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资源型城市面临资源枯竭生死劫
2009年04月22日 10:25 3563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节能减排
4月22日消息 究竟有多少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资源枯竭带给它们的生死劫?至今,不同部委和学术组织,因没有统一的资源型城市评定标准,在资源型城市的数目上仍无法达成共识。但是,所有资源型城市要想改变“矿竭城衰”的轨迹,必须早做打算。
范围在扩大
万山特区入选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地处贵州东部的万山,汞资源丰富。中国矿业联合会研究员胡魁介绍说,1950年汞矿建成投产,“一五”、“二五”期间,先后有三家中央和省属企业集中在万山勘探、开采和冶炼。为尽快偿还苏联的外债,万山采取了“采富弃贫”的强化掠夺式开采,年产水银曾突破1300吨,成为当时唯一的有色金属年产超千吨的地方。1966年2月,万山被国务院批准成为我国第一个县级行政特区——万山特区。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近40年期间,万山生产的汞和朱砂产品,占全国同期产品的60%以上,工商矿税占特区的55%以上,最高时达到88%,是特区的财源支柱,累计上缴国家利税15亿多元。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形势急剧下滑。汞资源逐渐枯竭,汞矿面临闭坑,2000年底,贵州汞矿累计亏损近亿元,特区人均财力仅93元,吃饭都成问题,不少矿工迫于生计,偷盗、乞讨、卖血。汞矿开采过程中,大量木材被砍伐支撑坑道,森林覆盖率由解放初的65%下降到17%,水土流失严重。汞矿冶炼过程中排放出的有毒废烟、废水、废石、弃渣,污染了水源、土壤、空气,生态环境极度恶化。
从1995年起,堵路、卧轨、请愿等群体性事件发生20多起,矛盾积累到2000年,发生了数次千人规模的上访,“要工作、要吃饭”的生存压力导致社会治安紊乱。
标准不一
资源枯竭后城市该如何发展?这一问题在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据有关部门的调查统计,应该是178个资源型城市。发改委在此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压缩成118座城市。
2002年,国家发改委《资源城市经济结构转型》课题组确定了全国共118座资源型城市,其中煤炭城市63座、有色金属城市12座、黑色冶金城市8座、石油城市9座、森工城市21座、其他城市5座,占全国城市总数的18%,涉及总人口1.54亿。课题组称,我国20世纪中期建设的国有矿山,2/3已进入“老年期”,440座矿山即将闭坑,390座矿城中有50座城市资源衰竭,300万下岗职工、1000万职工家属的生活受到影响。
而中国矿业联合会的胡魁,得出的数据是全国有426座矿业城镇。“到目前为止,资源型城市的界定并没有公认统一的标准。”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沈镭表示,对资源型城市概念界定的不同,对资源枯竭衡量的不同,导致了数据的不一致。
所谓“枯竭”,一般是指主体资源生产能力下降(产能型枯竭),或者主体资源产品价值下降(经济型枯竭),或者资源开发引起的生态环境功能缺失(环境型枯竭)。用数字表示,主体资源的累计采出量占可采储量的3/4,更形象地说,如果一个城市资源的寿命为100岁,那么枯竭城市的“年龄”是50~70岁。
按照以上指标,沈镭认为178个资源型城市中有20多个城市资源开始枯竭,其中矿业城市18个,森工等其他类型城市七八个。
胡魁的标准则是:地级行政区矿业产值大于l亿元,县级和镇级矿业产值大于4500万元;矿业产值占GDP大于5%;矿业从业人员大于6000人等等,最后得出中国有矿业城镇426座。
统计标准和数字的争议,并不影响学术界在资源城市转型上达成共识:所有资源型城市要想改变“矿竭城衰”的轨迹,必须及早转型。
责任编辑:毋宁秋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