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的宜章、资兴、汝城三县(市)交界处,东江湖畔,有一座世界第四、中国第一大规模的钨矿——瑶岗仙钨矿,该矿隶属于湖南有色金属公司,其办公区和生活区在宜章地界内,生产区在资兴市内,近年来一直是国家和湖南省重点整治的滥采乱挖矿区。
钨是国防、核工业、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属于战略储备资源,我国作为储量和产量均为世界第一的产钨大国,对钨矿的开采和加工销售实行的是一种有计划的统一管理的严格政策。但近年来,随着钨矿价格的飞涨,瑶岗仙钨矿所在地及周边富矿地带一直喧嚣异常,为数众多大大小小的老板“各显神通”粉墨登场,有人在此地几年赚了上千万元,也有人在此地倾家荡产而心有不甘,一幕幕悲喜剧在此上演,扣人心弦。
为有效打击非法走私钨矿,遏制非法开采,2006年8月,资兴市人民政府和瑶岗仙钨矿联合成立了矿业秩序联合整治执法大队(简称联合执法大队),联合执法大队成立一年以来,一方面有效维护了当地的矿山秩序;另一方面却也引起了当地群众的强烈不满。前不久,有群众向记者反映,联合执法大队一些领导利用“执法”之名谋取私利的现象屡有发生,且对打击非法走私十分怠慢,让当地的矿山秩序再次陷入困境。
执法者曾监守自盗
“当精选的钨矿价格从几万元每吨蹿至10万元以上时,这就意味着一瓶560毫升装的矿泉水,将水倒掉装满钨砂就能卖到上百元。”当地一个老板如此形象地比喻钨矿的珍贵,这位老板此前在山头曾也有个洞子(当地对私矿的称呼),从事钨矿的开采,后在当地政府有力的整治下关闭了,和他当年同时上山开矿的老板后来有些身家数千万元,相比之下,同境而不同遇,这让他多少有点觉得落魄。
据悉,尽管近一个月来价格有些回落,但精选的钨矿曾一度高达12万多元每吨,近年来,钨在当地一直被认为是发财致富的捷径。因此在钨矿价格快速上扬的背后,就是疯狂的盗采,再加上当地一些地方,白钨采掘特别方便,去掉地表植被,用锄头就能挖出,很快就让为数众多的大大小小的老板瞄上了这块“金山”,并想方设法上山掘金。这些老板们无一例外都没有手续,属于典型的非法开采。最多时有近万人在山上开采,山上有数百个洞子,每个洞子每月给当地政府交取一定的“管理费”,风头来了关,风头过后就开,这种老鼠戏猫的游戏持续了几年。
而就在矿山脚下,是受有关条例保护的东江湖,湖南省人大常委会早在2001年11月30日就颁布了《湖南省东江湖水环境保护条例》,该条例明确规定,东江湖流域水环境保护范围划分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在各保护区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土法炼砷、选金、选钨和其他土法选矿,不得经营国家和省明令禁止的严重污染环境的生产项目;禁止无水污染防治措施的单位和个人从事电镀、制革、制浆造纸、化工、印染和放射性物品的生产活动。
资料显示,东江湖水面面积达160平方公里,蓄水量81亿立方米,相当于半个洞庭湖,湖周森林环绕,水质清洌,有湖心岛和半岛13个,岛上山奇水秀,景色迷人,有“东方瑞士”的美誉。疯狂盗采所产生的废弃物源源不断地滚或流向了东江湖,严重影响了东江湖的环境和水质。
2005年11月,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当地有关部门迅速采取行动,资兴市政府与瑶岗仙钨矿组成裕兴矿联合整治筹备开发领导小组,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将山上的非法开采矿主悉数赶出,昔日繁忙的山头总算有了些许寂静,周边环境也得到了好转,附近群众对此称赞不已。
但是让们想不到的是,在将“盗采”赶出后不久,裕兴矿联合整治筹备开发领导小组竟开进数台大型采矿设备,以“护矿的名义”进行大规模开采,环境影响随之更加恶劣,此举引起当地群众的强烈不满,曾联名向有关部门反映。
2006年5月央视《焦点访谈》对此事进行了报道,有关部门进行整改,大规模的开采立即停止,但好景不长,在利益诱惑和驱动之下,一些有关系的人物很快又进山采矿了。同年7月15日,资兴发生了500年一遇的洪灾,损失惨重,矿山同样如此,只是在上报灾情时,有关部门领导刻意隐瞒了,但这让当地一些领导心有余悸,非法开采也随之得到了极大的整治。
如今,据当地群众反映,裕兴矿联合整治筹备开发领导小组中的“筹备开发”四个字已经去掉,这意味着其主要职能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当初计划的是整治加筹备开发,现在则只是整治当地矿山秩序,且主要针对白钨。
而当地除了富含白钨外还有黑钨,两者价格相差并不大。据知情人反映,瑶岗仙钨矿上有很多“洞子”承包给了当地老板,对应的是一年每个洞子交多少钨沙给矿上,只要交了,其他的矿上就不管了,这个地方主要生产黑钨,开采出来的黑钨一般得经过资兴滁口这边的山头出来,交给当地一些收购钨矿的老板,然后再转手。
国家对钨矿等矿产资源开采有严格的管理,采矿必须得到国土资源部的许可,据了解,目前仅瑶岗仙钨矿一家有《采矿许可证》,各处开洞子的小矿均是非法开采,同时,国家对于钨矿产品的买卖有严格的规定,国务院1991年五号文件中有着明确的规定,严禁自由买卖,只能由国家批准指定的收购单位统一收购。
