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张铜9.6亿贷款示警 16家银行会商对策

2008年07月31日 13:20 493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铜资讯

  高新张铜(002075.SZ)的“危机”(相关报道见本报7月14日17版《高新张铜“变脸”风波》)已经殃及“池鱼”。作为一家资金密集型企业,高新张铜的风险正在向债权银行传递。
  “高新张铜的银行贷款已经开始出现逾期的情形。”7月30日,一位张家港银行业人士透露。而大量依赖短期贷款周转资金的高新张铜,将面临越来越大的还本付息压力。
  当地一家大行人士称,此前,苏州银监分局和张家港市政府召开联席会议,向高新张铜的债权银行通报情况,希望拿出一个解决方案;“债权银行机构共有16家,所涉贷款约为9.6亿元”。
  高新张铜个案背后凸现的是,在从紧货币政策的背景下,原本被资金面宽松掩盖的大额客户授信风险,正呈现增加趋势。

贷款涉及16家银行
  上述了解联席会议情况的当地大行人士透露,在16家债权银行共9.6亿元左右的贷款中,有3家银行的贷款规模超过1亿元,分别是两家大型商业银行和一家股份制银行。但截至记者发稿,所涉贷款规模的数据尚未得到银行监管部门的确认。
  在众多债权银行中,“有5家银行是异地放贷。”一位知情人士透露。
  前述大行人士称,联席会议上,“有关方面希望贷款上亿元的3家银行,设一个特别账户,大家同进退,并签署相关协议”。
  “如果不涉及资产转移,影响的银行贷款规模估计在6至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还有3个月将基本到期。”7月30日,一位接近某股份制债权银行的知情人士说。
  该人士提及的贷款规模与2007年财报披露的短期贷款数据(7.11亿元)较为接近。
  高新张铜2007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该公司通过抵押、质押方式分别从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3家大行分支机构获得借款1.15亿元、1.26亿元和0.5亿元,共计2.91亿元。
  前述张家港银行业人士称,此前,没有发现同一资产重复抵押的情形。
  同时,该公司通过第三方担保方式分别从农行、建行、民生银行、江苏银行、华夏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8家银行分支机构获得短期借款8000万元、4000万元、10000万元、2000万元、6000万元、4000万元、1000万元和7000万元,共计4.2亿元。
  而在长期负债方面,高新张铜2007年年报和2008年一季度显示的长期借款均为1亿元,而2007年年报披露了公司向中国进出口银行南京分行长期借款1亿元;以公司土地使用权和房产作为抵押。在2007年内,高新张铜已向进出口银行南京分行归还了到期的5000万元中长期贷款。
  上述12家银行在2007年内共向高新张铜发放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累计达8.11亿元。
  而前述大行人士称,今年上半年,因为承兑汇票的到期,个别债权银行的贷款规模可能有所增加。

财务费用高企
  上述张家港银行业人士称,拖垮高新张铜资金链的原因比较多,包括业绩下滑,而其他应收款、内部关联交易也是问题;但“高新张铜所在的行业倒没什么问题,比如浙江海亮股份,属于同一行业,情况还是不错的”。
  “虽然整个行业利润率是下行的,但作为资金密集型企业(因为铜的价格越来越高),对管理能力要求比较高。”这位人士直言。
  针对报告期净利润同比减少542.62%的现实,公司在一季度财务报告中,并未将行业问题视为净利润大幅下滑的理由,而是解释为,“主要是公司生产线重新排布后未按时达产达效;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下调;国家货币从紧政策导致公司融资成本增加等不利因素所致”。
  公开的财务信息显示,高新张铜虽然大量举借银行贷款,但资金沉淀能力已逐步下降,原因在于其融资结构中主要为短期贷款。
  现金流量表显示,2006年,高新张铜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12.34亿元,因偿债支付的现金为9.89亿元,当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38亿元。进入2007年,高新张铜的负债规模扩大,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高达15.51亿元,但偿债支付的现金也水涨船高,达到14.07亿元,导致该年筹资活动仅录得现金流量净额0.489亿元。
  “银行也都不敢放长期贷款。”前述接近债权银行的知情人士称。
  大量的举借新债和到期的还本付息压力,一直考验着高新张铜的资金链。今年一季度,高新张铜举债获得现金5.635亿元(上年同期为4.26亿元),但偿债支付现金4.605亿元(上年同期为3.178亿元)。
  反映融资成本的指标是财务费用,公司一季度财报称,财务费用比上年同期增长128.95%,原因为贷款规模增加、贷款利率及贴现利率提高所致。

