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招聘陷阱多 求职者须理性面对

2010年02月04日 10:57 127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人才资讯

  求职高峰期又将到来,网络招聘在以“加速度”快步走入人们视野、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成为骗子的牟利手段。面对充满诱惑的网络招聘,在相关部门加强监管的同时,广大求职者务必提高警惕

  本报记者 赵海霞

  每年的这个时候,是毕业生求职高峰期。“今天你网申了吗?”这是时下很多毕业生找工作时的口头禅,几乎所有知名企业都透过各大人才网站发布招聘信息,网络已逐步成为招聘、求职的主要平台。

  网络求职看似给广大毕业生提供一条方便之路,但针对网络求职,相关问题也应运而生。目前对网络招聘信息发布仍缺乏有效审查,网络招聘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近日,江门市蓬江区人民法院依法审结一起由于网络虚假招聘信息引发的手机抢夺案,四被告人均以抢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并处罚金5000元。

  网络求职也许不是什么新鲜事,但网络求职存在的问题却不容忽视,那么,对于即将进入社会的毕业生来说,该如何规避网络虚假信息呢?

  网络招聘花样多

  随着经济的逐渐回暖,企业用工作信息也随之增多起来,而网络招聘就是其中之一。据艾瑞咨询推出的《2009-2010年中国网络招聘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网络招聘市场先于欧美市场回温,第三季度已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前水平。据艾瑞分析,中国网络招聘市场长期发展趋势乐观,2010年中国网络招聘市场规模将逼近15亿元,核心企业将围绕产品差异化展开竞争。

  网络招聘正以“加速度”快步走入人们的视野。正因为其不仅提供众多信息,还降低了很多单位的门槛,求职者利用网络招聘将为自己提供更多机会,这也越发成为一种招聘趋势。但是网络上招聘也存在不少的陷阱,给毕业生找工作造成困扰。其一是虚假信息遍布,甚至有过期的信息。网民指出,曾经在三大网络招聘网站上搜索发现,最近三天或最近一周的招聘企业、职位信息有90%居然与前两个月的招聘信息相同。其二是传销组织拉人头的手段。其三是借助网络发布招聘信息,进行诈骗。

  新华网云南频道曾有调查显示,有近半数表示曾遭遇过求职陷阱。首当其冲的就是被巧立名目收取各种费用,比如风险押金、培训费、服装费、建档费等;其次为工资陷阱,如虚假承诺高薪高提成,招聘是假卖产品是真等等;试用期陷阱紧跟其后。可以说,现在的骗子的花样骗术是非常多的,也非常具有隐蔽性,但骗术终究是骗术,总会有漏洞,所以求职者只要细心分析,也不会轻易中招。

  网络虚假信息害处多

  轻点鼠标,坐在电脑前就能参加全国各地的网上招聘会,求职者自然轻松了许多,目前“动动鼠标找工作”已成为一种求职新趋势。但网络招聘既是桥梁,也有“暗礁”,求职者务必小心陷阱。要知道,在毕业生找工作的大背景下,潜藏着无限商机,因此,对于很多不务正业的骗子来说同样也是一个骗取钱财的机会。

  据《广州日报》报道,去年5月份,陈某、陈某才、梁某丰、陈某辉经过一番密谋,在江门市国际网上以虚假的公司信息注册,并发布了一条对学历、能力、工作经验等限制较少,待遇优厚的招聘信息,信息发布没多久,不少求职者纷纷在线向四被告人指定的邮箱投递了简历。陈某辉等先后从12位应聘者手中抢走手机。

  据《山西晚报》报道,西某大学大三学生王欣,在网上看到了招聘打字人员信息:每天工资至少100元,每天2-3小时。家里、网吧均可工作,工资每日结算。王欣把简历发到对方邮箱里,后对方称她被录用了。当王欣按电话提示,王欣输入了个人账户和密码,后来发现自己卡里的钱已被取走。

  这样的事例并不少见,一起起虚假信息造成了求职业财物的损失外,相信让很多网络求职者也望而生畏。

  网络求职要提高警惕

  面对网络招聘这样一个新生事物,在相关部门加强监管的同时,广大求职者务必提高警惕,应该进入信誉度高的专业人才网站应聘。面对充满诱惑的网络招聘时,务必提高警惕,千万别因求职心切而落入陷阱。

  中山智海人才市场总经理符加军强调,求职者应从以下几个渠道去应对假招聘。首先要从正规渠道获取招聘信息,在网上投简历的时候,要选择人事局属下的人才市场、人才招聘网站“假的网站通常做得比较粗糙、简单,信息也比较少。”他提醒,面试时应聘公司有明显的“要钱”目的,毕业生就得赶紧找机会开溜。

  “邪不胜正”,骗术终究是有漏洞的,对于涉世未深的毕业生来讲,在网络求职中遇到任何问题,只要多问个为什么,多加以分析,实在感觉拿不准的东西,一定要请家长或老师的帮助,这样也会避免走弯路或者错路,为自己的求职蒙上阴影。

责任编辑:mqk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