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想涨工资 我到底值多少?

2009年12月29日 16:21 137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人才资讯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职场人在2009年并没有得到加薪以及奖金的机会。随着经济复苏,职场人涨薪期望值也在提升。上周,一名清华大学法律硕士(今年毕业)就因为这事儿来到东南快报社求助。

    清华硕士来榕寻“好薪情”遇尴尬

    年关将至,对于辛苦了一年的职场人来说,年底可是一道特别的关口。年底加薪成了职场人的一块心病。

    清华大学法律硕士毕业的宁先生如果在人才市场走那么一回,毕业证书含金量也算高,但是在人才济济的京城,本身寻得一份满意的工作已属不易,更别提在经济复苏初始要找一份高薪的职位了,宁先生也遭遇了难题。

    宁先生今年研究生毕业后在北京一家律师事务所找到一份律师的工作,虽然通过了司法考试,但过一年才能拿到职业资格证书,只能做一名实习律师,工资只有两千来块。做了几个月时间,宁先生觉得涨薪无望,就通过网络求职的方式,投了福州苍山某镀性钢管钢板器材贸易企业法务职位的简历。

    打电话给企业后,对方让宁先生过来面试。没想到他大老远过来,对方却表示只能提供类似文员之类的职位,宁先生一听懵了。“对方看样子不大清楚我的求职意向,企业是在招人,但都是仓管之类的职位空缺。看得出对方之前对我的简历并没细看,这不是耽误我吗?”

    从北京仓促到福州面试,却遇上这档子无厘头的事,宁先生哭笑不得。一番思考后,他决定就在福州找一份满意的工作。

    宁先生表示,自己比较擅长民商法和知识产权法,希望能求得一份法务方面的工作。对月薪,他则希望能有三四千块钱。“之前在北京就两千多块钱,希望在福建能找到薪酬比较满意的工作。”

    年底到了 职场人都想涨工资

    一线城市并不一定能拿到一线的薪水,应届生就业网的一项调查就显示,赴京沪大都市就业的意愿呈现降温趋势。而像宁先生这样从北京来到福州求职的人并不少。看来,不管城市环境如何,职场人首先都希望能有个“好薪情”。

    而越是年终岁尾之际,就有越多职场人有着想与老板谈加薪的想法。智联招聘的一项调查显示,通过跳槽职场人希望自己的薪酬涨幅能够在30%和50%的分别达到了三成,具体比例为28%。

    今年年初的时候,职场人的期望跳槽后涨薪幅度在20-30%。而时间行至年末,职场人的期望涨薪幅度在30-50%。与今年春季相比,显然职场人对涨薪的期望更加强烈。跳槽期望薪酬涨幅的比例也从侧面显示了职场人对年底涨薪的强烈愿望。

    不管是期望通过跳槽还是通过固守努力获得涨薪的职场人,对于涨薪幅度的期待要根据自己工作实际情况和公司运营情况来进行判断,对于涨薪的期待要持谨慎乐观态度。

    职业经理人胡磊表示,经过了金融危机环境压抑,职场人今年年底的薪酬期望略高于往年。他建议企业管理者,如何带领企业员工顺利渡过难关、防止人才的流失是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年底工作的重点。

    拿多少看你做多少 谈加薪得看时机

    职场人要求加薪,也要对自己一年来对企业做了多少贡献有一个估量。“如果认为经济好转,工资就该上升,或者觉得多劳就该多得,就与老板谈加薪,那就错了。”PSP薄膜材料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王于仁表示。

    职场人与老板谈加薪就像一场谈判,胜利的关键是要看自己有没有谈判的“筹码”。不少HR建议职场人,在谈判前要先想想自己一年下来,到底给企业做出多少贡献。“拿多少就看看你做多少,对一个薪酬制度合理的企业来说,薪酬水平和个人的贡献应该是会成正比的。”王于仁表示。

    悠派广告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昱农建议那些想在年底加薪的职场人们,加薪的筹码在于自己的成绩。“要懂得自我总结,除了日常工作的记录,还要将自己为公司带来的创收逐一记录。其次要把自己额外完成的工作和成绩总结出来给上司看。比如为了完成一个项目加了多长时间的班等等。而且这些成绩要用实例来证明才有说服力,不要用模糊的概括来说明自己的贡献。”

    职业经理人胡磊则建议职场人,如果非要在年底提出加薪,那么必须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比如公司刚完成了一个大项目,而你又在该项目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个时候的成功率会高一些。”

责任编辑:mqk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