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今日降息至零?

2008年12月16日 8:42 171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16日将宣布至少降息50基点
  尽管还有一周才到圣诞节,但全球的投资人今年可能收到一份提前送出的“大礼”。
  当地时间16日下午(北京时间17日凌晨),美联储将宣布今年最后一次常规议息会议的决定。经济学家和市场人士普遍预计,伯南克将在会后宣布降息至少50基点,抑或75基点,将利率降至半个世纪甚至有史以来的最低点。还有观点认为,在极端的情况下,当局亦有可能选择“一步到位”,直接降息至零,但作出这样的决定可能相对难一些。
  50基点“保底”
  来自美国多家权威机构的调查显示,大多数经济学家都预计,美联储将在16日的会后宣布降息至少50基点,将利率降至0.5%,为1954年以来最低点。自去年9月以来,美联储已多次降息,将目标利率从5.25%拉低至目前的1%。
  在不少经济学家看来,降息75基点的概率同样不小。这主要是考虑过去几周美国经济持续恶化的状况。
  标准普尔首席经济学家大卫·怀斯在最新报告中表示,一系列疲软的经济数据,加上美国国会未能通过汽车救援案,使得美联储本周的降息“不可避免”,唯一的悬念是美联储提前送出的“圣诞礼物”会给市场带来多大惊喜。
  最近的美国数据可谓“没有最糟,只有更糟”。本月初的非农就业报告显示,11月美国公司裁减了53万多个就业岗位,创34年来最高纪录,当月失业率也创下15年新高。但这只是梦魇的开始,在上周,疲软的经济数据依然层出不穷,不管是零售销售、库存还是贸易和财政赤字。
  本月1日,美国权威机构国家经济研究局正式宣布,美国经济自去年12月开始即陷入衰退。由此算来,美国经济处于衰退之中已有一年时间。而从更多疲软的数据来看,未来两个季度美国经济仍会异常艰难。
  标普预计,依照目前的情况判断,美国经济第四季度的增长年率可能低至负6%。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预计本周美联储将降息50基点,至0.5%,但降75基点的可能性也显然存在。”怀斯说。标普认为,如果联储周三选择降息50基点,那么很可能在明年1月再次降息,预计本轮降息的底部在0.25%。
  联储会否孤注一掷?
  对于现阶段继续降息是否有效,外界的质疑很多,连伯南克本人也承认,进一步降低利率水平以刺激经济是可行的,但短期内效果有限。
  然而,现在的选择主动权似乎不在美联储手中。前美联储理事米什金日前就表示,质疑降息成效的论调是错误的,他指出,如果美联储不采取积极行动,情况会变得更糟。荷兰国际集团的分析师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表示:这场前所未有的危机令所有人都始料未及,因此,不管是美国还是其他国家,大家都不得不将过去的货币和财政准则抛诸脑后,竭尽全力试图减轻衰退的程度。
  前美联储经济学家、现供职于摩根大通的费罗利大胆地预言,目前存在合理的动机让美联储在本周降至零利率,但他也坦言,这样的决定可能让一些联储成员难以接受。“我们认为降息50基点是最可能的结果,降息100基点是第二选择,但后者是比较困难的决定。”
  标普的怀斯认为,联储本周降息至零的可能性也“非常大”。怀斯表示,联储此前曾对零利率可能给国债收益率带来的压力表示过担忧,但考虑到当前国债收益率已接近于零,这样的顾虑显然已失去意义。
  FTN金融公司的分析师克里斯则表示,美联储本周选择降息50基点比降息75基点要更为明智,因为这会留出更多时间向零利率和量化宽松政策过渡。
  量化宽松正式登场
  在继续降息已无太大悬念的情况下,外界开始更多关注美联储的下一步措施。事实上,伯南克本人前不久也公开表示,降息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当局将不得不考虑其他非传统的工具来激活信贷市场和刺激经济。
  摆在美联储面前的选择之一是,直接购买政府债券或是抵押贷款相关债券。尽管基准利率一再下调,但抵押贷款债券和美国国债的利差却持续扩大,令购房者、企业和其他贷款者的借贷成本继续上升。
  分析师预计,美联储将在本周的政策声明中明确表示将采用所谓的量化宽松政策,以防止经济衰退局面加剧。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曾采纳过这一政策,当时的做法是持续向银行体系注入超额资金。
  事实上,美联储过去几个月的一系列措施,已经有了量化宽松的前兆。通过推出一系列创新的融资安排,美联储大量向金融体系注入资金,其资产负债表上的负债规模已急速膨胀至超过2万亿美元。摩根大通的费罗利已给伯南克取了个外号——伯南克桑(Bernanke-san,桑在日语中指先生),寓意美联储将走上日本央行当年的老路。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央行本周五也将公布最新的利率决定。日本在前不久再度降息20基点之后,利率已回到0.3%的低点。路透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日本央行在未来数月再次回归零利率的可能性有40%。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