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稀土》:解决之道

2010年02月26日 17:18 373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精彩博文

  标签:稀土财经 分类:产业报道
  编者按:继上期隆重推出《稀土迷局》一文之后,社会反响非常强烈。短短一周的时间,我们就收到了来自稀土业界的大量信息反馈。尤为可贵的是,他们对中国稀土行业的未来纷纷阐述了各自观点--有人强调“一刀切”的思路,即把规模、产量、技术均处下风的民营企业全部砍掉,却保留大量国有企业;有人则持相反观点,他们认为中国稀土行业的命运掌握在民营企业家之手;更多的人则趋中庸之道,他们认为民营、国有将长期并存。而在笔者看来,无论各种力量相互搏弈的最终结果如何,要解决当前稀土产业面临的根本问题,最关键的一点仍然是要将走形变异的行业发展态势重新引入正常轨道。即在遵循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政府的强制性执行措施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市场持续低迷,上半年销量仍然没有好转迹象”,很显然,稀土高科(全称为“内蒙古包钢稀土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销售部史部长对今年的业绩非常不满意。更让她深感难堪的是,与去年同期相比2002年销量呈大幅下降趋势。
  为了挽救市场颓势,稀土高科积极谋求新的利润增长点。2002年5月,稀土高科(600111)发布公告将发行5.2亿元可转换债券,向稀奥科贮氢合金有限公司、稀奥科镍氢电池极板有限公司和稀奥科镍氢动力电池有限公司的长期债权投资金额分别为5013.32万元、5757.15万元和3197万元,合计13967.47万元,投资期限为5年。作为资金使用方,3个合资公司则分别向稀土高科支付长期债权投资资金总额的6%(每年)作为资金使用费。
  这样的尝试多少给人一点欣慰的感觉。在整个市场长期不景气的情况下,企业并没持消极等待态度,而是积极谋求新的产业发展机会。
  寻求突破
  真实情况是,不单稀土高科采取了行动,更多的领先企业也在纷纷寻求合作、发展道路。据相关媒体报道,“稀土高科”、“中国稀土”曾通过结盟的方式试图平衡市场供求。按照蒋泉龙(中国稀土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的想法,他原本希望借助稀土蕴藏量及产品供应量均是全球第一的稀土高科的力量,结合南方最大的稀土企业,对全球稀土的价格及供求产生一定的制衡作用。结果却并不令人满意。在整个大环境处于低迷态势下,小股力量的合作根本掀不起大的波浪。
  就在企业“救市”的同时,全国范围内各稀土大省也采取了一系列“硬措施”,目的是确保稀土价格能够达到正常水平。整个过程是,江西曾专门制定一套办法,对稀土矿开采和销售进行集中统一管理,以限产保价,也曾使稀土矿价格一度猛涨,但由于广东没采取相应措施,猛上离子矿开采,采矿量反而超过江西,又使价格大跌。包钢也曾想用精矿涨价的办法来限制冶炼加工,结果也反而刺激了四川轻稀土矿开采和包头地方大上稀土选矿,最终还是控制不住。“直接的原因来自于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某稀土大省省计委稀土办公室的一位杨先生说,此消彼长,最终所做的积极尝试竟然归于失败。
  也并非所有的努力都让人看不到前进的方向,行业外企业巨头的实质性介入已让人感受到曙光的到来。一个注定被稀土行业关注的事实是长岭(集团)跨入稀土电机行业。据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一位姓张的研究员称,长岭此次投巨资建立的稀土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及变速调频/伺服系统项目,是国际电机行业发展的新趋向。显然,稀土高附加值产品所蕴藏的高额利润已为更多投资者所看重。而在稀土行业低潮期的适时切入,正是长岭进一步深化多元化发展道路的战略选择(其它两项非常成熟的主业则为家用电器、纺织电子产品)。
  “突破的‘主角’似乎更应来自稀土行业的龙头企业,”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主角”已然初露端倪。这个时候。包头的发展被一些人看好。
  包头模式
  “南有江西、北有包头”,作为中国北方重镇--内蒙最重要的稀土基地,它的发展历程全然不同于江西、南京、广州等南方军团,虽经数年却一直没有形成完全产业链,也没有一家处于绝对行业垄断地位的企业巨头;而另一个强势竞争对手--四川,虽已具备独立的各个条件,但要发展成“十五”规划中庞大的市场规模、形成完善产业链,尚需时日。至于地处西部的甘肃省,尽管这几年加快了发展速度,但无论是产业发展速度和企业规模,在即将形成的北方集团中,它终究处于从属地位。因此,在北方具有垄断地位的包头稀土产业能否健康发展对内蒙经济、对北方集团的重组具有示范意义。顺理成章地,包头市就把做大做强稀土产业作为政府工作重点,“包头模式”也由此被赋予了太多的行政色彩。
