跌,还要追溯到1996年至1998年期间,当时受亚洲金融风暴等因素影响,油价持续跳水逾60%,最低跌至10.35美元。
非欧佩克成员加入行动
在本次会议之前,欧佩克其实已经两度减产,分别是在9月10日和10月24日,但油价并未就此止住跌势,反而加速下挫。在这一背景下,欧佩克也在积极争取更多该组织以外的产油国的支持。据称,阿塞拜疆、阿曼和叙利亚及其他非欧佩克成员国也将出席周三的欧佩克特别会议。
哈利勒本月初曾表示,他希望俄罗斯、挪威和墨西哥能够成为该组织成员,以帮助增强油市稳定性。他同时表示,如果上述三国希望保持独立石油出口国的地位,就必须主动减产。否则这些国家就应该加入欧佩克的减产协议,团结一致提振油价。
作为欧佩克之外最大的产油国,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11日表示,俄方愿意和欧佩克协调措施以稳定国际油价。梅德韦杰夫说,欧佩克一直积极要求俄罗斯与欧佩克协调措施。他表示,石油和天然气是俄罗斯的重要收入来源,因此俄准备采取自我保护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减少石油产量、加入现有的石油输出国组织或新组织”。
欧佩克的一位代表本周透露,为响应欧佩克将于本周宣布的更大力度的减产计划,俄罗斯等非欧佩克成员国可能会将原油日产量一共削减30万至50万桶。他透露,俄罗斯在非欧佩克成员国中的减产比重将最大。
不过,也有不少人质疑俄罗斯宣布的任何减产的实际意义。由于俄罗斯的石油产量因投资不足已在持续下降,所以很多人认为,俄罗斯进行的任何减产,都可能只是把产量的自然下滑重新包装成为“减产”。
短期大幅反弹前景存疑
但分析人士也指出,即便欧佩克联合其他产油国大幅减产,能在多大程度上提振油价也还是个未知数,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首先,在世界经济深陷衰退、且未来几个月仍可能持续恶化的背景下,原油需求要出现实质回升不大现实;其次,上一波油价上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资金炒作,但在目前金融市场避险情绪依然盛行之际,指望大量资金很快重新回到大宗商品市场,至少短期内可能还不大可能。
欧佩克最大成员沙特阿拉伯近期多次表示,原油在每桶75美元才算合理。伊朗石油部长努扎里上周则表示,他认为的石油合理价格为每桶不低于100美元。
不过,包括美林和高盛在内的一些大行并不那么看好接下来的油价走势。美林本月初的报告称,如果全球经济衰退蔓延至中国,那么油价可能在明年初短暂跌破25美元。而一直看多油价的高盛这两天也发布报告称,油价会跌到30美元。
代表发达国家利益的国际能源机构在最新的石油月报中警告说,由于金融危机导致世界原油需求量减少,今年全球原油需求量可能出现25年来的首次下降。不过,该组织也表示,如果全球经济如期在明年下半年回暖,2009年的石油需求将出现反弹。基于这种判断,不少业内人士仍看好油价的长期走势。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