在此背景下,为了有效地维护瑶岗仙钨矿周边的秩序、制止乱采乱挖,保护国家资源,打击非法走私钨矿,2006年8月,资兴市政府和瑶岗仙钨矿又共同组建了针对于黑钨盗采和走私的联合执法大队。
联合执法大队位于瑶岗仙钨矿二十三中段井口的右侧。在现场,记者看到一栋二层的红砖瓦房挂在半山腰,一楼为办公室,二楼是大队的住房兼厨房,除“联合执法大队”的牌子外,未见任何规章制度和相关设施。
联合执法大队队长由资兴市经济局副局长吴学武兼任,执法队员由资兴市政府、瑶岗仙钨矿各派11人,22名执法人员中有国家公务员和当地农民。
向老板收取“保护费”
截至目前,联合执法大队成立已一年有余,这一年多来,一方面有效的打击当地非法开采和走私;另一方面,联合执法大队也备受当地群众诟病,当地群众反映联合执法大队一些领导趁机谋取私利,收取管理费,只要交了钱,非法走私同样放行,执法过程变了味,没有真正履行自己的职责,当地有人甚至痛斥其为“非法大队”。
1月8日,记者在当地采访时,资兴一位唐姓村民告诉记者,联合执法大队自成立以来,没有按照相关规定执法,而是天天围着收购钨矿的老板转。以前仅资兴这边就有6位收钨老板每月要向联合执法大队交纳5500-10000元不等的保护费,现在其中一位老板加入了联合执法大队,边执法边收钨,保护费就不需再上交,收取这些费用没有任何收据。如不按时交纳,联合执法大队就会上门催讨。交了保护费也不一定能保住自己收购的钨矿,时不时还要被执法队员以各种理由扣押或没收,说得好的少扣几包,说得不好的多扣几包,其他的放行。通常如果有20包,查扣两包、五包不等的情况常见,当地行情一包是60公斤,两包就100多公斤,价钱高的时候可卖1万多元,除查扣产品外,还要额外罚款。
据唐姓村民讲,管理费5500元—10000元每月是有来历的,联合执法大队里资兴这边的有11人,每人每月一位老板至少得提供500元,于是就有了5500元的说法。原来6个老板中,有两人还是父子,后来儿子加入了联合执法大队,于是他的每月500元就不收了。
通过调查,他还发现一个更有意思的现象,目前5个收钨老板的管理费都由专人负责,5个老板对应三个联合执法队队员(其中一唐姓队员负责一人,另两队员各负责两人)。他粗略地计算了一下,一年仅这方面的费用联合执法大队就收取了40多万元,这还不包括收缴钨沙的变卖所得。
对于那些扣押或没收的钨矿,当地有人表示质疑,费用的去向不清楚,更没有公示。
1月14日,队长吴学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联合执法大队是由资兴市政府和瑶岗仙钨矿联合组建,主要职能是维护矿山秩序,人员组成是资兴市、瑶岗仙钨矿各出一半,总共22个工作人员,瑶岗仙钨矿那边由矿上负责保安的工作人员组成,资兴这边则是各单位抽调的公务员和当地镇政府推荐的农民组成,经费由瑶岗仙钨矿负责。吴表示,联合执法大队没有收任何人的费用,根本不存在什么管理费之说,查扣的钨矿上交了瑶岗仙钨矿,也不存在收钱不开票的问题。
但2006年12月26日,在联合执法大队办公室,当记者要求查看票据及相关法律文书时,吴学武以会计没有在家为由拒绝了。
联合执法大队的所作所为激起了当地群众的强烈不满,2007年10月,群众联名书面向有关部门举报了吴学武的违法乱纪行为,但由于种种原因至今没仍未立案。
知情人反映,2006年12月26日晚上,吴学武和同事驱车来到资兴市滁口镇葫芦顶,找到一位唐姓收购钨矿的老板,不准其告诉记者说执法大队收了保护费之类,同时,打电话给其他老板,不准透露真实情况,否则,则会如何如何。其中有老板马上将此情况通报给了记者,随后,记者拨通了吴学武的电话,记者问,既然坦言没有收取保护费为什么又害怕老板们爆料时,吴学武则解释称,和钨矿老板只是沟通了,并没有威胁。
1月14日下午,在电话中吴学武再次表示不存在威胁,也不可能。
机构执法是否合法
当地也有群众质疑联合执法大队执法的合法性。吴学武则表示,执法大队完全是根据资兴市政府下发的文件在执法,因此是合法有效的。在记者的要求下,开始吴表示可将相关文件传真给本报,后来又表示请示领导后让传。
专家认为,行政执法权一是法律法规直接取得,另一个是有执法权的执法机关授权,被授权人在授权范围之内执法,联合执法大队没有具备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因此,联合执法大队即没有执法权更没有处罚权,瑶岗仙钨矿是一个股份制企业,更不具备行政执法权,其内保机构只能在矿区范围内履行职务。一法学博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该机构职能行使政府授予的管理职能,但不能处罚。
湖南的曾丽云律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根据《行政处罚法》,该机构不能从事执法活动。
一位法律界人士认为,钨砂是一种价值较高的矿产品,查获的矿产品均认定为赃物,查获时应开具扣押清单,注明数量、规格、质量、扣押时间、地点、执法人、被扣物品持有人,在场人均应在扣押清单上签名,并将扣押清单送达给物品持有人。(华声国际传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