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亿贷款仍未度过危险期)
由于9.6亿元贷款陷入风险,高新张铜(4.17,-0.37,-8.15%,吧)(002075.SZ)的16家债权银行依然紧张地忙碌着。
“苏州银监分局此前召开了一个通报会,我们银行目前据此排查贷款风险,对贷款采取加固措施,并进行跟踪。”8月6日,一家大行苏州分行人士告诉本报记者。
但由于涉及到异地贷款,目前,江苏银监局已介入高新张铜信贷风险的处理工作。
经过多方协调,高新张铜几近断裂的资金链或现转机。
8月7日,本报记者从一家债权银行处获悉,高新张铜的第一和第二大股东——中国高新投资集团公司、张家港杨舍镇资产经营公司,正计划联手拿出1亿元资金,以维持高新张铜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大股东作出这一决定,也是无奈之举。“企业目前的流动资金已无法保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各家银行至多是维持现有贷款规模。”上述债券银行人士直言,“银行想继续投,上级行也不会批准”。
在注入流动性的同时,为保证这部分资金能够全部用于生产经营活动,而不被债权银行作为偿债资金冻结和划转。下一步,有关方面可能就这一问题与各家债权银行签署相关协议。
但令债权银行担忧的是,银行债权人之外的其他债权人,如供货方是否会冻结这部分资金,还是一个未知数。
1亿元的流动性能否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一位债权银行人士坦言,根据市场环境,只能暂时渡过难关。正是基于这种判断,上级行不会支持当地银行在原有额度的基础上继续投放贷款。
那么,债权银行如何自救?信贷风险又如何呢?前述债权银行希望在贷款到期后,逐步压缩。但该人士也坦言:“不是想压缩就能压缩的,因为企业没有钱,就没办法压”。
而在此前的贷款操作中,采取动产抵押方式的银行将掌握一定的主动权。如一家银行通过司法途径,要求高新张铜必须保持一定规模的存货,这部分存货的价值为贷款本金的两至三倍,银行贷款的安全系数较高。
当日银行业人士透露,以贷款出现逾期和欠息作为判断依据,目前,一些6、7月份到期的银行贷款,已经出现不良情形。
在前述债权银行人士看来,高新张铜出现亏损的原因之一是,该公司原材料采用期货合约方式锁定成本,但由于产成品价格的下跌,导致固定成本与成品之间存在较大价差。
高新张铜曾表示,该公司使用衍生金融工具——期货合约来降低与经营活动有关的风险。衍生金融工具初始以衍生交易合同签订当日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并以其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为正数的衍生金融工具确认为一项资产,公允价值为负数的确认为一项负债。因公允价值变动而产生的任何不符合套期会计规定的利得或损失,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公司2007年财报显示,该年度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2716.74 万元,同比增长2.17%;净利润-18211.20 万元,同比减少477.98%。
而对业绩拖累最大的正是上述“价差”因素。年报显示,“由于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而公司资金紧张,套期保值金额不足,导致原材料采购价格与销售价格不平衡,影响利润7500万元”。
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