  “包头模式”中令竞争对手最为忌惮的一点是“新产业链”设想的推出。整个实施方案分为两个组成部分,即三个功能材料基地与50个稀土重点项目。三个稀土功能材料基地分别是年产3000吨稀土永磁材料基地,年产3500吨稀土镍氢合金材料基地,年产5000吨稀土抛光粉材料基地。而在50个稀土重点项目中,稀土深加工产品16项,稀土功能材料及应用产品34项。项目群投资为62.8亿元。
  按照包头的构想,无论从发展规模,还是实力来看,它都要达到足以整合任何一个竞争对手的能力。具体规划是,三个稀土功能材料基地建成后,其生产能力在全国占有份额为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将促进新的稀土产业链的形成,在国内外稀土市场中真正起到作用。另一方面,50个项目的深层含义将对推动稀土产品结构趋向合理,实现稀土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的转化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
  然而包头未来发展也充满了种种不确定。包头市政策研究室徐武茂先生曾撰文指出,包头的现状与实现预定目标和在国际市场占一席之地所要求的还存在很大差距。虽历经四十余年发展,包头稀土产业规模横向比较仍远不及钢铁等产业,其原因是技术进步缓慢,边研发边生产,不象包钢技术成熟,投资规模大,数年见效。而且单靠本地力量试图在稀土所涉及诸多产品上都获得成功,显然是力不从心。
  事实上,决定包头稀土业未来命运的根本因素取决于政府的力量能否激活几乎处于停滞、甚至倒退的供求关系,即二者搏弈的最终结果如何。“整个行业仍然是死水一潭,作为基层研究人员,我们只能等待。”稀土高科技术中心的刘先生无奈地表示。看来,未来崛起的机会仍然把握在高层之间的纵横捭阖,而要把既定政策、方针渗透到底层更是一个时间问题。
  第三方
  “这是一场与时间的竞争”,专家说,包头稀土发展一个更大的制肘是这种买方市场格局无论如何不会在短期内得到有效改善!而“来自四川、江西、江苏等地的消息,今年稀土产能扩张会继续升温,加上美国芒廷帕斯矿潜在的复产可能,预计今年全球稀土新增的供应量将会抵消新增的稀土消费量,全球稀土市场仍将维持供大于求、产大于销的局面,继续保持货源充足的市场态势。”一连串的利空让本来机制就不灵活的国企“如芒在背”。
  真正的成功者可能来自第三方--民营企业。“将来也不排除南方兼并北方的可能”,一位长期跟踪稀土行业的资深人士告诉记者。她的事实论据,显然是看到了南方公司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与北方企业死水微澜所形成的鲜明对照。
  以蒋泉龙为代表的江苏民营企业家似乎对国家成立南北稀土集团不屑一顾。“等我兼并你们公司后,还让你当厂长”,在一次北方组织的稀土研讨会上,面对国企老总,蒋泉龙用一种近乎狂妄的口气表明了自己图霸中国稀土业的雄心。“从3000元钱的资本起家,历经17年摸爬滚打、滚雪球式的发展,蒋泉龙如今已成为香港上市公司中国稀土控股有限公司及即将上市的无锡泛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这是一权威家媒体对蒋泉龙发迹史的速写式描述。
  已经实现了多条腿走路的蒋泉龙早已不屑与国营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兔子早已撒丫开跑不见踪影。第一条腿是蒋泉龙任董事长的中国稀土控股有限公司(代码0769)(1998年在香港上市)。据了解,公司上市后业绩颇佳。1998年公司净利润6200万港元,每股盈利13.8港元,2000年净利润已增加到1.41亿港元,每股盈利23.2港元。而2001年上半年仅净利润就达7900万港元。如今中国稀土已成为国内稀土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仅公司旗下的宜兴新威利成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就拥有固定资产2.1亿元,产品远销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不少产品供不应求。第二条腿是环保产业,也已经发展壮大。1996年,蒋泉龙接手宜兴永展净化设备有限公司。2000年,公司更名为无锡泛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增至1200万美元,并通过业务整合,对两家企业实行控股。截至2000年底,公司净资产超过2亿元,成为宜兴环保企业的龙头。“两项相辅相成的业务,加上上市公司强大的融资能力,‘实业+资本’的发展模式使蒋泉龙足以左右逢源,要山得山、要雨得雨。”采访中,不止一位业内人士看好蒋的未来发展。
