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省长谈《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
2010年02月24日 9:27 10874次浏览 来源: 人民日报 分类: 节能减排 作者: 徐守盛
谱写科学发展的新篇章
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落实。在《总体规划》实施过程中,我们要紧密结合实施甘肃省“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解放思想、破解难题,抢抓机遇、锐意进取,把循环经济发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加快产业转型。对传统支柱产业进行高起点、大规模的新一轮技术改造,加快开发下游产品,不断延伸产业链,推动资源开发由粗放向集约、资源加工由简单向精深、资源产品由初级向高级、资源项目由分散向集中转变;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现代制药、航天航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产业支撑;把发展服务业作为产业转型的关键环节,增强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通过产业转型,推动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形成分工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产业新格局。
优化要素投入。把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作为要素投入的重点,加快建设有利于能源资源科学开发和循环利用的项目。在工业和城市领域,以石化、有色、冶金等行业为重点,实施一批节能、节水、减排、综合利用、清洁能源、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等项目。在农业和生态领域,加快重点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实施绿色种植、能源作物、户用沼气、农产品深加工等项目,因地制宜地发展循环农业经济链。坚决杜绝新上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项目,特别是在承接产业转移中,避免引进不符合发展循环经济要求的低科技含量和低附加值项目。
推进技术创新。加快实施《建设创新型甘肃行动纲要》,加大公共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把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结合起来,突出抓好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开发一批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回收利用和替代技术,力争在循环经济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加快产学研用体系建设,开展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扶持行动,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名牌工程,加大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完善企业科技投入机制,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和研发队伍建设,以高强度的投入推进科技创新,以市场需求引领企业自主创新,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科技支撑。
倡导绿色消费。把绿色消费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贯穿于生产生活的全过程。在生产领域,加强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推动大宗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抓好再生钢、铜、铝、铅、锌等拆解集散市场和回收利用工程,推动废旧金属等回收利用,加强集中供热、供水、供电、供气和水处理系统化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在生活领域,大力倡导绿色消费和环保观念,坚决杜绝有害包装和过度包装,鼓励消费者购买节能、节水和再生利用产品,形成绿色消费和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
完善体制机制。完善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科技支撑的运行机制。在认真执行发展循环经济法规政策的基础上,加快建立循环经济定量考核、政府绿色采购和居民绿色消费、废弃容器和包装物回收利用等规章。完善排污许可证和排污权交易制度,合理确定污染排放总量指标,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量。建立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机制。积极探索从源头上减少废弃物产生的办法,推行废弃物抵押金返还制度,建立生产者与消费者共同承担责任的有效机制。通过改革创新,破除体制机制性障碍,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制度保障。
(作者为甘肃省省长)
责任编辑:彭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