银行暂未实施信贷退出
  在较长时间内,高新张铜的财务指标连续表现不乐观。
  依据高新张铜的合并财务报表,2006年末,该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和流动比率分别为67.88%和1.046;但在2007年末和2008年一季度末两个时点上,上述衡量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均出现变化,2007年末分别为80.54%和0.9954,2008年一季度末为83.49%和0.9646。
  2008年一季度末,高新张铜账面流动负债高达18.77亿元,其中,短期借款8.69亿元,应付票据6.9亿元。而流动比率持续低于1意味着公司短期内面临着巨大的偿债压力。
  “我们很早就高度关注这个公司了。”前述当地大行人士直言。
  但时至上半年,相关银行依然没有实施信贷退出。究其原因,上述大行人士称,即便银行知道该公司存在风险,但为使企业资金链不至于出现大问题,还是要维持适当的贷款投放,“(各行)情况大多如此”,主要通过其他渠道,如加固抵押、担保等方式控制风险。
  对比2006年和2007年的财报也可以发现,高新张铜的短期借款中,抵押和质押贷款占比增加,而保证借款的规模出现下降。
  截至2007年末,公司抵押借款为3.1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0.84亿元;质押贷款净增加3292.26万元;保证借款余额为4.2亿元,同比减少2380万元。
  前述另一家大行人士称,事实证明,采取动产质押,封闭运作的方式,该行相关贷款的资产状况要好一些,目前已回笼过半的贷款,风险较小。

关联担保之忧
  “(目前)已有银行采取资产保全措施。”上述张家港银行业人士透露,由于采取保全措施的银行并非个案,有关部门也正在协调这一问题。
  “想做到债权银行‘同进退’,困难较大。”前述大行人士直言,首先,各个银行的贷款方式不同;其次,每家银行分支机构的相关权限也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为高新张铜提供担保的江苏张铜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江苏张铜集团”),自身还欠下高新张铜0.505亿元的款项。
  截至2007年末,杨舍镇政府控制下的杨舍镇资产经营公司持有高新张铜8.146%的股份,位列公司第二大股东,仅次于持股30%的中国高新投资集团。而杨舍镇人民政府同时持有江苏张铜集团95%股份。其实,江苏张铜集团曾在高新张铜进行股份制改革前,持有公司45%的股权,在2001年将持有的全部高新张铜股份转让予杨舍镇资产经营公司后,“不再持有公司的任何股份”。
  7月9日,高新张铜公告称,2007年度,该公司与江苏张铜集团有限公司及其下属企业张家港市新天宏铜业有限公司、沭阳凯尔顺铜制品有限公司、江苏大华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张家港市大华铜业有限公司因业务及资金往来等原因,形成了一定的其他应收款,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较大的资金压力。
  而江苏张铜集团分别在张家港市新天宏铜业、张家港市大华铜业和沭阳凯尔顺铜制品有限公司等三家公司中分别持股60%、70%与75%。
  公告续称,截至2008年6月29 日,公司与上述五家企业之间其他应收款合计为2.533亿元,公司存在对上述其他应收款不能全额收回的风险;如公司不能完全顺利收回上述其他应收款,将进一步增加公司生产经营的资金压力,进而对公司的未来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针对由江苏张铜集团担保的部分银行贷款,上述大行人士直言,“这种左手跟右手的担保,没什么实际意义。”言下之意,债权银行以担保方式发放的贷款,将面临较大风险。
  前述接近债权银行的知情人士表示,已有债权银行对到期贷款进行了续贷;而这部分贷款正式由江苏张铜集团和股东郭照相提供连带担保责任。

记者手记
  大客户之痛

  近年来,银行监管部门一直强调贷款“垒大户”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但贷款集中度高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一段时间以来,由于资金面比较宽松,企业扩张冲动强烈,摊子铺得过大,导致负债率偏高,相应产生了短贷长用、连环担保等问题。
  然而,今年以来,受信贷规模控制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一些企业集团贷款需求无法得到及时满足,资金链骤然变得紧张起来。再加上一些企业原本被资金面宽松、企业快速发展所掩盖的管理能力弱、企业主个人品德欠佳等问题集中显现,导致大额授信风险明显增加。
  近日“问题”不断的高新张铜无疑是个最好的例证。
  作为防范大额客户授信风险的长效机制,监管部门要求各家银行,首先要按照“了解你的客户”的原则,全面了解客户的股权关系和其他关联关系,全面分析客户所处的行业及其自身生产经营情况,全面掌握客户的总体授信情况。在此基础上,科学测算客户的授信上限和生产经营所需的实际资金,并按照项目和生产进度序时发放信贷资金。
  与此同时,要对本行的信贷政策与授信分布情况进行认真的检讨分析,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合理控制授信在某个地区、某个行业和某个企业集团的集中情况,防止和控制授信过度集中带来的风险隐患。(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