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千亿企业,成为国内铜企业龙头,并在世界铜业排名居前。这对于规模300亿元的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铜集团)来说,似乎有些异想天开。不过,中国有色巨头——中国铝业公司(以下简称中铝公司)重组云铜集团的开场锣敲响之后,云铜集团的“千亿计划”开始渐入佳境。而在千亿新云铜计划逐步实现的过程中,云南铜业(000878)将进一步打开成长的空间。
千亿新云铜计划
“2006年年底,云铜集团销售收入突破326.9亿元,很快又把销售目标调高到600亿元,甚至1000亿元,在5-7年的时间内,云铜集团能完成这个目标吗?”
“这个目标是云南省政府设定的,实现起来有一定难度,但我们一定要实现,这是我们的百年梦想。”
2007年9月中旬,云铜集团董事长邹韶禄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看来略显疲惫,说话谨慎,但并没有太多掩饰。1996年,云铜集团成立,他接手时销售收入才20亿元。10年翻了15倍。快速成长的云铜集团给了邹韶禄更多的底气,也让云铜集团在中国铜行业中多了几分霸气。
上个月,已发布的2007年中国企业500强名单中,在云南省省属工业企业中列第1位的云铜集团排名一举跃居第115位,比上年提升了88位。在中国有色金属行业50强中排名第4位,较上年提升了1位;在中国铜业企业中排名第2位,仅次于安徽的铜陵有色。
邹韶禄希望云铜集团能成为国内铜业的龙头老大,乃至在世界铜业企业排行榜上位居前列。而现实则是,目前国内四大铜企业——铜陵有色、江西铜业、云铜集团和金川集团销售额都在300亿元以上,规模、实力难分伯仲。目前,在全球铜业的排名上,云铜集团仅列第15位。
“我们是前有标杆,后有追兵。”邹韶禄坦然承认,云铜集团要想脱颖而出并非易事,但没有退路。
邹韶禄告诉记者,目前国际有色行业兼并速度进一步加快,美国两家铜业公司组成世界上最大的铜上市公司、淡水河谷兼并国际镍业、俄罗斯两家最大的铝业公司合并成立俄罗斯铝业集团以及最近的力拓公司并购加拿大铝业公司,这些公司实力得到进一步增强,有色行业也越来越走向垄断。这些垄断巨头无不垂涎世界第一有色金属消费大国的中国市场。
从2002年起,我国开始成为世界第一大铜消费国,但我国的铜业企业却没有能进入世界铜业前十名。在铜矿资源方面,我国铜业企业对海外市场的依存度达到80%;在铜深加工这一领域,我们与国外巨头差距也非常大。我国铜业企业要想在世界铜业舞台上有自己的发言权,必须组建自己的“航空母舰”。
2006年底,云铜集团在自己的“十一五”战略发展规划中亮出了“七个翻番”的设想。云铜集团计划筹集300亿元资金,投资建设28个重大项目。云铜集团希望自己在2006年基础上,到2010年实现资源储备、销售收入等七个指标翻番。云南省“千亿工程计划”也给云铜集团提出了明确的目标——用5-7年的时间,实现年销售收入1000亿元的目标。
“云铜集团如果实现1000亿元的销售,将成为中国铜业的老大,并进入全球铜业前五名。”在云南省这个有色金属王国打造一个中国铜业巨头,这个极具挑战性的目标刺激着57岁的邹韶禄。在这个行业已经摸爬滚打了38年的他,要为云铜集团新的“十二五”战略目标重开新篇章。
突破三大“瓶颈”
中铝公司与云铜集团牵手,不仅仅是中国有色行业规模最大的一次重组,同时也是中国铜业的一次大整合。朝着千亿目标疾行的云铜集团,获得了一次空中加油的机会:资源、资金和铜深加工技术。
“目前,国际铜价高位运行,全行业利润前移,谁拥有铜矿资源,谁就拥有未来。谁拥有的矿产资源多,谁的企业生命周期就长。铜企能不能做大做强,关键看资源。”
邹韶禄告诉记者,云铜集团要想在确保“七个翻番”的基础上打造千亿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资源瓶颈。目前,云铜集团的资源自给率只有26%,生产所需的大量铜精矿依赖进口,企业抗风险能力明显较弱。
云铜集团矿产资源部主任姚志华告诉记者,云铜集团现拥有玉溪矿业、金沙矿业、楚雄矿冶、凉山矿业、星焰公司5座大型开采矿山,正在建设景谷矿业、迪庆矿业、迪庆有色、赞比亚谦比希铜矿、中国云铜(澳大利亚)投资开发公司6座矿山。全集团现已保有铜资源储量750多万吨。
姚志华表示,云铜集团要想实现年销售额1000亿元的目标,资源保有量要求第一阶段(到2010年)达到1500万吨,第二阶段(到2012年)达到1800-2000万吨。而铜冶炼能力与电解铜生产能力达到100万吨都没有问题。现在,第一阶段资源的保有量目标实现把握比较大。第二阶段目标实现有一定难度,毕竟国内铜矿资源不好找了。如果得到中铝公司海外铜资源的优先开采权,其中,仅秘鲁特罗莫克铜矿资源储量即高达1300万金属吨,相当于云铜集团现有储量的两倍,这将使云铜集团资源自给率明显提高,抗风险能力大大加强。
“资本金不足是云铜集团发展中的第二个瓶颈。”邹韶禄算了一笔帐,“虽然现在云铜集团的净资产已从成立之初的16亿元增加到了110多亿元,总资产370亿元,但总体规模还是偏小,负债率高达79%。这使得企业在产能和资源扩张等方面处处受限,而无形之中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一位有色金属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中铝公司增资云铜集团并持有新云铜49%的股权,注资规模保守估计应该在60-80亿元左右。这意味着云铜集团将改变过于对银行资金的依赖,另一方面,可以大大降低云铜集团的资产负债率。
