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报评论文章:关税调整能否抑制电解铝过度出口

2007年08月08日 0:0 478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铝资讯

     经国务院批准,我国从2007年8月1日起调整部分铝产品的进出口关税,其中电解铝的进口关税由5%下调为零,对部分铝产品开征暂定税率为15%的出口关税。
  业内权威人士认为,我国再次运用税收政策“组合拳”,对素有有色金属行业耗能“巨无霸”之称的电解铝行业进行调控,这对促进节能降耗,鼓励原材料进口,进一步抑制资源性产品出口,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
  电解铝是高能耗产业之一,其耗电量约占到整个有色金属行业(包括占铝、铜、铅、锌等10类高耗能产品总和)能耗的60%,出口电解铝被称为“出口国家电力”。统计数字显示,2006年我国电解铝产量935万吨,综合交流电耗为14671千瓦时,总耗电1372亿千瓦时,占全国电力消费的5%,而同年电解铝的总产值还不到国内GDP的1%.自2004年以来,电解铝行业一直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领域。2004年以前,电解铝的出口退税为15%.自2004年1月1日起,铝锭出口退税率从15%降至8%;2004年10月,商务部下发有关文件,明令禁止年产能在10万吨以下的铝冶炼厂直接进口氧化铝;2004年12月22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又发布了《关于取消电解铝铁合金等商品出口退税的通知》,此规定从2005年1月1日起执行;2005年8月22日氧化铝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即所有进口氧化铝都将一视同仁征收8%的关税及17%的增值税。
  有专家表示,此次出口关税调整将促使国内铝产品出口结构加快向铝加工材和合金铝方向转变,上调出口关税对铝价的影响将随这种出口结构调整逐步减弱。并将带动国内氧化铝因量少而价升,这会形成国内外铝市场的一个平衡,进而造成从直接调整氧化铝到间接调节电解铝的联动效应。
  但是,关税调整政策能否真的抑制电解铝“过度出口”?一些业内人士表示了担忧。据介绍,铝加工业是仅次于钢铁行业的第二大金属加工行业,具有巨大的市场容量,尤其是铝加工行业的高端产品盈利潜力巨大。有数据显示,2006年全球原铝需求3190万吨,其中中国占20%.据专家预计,2020年全球原铝消费量至少会比2006年翻一番左右,达到6300万吨。
  山西鲁能晋北铝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表示,电解铝行业的利润占有色金属行业的1/3,关税调整对相关企业的影响有限。“因为国外市场对电解铝的需求依然相当大,由于国外市场电解铝是2800美元/吨,和国内的差价是人民币1000元/吨,所以只要电解铝的需求在,出口电解铝完全可以通过提高出口价格来‘消化’税收调整造成的成本增加。”
  记者了解到,山西省是中国铝业基地,受利润的驱动,一些企业的电解铝投资规模还在扩大,如鲁能晋北铝业有限责任公司的一期项目100万吨电解氧化铝工程已于2006年5月开工试产,当年已累计上缴增值税4000万元,2007年上半年已累计上缴增值税1.58亿元,同时已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记者还了解到,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三期工程、关铝二期、鲁能集团晋北铝厂、华泽铝电、解州关铝集团、华圣铝业,新东方铝业,阳泉铝业、兆丰铝业和山西华圣铝业有限公司等大型铝业企业陆续上马,有的已达产达效,满负荷生产。同时电解氧化铝、铜等产品价格大幅上扬,为山西有色金属行业税收增长提供了良好的基础,2006年全年有色金属行业共完成增值税178,289万元,同比增长60.63%,增收67,293万元。中国铝业股份公司山西分公司2006年入库增值税9.1亿元,同比增长85.00%,增收4.2亿元。
  逐利是资本的天性,只要电解铝行业有利可图,就必然吸引各路资本介入,以分一杯羹。因此,有专家建议,国家可以继续加大调控力度,使用经济杠杆,加快能源的市场化改革,加大能源差别价格的“差幅”,按用电规模制定级差累进系数,加大用电大户的边际成本,使其生产超规模后“只赔不赚”。此外,国家还应当运用行政手段,严肃处理违反国家政策盲目投资、过度出口的典型企业,对违规操作的企业进行彻底整顿,这样才能对整个行业的投资与出口热度降温。
来源:中国税务报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