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工业增速创六年新低 主要商品价格总体回落
2008年12月16日 9:31 1892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据广州日报12月16日消息 在全球信贷危机以及国内经济增速下降的影响下,我国工业增速呈连续下降趋势。国家统计局昨日(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增速创6年来新低。
工业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今年下半年以来,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速连续回落,特别是最近两个月回落幅度更加明显。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增加值同比增长5.4%,增速比上月和上年分别回落2.8和11.9个百分点,创2002年3月以来新低。
从主要行业看,纺织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五大行业继续保持总体增长趋势。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等四大行业增幅下降。
从主要产品看,仅水泥、原煤和原油保持小幅增长,而汽车、发电、生铁、粗钢和钢材产量增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工业生产最突出的指标——发电量同比下降9.6%,降幅比上月扩大了5.6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11月份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7%,同比下降0.95个百分点;共实现出口交货值6448.5亿元,同比下降5.2%。
前11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7%,增速比1~10月回落0.7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4.8个百分点。
铜产量环比升逾12%
中国11月铜产量较前月上升逾12%,至今年6月以来的最高位,因数家大型冶炼企业提高产量,尽管铜价较低,且需求表现疲弱,但11月铜产量同比仍下降2.3%。
粗钢产量创31月最低增幅
因企业减产消化库存,11月粗钢产量同比下降12.4%至3519万吨,为2006年4月以来最低。分析师称,如此低位可能不会持续,因中国正加大投入以刺激经济。
发电量创历史最大降幅
中国11月发电量同比下降9.6%,至2540.22亿千瓦小时,为连续第二个月同比下滑。其中,火电发电量同比大幅下降16.6%,均创最大跌幅纪录。
煤进口量降至近三年低位
中国11月进口煤217万吨,较上月环比下降38%,下降至近3年以来低位,因电厂对电煤的需求持续疲弱。交易商称,电厂需求短期尚无恢复迹象,并看跌明年煤价。
相关新闻
主要商品价格总体回落
在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下滑的同时,全国主要商品价格总体也延续回落趋势。根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的统计,11月份,包括煤炭、钢材、有色金属、化工产品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而部分食品价格略有上升。
粮食收购价格小幅下降。11月份,全国25个粮食主产地区国有、非国有粮食企业稻谷、小麦、玉米三种粮食加权平均收购价格为每50公斤85.49元,环比下降2.33%,不过同比仍然上涨6.91%。
内外需疲软致产能过剩 12月增速或进一步下滑
原因
内外需疲软致产能过剩
中信证券分析师程伟庆:从国际来看,出口交货值进一步下降,显示外需走软;从国内来看,上半年国内通胀高企时,积累了大量存货(包括原材料和制造品),三季度后企业采取限产消化库存的手段,也是导致增加值迅速回落的原因。
上海证券分析师胡月晓:造成工业增加值下降的原因是总需求放缓导致产能过剩。而总需求的降低则是由当前需求的下降、前两年高速扩张产能需要消化导致的。因此即使没有外来冲击,在经济周期规律作用下,经济运行本身也有调整需求。
趋势
12月增速或进一步下滑
中信证券分析师程伟庆:出口回落的因素有一定的延续性,不过,企业的“去库存”过程有望在明年一季度后完成,生产可能逐步恢复正常。
摩根大通中国证券市场主席李晶:12月工业增加值增幅可能进一步下滑。但工业生产应在2009年得到支撑,因政府经济激励计划将开始促使建材订单需求增加。
上海证券分析师胡月晓: 工业直接关系到GDP增速,工业下降预示四季度经济运行仍呈下降趋势,且速度较快。未来中国工业增加值在延续快速回落态势后,可能很快进入衰退的局面,从而导致企业效益普遍下滑。
国家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祁京梅:工业增加值增速大幅下降的势头目前还没有止住的迹象。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