对邹韶禄来说,还有一个长远问题亟待解决——产业链不够完善。
10多年前,邹韶禄就发现,资源决定铜企业的生命。云铜集团的资源控制战略确实取得过重大成功——经过了11年的加速消耗,云铜的资源保有量不降反增。但是,云铜集团还只是一个矿山企业。云铜集团“富氧顶吹铜熔池熔炼技术”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云铜的艾萨炉曾经创下8项世界纪录,从而形成了具有云南特色以及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铜冶炼技术。“云铜集团寻找资源、采选环节投入力度大。相比较而言,深加工就成了云铜的一块短板。在缺乏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业及其技术的情况下,企业的盈利能力无法进一步提高。”
邹韶禄告诉记者,多年来,世界铜工业发展过程中已呈现出这样一种颇为有趣的特点:铜价高企时,行业利润集中在采选环节,铜价低迷时,行业利润又开始向冶炼环节转移。“因为铜深加工产品由于科技含量较高而拥有较高的附加值,并且,同样是由于科技含量较高的缘故,目前国内有能力涉足铜深加工产品的企业相对较少。现在,铜价高,日子好过,行业景气周期一过,再发展深加工技术就晚了。全球铜产品有18000种,国内还有三分之二以上不能生产。”
牵手中铝公司,邹韶禄尤为看重的是中铝公司的铜深加工技术。中铝公司已开始在国内市场上对自身的铜业务板块进行了积极的布局:2004年收购湖北大冶有色金属公司的加工类资产,成立中铝大冶铜板带有限公司;2005年收购洛阳铜加工厂,成立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不久前,中铝公司又对上海有色集团进行了重组,成立中铝上海铜业有限公司,并投资11亿元,准备将其铜板带生产规模从目前的年产5万吨增加到12万吨。
中铝公司以铜加工这一领域为突破口,顺利抢占了国内铜产业链下游的高端。在目前国内铜业对境外资源的依存度高达80%以上的背景下,中铝公司一手掌握上游资源,一手拥有下游深加工业务,其在铜业发展上的两个拳头将极具优势。与云铜集团的重组,无疑将强化中铝公司在采选冶炼方面的能力;同时,其深加工技术也将延伸新云铜的产业链。从资源到冶炼到深加工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形成之后,千亿云铜计划的实现将水到渠成。
“5年来,我们一直在主动寻找战略合作伙伴,淡马锡、高盛、中信香港资源公司、复星国际等10多家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大集团先后与云铜集团进行过接触。为了找到最佳的合作伙伴,获得最好的合作条件,云铜集团与众多企业进行了无数次艰苦的谈判。”
对于中铝公司与云铜集团的战略重组,邹韶禄打了高分。
借力资本市场
借助于资本市场,云南铜业获得了跨越式成长的机会。集团资产将全部注入云南铜业的承诺,放大了千亿云铜计划对云南铜业的想象空间。
“云铜集团已经承诺会将旗下矿山全部装入上市公司云南铜业,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一定要整体上市。”
2007年8月29日,云南铜业的投资者见面会上,作为董事长的邹韶禄向在场的基金经理、券商研究员展示了自己强势的一面。“云铜会按自己的节奏来不断地把成熟的矿山注入上市公司,这个由我们说了算。我们会对股东负责的。”
2007年3月1日,云南铜业向其控股股东云铜集团、机构战略投资者定向增发4.58亿股,募集资金43.5亿元。云铜集团以资产认购发行股票总额的54.3%。云铜集团认购的资产为“四矿一厂”:玉溪矿业有限公司100%的股权、云南楚雄矿冶股份有限公司100%的股权、云南迪庆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75%的股权、金沙矿业股份有限公司51%股权和楚雄滇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100%的股权。此次增发使得云南铜业的铜矿资源保有量达到140万吨。
“云铜集团手里的矿山资源至少还有500万吨左右,这个数字随着云铜勘探的进展还会不断增加。矿山的开发周期比较长、风险也比较大。我们是成熟一个装一个。集团就是一个‘孵化器’”。
从今年以来,云南铜业从10.76元到94.6元的近期历史高位,股价上涨了近8倍,公司总市值已经达到1100亿元。“外延式”的增长刺激着云南铜业股价不断创下新高。即便是处于历史高位,还有不少分析师给予了云南铜业“买入”的评级。
邹韶禄坦承,资本市场给云南铜业的高速发展增加了一个新的“引擎”。1998年,云南铜业在深交所上市,募集资金7.34亿元;2000年,云南铜业实施配股,募集资金4.32亿元。9年来,云南铜业从资本市场募集资金近60亿元。
银河期货高级研究员车红云表示,全球铜行业的景气周期还将持续。这有助于中国铜企业获得一个稳定的收入预期。
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