  更重要的一点是,蒋并非“安分守己”之人,干什么事情都追求完美使他的奋斗没有终点。蒋泉龙说,通过国际资本市场的运作,拿国际资本、技术和装备来改造、发展企业,高起点、高速度地超常发展。他曾信心十足地向媒体宣称,他的理想是有人提起中国环保产业就会想到泛亚环保,正如人们一提家电就会想到海尔、一提电脑就会想起联想一样。而在稀土行业,蒋的野心更是“路人皆知”。
  蒋极富进攻性的性格造就了他比别人更渴望、也更有希望获得成功。竞争对手因此被激怒了,但苦无良策。“我们希望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即限定一个范围,对不合适的民营企业进行关、停、并、转,”某国营稀土企业负责人过分偏激的背后,是对进攻性极强的民营企业的束手无策,已习惯了计划经济体制行为方式的他,显然无法预测竞争对手的下一着“妙棋”,更无从接招。
  谁将胜出
  其实,无论是代表“国营”的包头模式,还是代表“民营”的江苏模式,成败的关键因素很大程度上仍然取决于政府是否能通过强制性行政手段来规范已经扭曲的市场。
  “在短短20年中,我国稀土行业经历了三次市场的大起大落,这其中除了亚洲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滑坡因素的影响,最主要原因还是由于我国稀土生产供过于求、总量过剩,使得企业之间恶性竞争、价格大幅下滑。如氧化钕,在市场行情好时每吨达到20万元左右,目前氧化钕每吨仅为4万元左右。”这些既成事实反映出了稀土行业面临的现状。“稀土产量过大是市场低迷和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我国稀土行业重复建设问题严重,产品大多是粗加工产品,技术含量低,稀土深加工产品和应用产品缺乏。”
  一位专家因此指出,要想扭转稀土价格下滑、市场低迷的局面,必须控制总量。今年下半年如果整顿稀土市场经济秩序有力,坚决“关停并转”非法开采的小矿,稀土行情可能会在年末有所好转。
  还有一位专家指出,由于目前我国稀土产业总体规模大,单体规模小,集中度低。因此企业间应通过兼并、收购、合资、合作、租赁、控股等多种方式推进稀土企业的联合与资产重组,加快组建稀土集团的步伐。目的是形成两个或几个稀土行业巨头,并以此与国际巨头相互抗衡。只有这样我国的稀土产业才能以最低的成本、最好的质量、最多的品种、最强的实力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在此基础上严格行业自律。进一步加强行业协会的职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稀土企业要顾全大局,主动联合,限产保价,共同维护稀土市场秩序。统一制定稀土产品销售价格并自觉遵守。
  另外一位专家则指出,稀土企业要顾全大局,主动联合,限产保价,共同维护稀土市场秩序。统一制定稀土产品销售价格并自觉遵守。新建成的稀土分离线,不要急于投产;未建成的不要急于竣工,这样可使新增加的生产能力延缓形成,以减少对市场的冲击。另外还要加强信息引导。行业主管部门及稀土相关的中介机构,通过新闻媒体,把国内外稀土市场的产销情况、现状及发展趋势和预期分析的信息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开发布,以便与行业有关的生产企业和社会各界对稀土情况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种种观点已经勾勒出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的基调,而这些因素所创造的机会将为每一个竞争者所密切关注。2002年,一项新工艺突破了国外对生产钕铁硼磁粉技术的重围。在国家资助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年产600吨“纳米晶稀土合金磁粉”生产线主体,6月底在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成。它标志着稀土高新技术产业群体正在“稀土谷”形成。事实上,这样的技术更预示着中国稀土行业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即谁有足够的实力和把握机遇的能力将是最终决定成败的关键要素。“我看蒋泉龙公司完全有机会胜出!”采访中,一位女士的观点或许道出了最终答案。!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