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加速前行 发展需六大抓手

2010年02月09日 10:14 734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节能减排


  试点工作扎实推进。从上世纪90年代起,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地方政府就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产业园区和省市等多个层次开展了循环经济试点示范,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并在一些行业和地区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循环经济发展奠定了一定的技术和产业基础。如,废旧家电回收处理、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等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初步形成了一批先进典型,为探索建立全国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和机制、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累了经验。在试点过程中,国务院有关部门还开展了“循环经济专家行”活动,发挥院士专家的群体优势、技术优势、知识优势,总结试点经验,探究发展模式。目前,第二批示范试点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近些年来,我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从环境指标来看,也产生了积极的效果,重点行业单位能耗、物耗在降低,资源产出效率不断改善,全国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和“三废”综合利用率有所提高,污染物排放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还应当看到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
  发展的抓手
  今后,发展循环经济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从根本上改变生态环境观念。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目标,必须实现生态环境观念的创新,重估自然资源的价值。任何一种经济都需要人力资源、金融资源、加工资源和自然资源等四种资源来维持运转。循环经济模式将自然资源列为最重要的资源形式,认为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最大的资源储备,提高资源生产率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这一认识对实现科学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我们必须首先从观念上转变过来。发挥自然资源的作用,既要重视其维生价值、经济价值,又要重视其生态价值、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等,这就要求我们做好三件事:一是要通过向自然资源投资来恢复和扩大自然资源存量,二是运用生态学模式重新设计产业工艺与流程,三是改变以往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深化生态环保体制改革,解决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当前,要解决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除继续坚持推进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领域的改革之外,还必须深化我国生态环保体制改革,实现环环相扣的“五环一体”式改革。包括推进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收费制度改革,推进矿产资源补偿费制度改革,以及探索建立环境法制、绿色信贷、政绩考核、公众参与等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建立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建立与资源利用水平和环境治理挂钩的浮动费率机制等。

 

[1] [2][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彭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