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价格影响 铜铝有色炼企重启闲置产能

业内信心不足仍怀疑上升动能

2009年04月02日 8:48 491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铝资讯

新闻图片200932843161238632996953_4474.jpg
重启闲置产能是受价格上涨推动,但只有49%的企业表示铜价将继续上涨。

  4月2日消息     在金融危机肆虐一年多后,作为工业基础的有色金属冶炼业似乎已提前嗅到了“春”的气息。最新调研表明,3月份铜冶炼企业整体开工率达到80.9%,已经较2008年年底的67%大幅回升。同时,产能过剩最为严重的铝冶炼行业也有重启闲置产能的迹象。

  铜冶炼行业 开工率回升至80.9%
  近期对22家国内主要铜冶炼厂的调研显示,3月份铜冶炼企业整体开工率为80.9%,较2月份上升5.9%。该数据已经连续三个月回升,较2008年12月的67.6%有显着的增长。
  其中10万~30万吨/年产能企业恢复较为明显,上升了16.2%。但开工率同比仍出现下滑,主要是因为原料供应偏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冶炼企业开工率的提升。
  除了铜冶炼企业,有色金属中产能过剩最严重的铝冶炼行业产能也在重新启动中。

  铝冶炼行业 10%闲置产能正重新开工
  据路透社报道,国内铝冶炼企业高层周一称,中国闲置铝产能中,有超过70万吨,或10%正处于重新开工过程中。
  河南省一家大型铝厂的销售经理称,“全国的闲置产量正在重新开工。”他补充称,他所在铝厂正在重启40万吨暂停产能,并新增10万吨产能。
  这位经理告诉路透,“我们正准备本周开工50万吨产能,正在获取原料。两个月内,我们将运营所有85万吨产能。”
  四川启明星铝业的一位经理称,该厂去年12月关闭了所有25万吨产能,现已重新开工8万吨,剩余产能也正在重启中。
  据悉,在铜、铝、锌三个品种中,铝冶炼业产能过剩最严重。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数据,1~2月份,我国电解铝产量176万吨,闲置产能近710万吨;氧化铝产量324万吨,闲置产能达1367万吨。而中国铝业总裁罗建川也透露,目前中铝关闭40%的氧化铝产能及24%的电解铝产能。

  重启产能原因:商品市场价格大幅回升
  商品市场价格大幅反弹是推动有色企业重启闲置产能的主要动力。
  据悉,自进入2009年以来,商品市场经历了一波大幅反弹。其中铜价自最低点回升超过50%,达到33000元/吨上下。相对而言,目前国内精炼铜的成本价在22000~23000元/吨之间。
  而在2008年年底跌破成本价的铝和锌两个品种价格也回到了成本价以上,目前铝价在12500元/吨,高于成本价一千多元,对于冶炼企业来说目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利润空间;锌价目前也稍高于成本价。
  “价格的回升使得那些冶炼企业具有非常强烈的复产冲动”,东华期货首席分析师陶金峰表示。此外,“由于人工成本及机器折旧成本的存在,即使是成本价生产或者略低于成本价生产都比停产更划算”。陶金峰认为这也是推动炼企重启产能的部分原因。

  对有色价格继续上行信心不强
  虽然各冶炼企业大多重启闲置产能,但对铜价继续上行的信心却并不强。在接受调研的22家铜冶炼企业中,只有49%的企业表示铜价将继续上涨,这其中54%的企业认为铜价将反弹至4200~4500美元/吨的区间;有18%的企业认为铜价将升至4500美元/吨以上的高位;28%的企业对反弹高度持不明朗的观点。
  另有32%的企业认为铜价将下跌,这其中有29%的企业认为沪铜35000元/吨附近是阻力位,但下跌幅度不明朗;有71%的企业则表示多头获利了结后铜价将下跌。
  另有14%的企业表示,铜价波动主要是由于资金的炒作,很难做出方向性的判断。其余5%的企业认为铜价将维持在4000美元/吨附近振荡走势。
  而铝方面,渣打银行驻上海商品分析师Judy Zhu称,当前现货市场铝奇缺以及国内价格强劲或是由于国储局收购,而非需求增加。因此,一旦收储结束而实际需求又未见恢复,铝价可能重归下跌之路。

  2只有色股一季度预亏
  近日有色金属板块有2只个股发布了一季度业绩预告。这两只个股都在一季度遭受了销售量和产品价格双双下跌的压力,一季度双双亏损。
  其中,西藏矿业预计1季度亏损额在2000万~2500万元之间,包钢稀土一季度的亏损可能达到6000万~8000万元左右。
  

责任编辑:刘征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