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最大规模的金矿 枯竭矿山又“复活”

2009年04月01日 14:29 1275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贵金属

  3月20日,一股寒流到达了新疆克拉玛依市托里县哈图矿区,茫茫的戈壁滩上,只有拉矿车来回穿梭。
  这里出产黄金,由一家叫做金铬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金铬矿业)的企业开采,从属于新疆有色集团,三座矿井——采一、采二和采三正在紧张地作业。这里是闻名全国的优质金矿产地,也是新疆地区规模最大的金矿产地。“采一和采二一直出矿挺好的,采三稍微差点。”刚刚从井里上来的张治国(化名)说。
  但张不知道,其实“采一”和“采二”早在6年前就应该“枯竭”了,因为当时的所有者新疆克拉玛依金矿正是以此为由申请了破产。但蹊跷的是,后来金铬矿业接手后,这两个矿井不但没有封闭,而且直到现在仍在开采,“采二井平均每天可以出800多吨的金矿石,365天可以连续开采。”张说。
  这种出矿量已经属于大型的矿井,根据当地的矿石品质,折合人民币是每天80万元。正是出于这样的结果,在克拉玛依金矿破产6年后,被质疑为“假破产”,质疑者是“中国人民银行掌舵”的中国第五大资产管理公司——汇达资产托管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汇达托管)。他们认为新疆有色集团有利用国家政策搞“假破产、真逃债”的嫌疑。遂将其告上新疆高级人民法院,但2009年1月被驳回起诉要求,2月初汇达托管上诉至最高人民法院,双方正在等待通知。
  “我们一定要将官司打到底,不遗余力!”这是汇达托管一位高管的慷慨发言。
  无法核销的“坏账”
  这件尘封6年的公案涉及到中国人民银行一笔核销不了的1.06亿元坏账。
  2003年12月10日,新疆有色集团下属子公司——新疆克拉玛依金矿(下称克拉玛依金矿)在这一天被新疆中级人民法院裁定为政策性破产,根据裁定,克拉玛依金矿的部分呆坏账依法不再清收,可向有关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申报核销。
  记者了解到,国有企业在被批准实施政策性破产后,所欠债务将不再被追究,除此之外还会获取一笔国家财政无偿拨付的职工安置费。
  当时克拉玛依金矿共有2亿多债务,主要债权人为中国人民银行克拉玛依中心支行,所欠其贷款加利息总计1.06亿元。(人民银行对克拉玛依金矿发放的贷款属于黄金专项贷款,这是央行对金矿的一种专项贷款,但需要金矿将生产的黄金再卖给央行。)
  随后,克拉玛依中心支行将1.06亿元坏账向上级申报核销,但是,核销一直未被批准。“人民银行在审查这笔不良资产时,发现了一些问题,人行曾派人实地考察,发现已经破产的矿还在继续生产,并没有关门走人,而且效益很好。”汇达托管公司的代理律师新疆西部律师事务所张元欣律师对记者说。
  按照相关规定,只有破产企业真正做到停产关闭(取消法人资格)、土地使用权及企业财产被拍卖变现、职工得到妥善安置的,其银行贷款本金和利息损失,方可从银行提取的呆、坏账准备金中核销。
  新疆黄金局一位姓黄的领导对记者透露说,矿产企业因资源枯竭破产后,应该关门走人,并出一份填坑报告,封闭原有的矿井。但记者在采访中,未听说克拉玛依矿井曾被封闭,也没有在其注销资料中看到闭坑的报告。
  张元欣认为这是这1.06亿元没有顺利核销的主要原因。
  时隔4年后,2007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将这笔不良资产划转给了汇达资产托管责任有限公司,汇达托管被称为继华融、长城、东方、信达后的中国第5大资产管理公司,负责处置人民银行不良贷款和历史遗留问题。
