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中屡屡受骗 大学生自建打假黑名单
2009年05月18日 11:1 1157次浏览 来源: 大路人才网 分类: 人才资讯
大学生自发在网上揭发一些不良公司的骗钱、骗人之举,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民间打假。最近,武汉科技大学的百度贴吧流传着一个热帖“爆料武汉的一些黑公司……找工作的毕业生要警惕啊!”
记者看到,不少求职者发布自己在求职过程中所遭遇的“黑招”,并列出公司名字、地址及联系方式,以提醒后来者注意。
一名学生介绍说,自己应聘到武汉市一家培训公司,该公司天天招人,来的人几乎全被录取。进入公司后发现一家30平米不到的办公室有40多名员工,工作就是不停地往其他公司打电话,问人要不要参加培训。“培训老师都不知道是哪来的草台班子,听一次课最少200。上岗后,老师会很婉转地建议你把亲朋好友都叫来听课,等你把关系户都得罪光了后,公司就会建议你,你不适合这一行,自己闪人吧。”
上了黑名单的公司“劣迹”最多集中在三个方面:还没开始面试就收取各种费用;录用求职者后,克扣工资、降低福利待遇等,无法兑现面试时的一系列承诺;让人陷入传销。
记者拨通了“求职打假黑名单”中一家公司的电话。该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刘先生很惊讶自己的公司上了黑名单,“我们的公司属合法经营,怎么会是黑公司呢?是那些大学生眼高手低吃不了苦,要求又多,上班没几天就离职,这怎么能怪我们?”
其实,求职者自建黑名单并非个案。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的BBS上也出现过“求职打假黑名单”。
求职中受到欺骗,为何选择在网络上发布信息,而不以其他形式追究?武汉理工大学的一名大四男生的回答具有代表性,他说在求职中,大学生处于弱势地位,而网络传播速度快,“黑名单”对企业有一定的震慑作用,更重要的是可以让更多的人借鉴。
而对于黑名单的发布,法律界人士不否认它的出发点和意愿可能是好的,但由于网络发布信息的自发性和无序性,无法保证信息的真实性,所以它并不符合法律的要求。
责任编辑:mqk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