  “我们接到这笔不良资产后,经过调查我们第一反应就是怀疑‘克拉玛依金矿’有假破产的嫌疑。”汇达托管一位不愿意具名的知情人士对记者说。“这些年,一些地方国企利用国家政策性破产进行‘假破产’‘真逃债’的事件是有的。”汇达托管监事宋炎录对记者表示。
  几番调查后,汇达公司将新疆有色集团董事长袁泽作为第一被告,新疆有色金属工业集团金铬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作为第二被告,以财产损害赔偿为诉求起诉到新疆高级人民法院。
  破产始末
  新疆有色金属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属中央企业,于2000年7月下划新疆自治区管理,现任法人代表、党委书记、董事长为袁泽。“克拉玛依金矿的破产始末主要是袁泽主抓的。”汇达托管公司的代理律师张元欣向记者解释,而金铬矿业是克拉玛依金矿在破产时“巧妙”转移土地资产、采矿权的载体。
  通过调查,汇达公司认为,克拉玛依金矿的采矿权,土地使用权没有进行拍卖或者招标方式转让,并将转让所得首先用于破产企业职工的安置,安置破产企业职工后有剩余的,剩余部分与其他破产财产统一列入破产财产分配方案,参与分配。而是通过新疆有色集团董事长袁泽的运作,无偿转让给了金铬矿业,致使欠中国人民银行的1.06亿元无法清偿。
  作为新疆有色集团的又一子公司,金铬矿业成立于2002年3月12日,注册资金1000万元。主要开采金矿和铬铁矿,与已经破产的克拉玛依金矿经营范围一致。
  “金铬矿业是克拉玛依金矿破产后重组的企业,属于有色集团出资成立的。”金铬矿业员工李乾坤说。
  前者是已经破产,后者是重新成立,看似并无关系的两个企业却有着“理不清剪还乱”关系。为何汇达托管公司认为董事长袁泽在克拉玛依金矿和金铬矿业之间玩弄了“移花接木”的游戏?
  注册资金2300万元,成立于1998年的克拉玛依金矿在经营了3年后,经营困难,严重亏损,于是,在2001年,新疆有色集团向全国企业兼并破产职工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上报了关于克拉玛依金矿的破产申请,申请政策性破产的主要理由是因该矿已经资源枯竭不足以支撑目前的经营与生产。并于2001年10月16日获得了政策性破产批准,同时获得批准的还有新疆有色下属的另一家矿业企业,新疆有色金属工业公司阿勒泰矿。
  据悉,1994年国务院发布了“国有企业政策性即计划性破产试点”文件之后,在破产试点的同时,“假破产,真逃债”的现象也开始盛行,一些地方甚至上演了阵阵“破产风潮”。国资专家祝波善认为,国企领导人热衷于政策性破产的动力在于,地方企业可以逃债重整,又能被冠以改革家的称号。成了企业领导人的一种政绩展示。“事实上,假破产真逃债也是地方利益和中央利益的一种博弈。得到地方政府的纵容。”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新破产法起草小组成员王欣新对记者说。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克拉玛依金矿进入破产程序开始清算,时隔不久,新疆有色集团免去了克拉玛依金矿矿长徐存元的职务。
  而实际上,此时的徐存元正被委以重任。
  记者在克拉玛依工商局拿到的金铬矿业当年的注册资料显示,2002年3月12日,新疆有色集团做出组建金铬矿业的决定,成立金铬矿业筹备组,注册资金1000万元,由新疆有色集团公司全额出资,要求30日内完成金铬公司的注册工作。
  筹建由徐存元负责。2002年3月28日,新疆有色集团正式任命徐存元、于文江、郭振海为金铬董事,徐存元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这些高管都是克拉玛依金矿的原高层。”一位不愿意具名的新疆有色集团员工对记者如是说。
  而此时,克拉玛依金矿正在被法院裁定破产还债,破产资产正在拍卖处理中。
  “移花接木”
  然而,已经进入破产清算的克拉玛依金矿却做了一件令人费解的申请。
  记者在新疆国土资源厅拿到了克拉玛依金矿当年的这份申请。
  记者看到,2002年2月15日,克拉玛金矿以自己的名义向新疆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申请了《采矿权变更申请登记》,请求将克拉玛依金矿的采矿权变更为新疆有色工业集团金铬矿业有限责任公司。2002年4月30日,新疆国土厅同意了克拉玛依金矿变更采矿名称的申请,“而这个变更后的许可证正是由徐存元筹备的金铬矿业的采矿许可证。”张元欣对记者说。
  值得注意的是,记者未在克拉玛依金矿的申请报告中看到任何关于“破产”的字样和公司已经进入破产清算的陈述。而金铬矿业的营业执照在其获得采矿权时还没有获批。注册资料显示,金铬矿业取得营业执照的日期是2002年5月14日,而其获得采矿许可证却是2002年4月30日。
  “根据程序,一个矿产企业应该先取得营业执照才能去申请采矿权。”张元欣对记者说。克拉玛依工商局注册科科长张琳也向记者说明了这点。
  为何采矿权的日期先于营业执照的日期,记者随后询问了新疆国土资源厅相关人士,该人士以“不清楚,不知道”为由拒绝回答记者的任何提问。
  “破产企业进入破产程序后,不应该有任何处置破产企业资产的行为。”著名律师、青年学者马光远(博客)认为。
  “我们认为这是克拉玛依金矿在向金铬矿业私自转移采矿权,瞒天过海。”汇达托管一不愿意具名人士向记者表示。
  另外,克拉玛依金矿的土地划转也被汇达托管公司认为是向“金铬矿业”移花接木的又一佐证。
  克拉玛依金矿正式进入破产清算后,新疆有色集团向新疆自治区政府提出申请,请求将已经枯竭的克拉玛依金矿和阿勒泰地区的矿产土地划给有色集团。
  “之所以这样请求,是因为这些矿山地处荒芜人烟的边境地区,自然地理条件恶劣,加上几千名职工的安置任务,且收购资金巨大,不可能有别的经济组织对此收购,只能由总公司托底。”新疆有色集团一不愿具名高管对记者表示。
  新疆自治区相关领导批准了新疆有色集团的请求,不久后,有色集团将克拉玛依金矿的土地使用权无偿划拨给了金铬矿业公司。
  记者获取了一份关于关闭矿山土地的评估资料,资料显示可可托海稀有矿、克拉玛依金矿、阿勒泰矿3个矿山面积共3418.83万平方米。土地价值估价4亿元人民币,实际土地评估价值1.1亿元。
  “我们之所以质疑它假破产,最根本的理由是对破产财产的处理,一个是克拉玛依金矿的采矿权没有依法拍卖,另一个是土地使用权也没有进行拍卖,这是偷偷转移资产。”张元欣说,克拉玛依在有色集团领导的“操盘”下,值钱的采矿权和土地都被转移走了,剩下不值钱的设备才挂牌拍卖,但在拍卖设备时,也只有金铬矿业一家公司竞拍。
  “这根本不存在资产转移,这些情况是清算组知晓并批准的,汇达托管的这些质疑是不负责任的说法。”上述有色集团高管表示。
  “破产”的代价
  57岁的张治国曾是克拉玛依金矿的员工,金矿破产后他买断工龄,拿到了2万多元,如今在矿区经营了一个小卖部以维持生计,他在这个矿山上已经工作了20多年。
  回忆起当年的破产,他觉得有点莫名其妙,对于当时买断工龄的决定他很后悔。“2001年时我一个月能拿工资近2000元,而且福利还不错,过年过节都有奖金。企业说要破产了,我们当时都很纳闷,好好的企业怎么会破产呢。”张说。现在他经营的小卖部每个月只够维持生活,再供两个上大学的孩子感觉特别吃力。
  时隔几年后,张亲眼看到了金铬矿业在原来枯竭的井上又挖出了可观的矿石。张认为公司在愚弄他们。
  记者了解到,当初注册资金只有1000万元的金铬矿业到2007年底的资产总额已经达到了1.28亿元。年利润总额为3653万元。
  另外记者还获取了一份资料,这份资料显示了克拉玛依金矿在得到政策性破产批准后,国家给予克拉玛依金矿职工安置的费用总额,国家实际给予克拉玛依金矿共计1.4亿元左右。
  据张治国介绍,克拉玛依金矿的矿山员工共800多人,有200人买断了工龄,还有一部分做了内退,剩下的一部分员工如今在金铬矿业工作。但记者了解到,在职的这部分职工并未发放安置补偿金,身份一直无法界定。

责任编辑:仁可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