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市长:转变发展方式 推动产业升级
——全面建设“中国有色金属之乡”
2010年03月05日 15:18 6411次浏览 来源: 赤峰市委宣传部 分类: 钼 作者: 赤峰市市长:王中和
近年来,赤峰市依托资源优势,全力推进大矿山、大冶炼、大产业、大基地建设,有色金属产业进入了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中国有色、中钢集团、铜陵有色、云南铜业、山东黄金、湖南有色等十几家行业领军企业进驻赤峰。2009年,全市有色金属产业实现增加值占到工业的55%,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60%,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火车头。近日,赤峰市被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有色金属之乡”,成为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地级城市。
赤峰市地跨大兴安岭有色金属成矿带和华北地台北缘金成矿带,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2003年,由中科院刘光鼎等11位院士提出的《大兴安岭中南段—一个重要的有色金属资源基地》建议,得到温家宝总理的高度重视,大兴安岭中南段所在的赤峰地区被国务院列为重点找矿区域。以此为契机,我们全面加大地质勘探力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些年,我市每年投入勘探资金都在10亿元以上,共发现矿产资源70余种、矿产地1200多处,其中大中型矿床25个。据专家初步估测,赤峰有色金属、贵金属的远景储量(金属量)为:铜300万吨、铅1500万吨、锌2000万吨、钨30万吨、锡250万吨、钼300万吨、金300吨、银20万吨,按现行市场价格计算,价值在2万亿元以上。为了尽快把有色金属产业做大做强,我市于2003年、2007年先后两次举办全国性的、高规格的有色金属产业发展论坛,请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建言献策,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扶持措施。目前,规模以上有色金属矿山企业已经达到110户、金属冶炼及加工企业13户,形成了日处理有色金属矿石8.3万吨、年冶炼62万吨、深加工13.2万吨的生产能力,采、选、冶、加产业链条全面形成。
有色金属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去年以来,因金融危机影响,有色金属产业受到了严重冲击,产品需求急剧下滑,价格大幅下跌。但由于有色金属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市场对有色金属的需求仍是刚性的、长期的,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和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市场明显回暖,有色金属需求已经大幅回升。特别是去年国务院出台的《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为我们大力发展有色金属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赤峰依托富集的有色金属资源、良好的产业基础以及优越的区位条件,一定能够把有色金属产业做大做强,为自治区乃至国家有色金属产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应该说,赤峰有色金属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荣获了“中国有色金属之乡”殊荣,但发展水平还不高、发展方式还相对粗放,实现持续健康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紧紧围绕“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产业升级”这一根本要求,继续做大做强有色金属产业,到2010年末,建成日采选能力万吨以上有色金属矿区6个,有色金属日采选能力突破10万吨,冶炼能力和深加工能力分别达到80万吨和20万吨。到“十二五”期末,全市有色金属日采选能力、年冶炼能力和深加工能力分别达到20万吨、150万吨和80万吨以上,销售收入2000亿元左右,成为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产业基地、著名的“中国有色金属之乡”。
大力探矿增储,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做大做强有色金属产业,必须有足够的资源保障。最近几年,我市在全国率先引进社会资本,开展了商业性1∶2.5万航空综合物理探矿和1∶5万商业性矿产地质调查工作。其中,商业性航空物理探矿进行了1.8万平方公里,商业性矿产地质调查进行了1.6万平方公里,共提交异常区261处,新发现有价值的矿点70余处。赤峰市地域辽阔,目前航空物探和地质调查仅占国土面积的40%,大量地区还属于勘探空白区。据专家预测,赤峰有色金属成矿富集带应该在地下800—1000米左右,而我市500米以下深部找矿工作还没有开展。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地质勘查工作机制,多渠道引入、筹集资金,充分利用国家、地方和民间资本大力开展地质勘查工作。要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支持开展风险探矿,鼓励多种主体对空白区进行地质找矿和资源勘探,推进现有矿山企业实施探矿增储,加大二次找矿和深部找矿力度。全面加强同地勘单位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引进和应用先进的地质找矿理论、探矿技术和手段,进一步在寻找和评价新的大型矿产地、重点矿山外围扩矿和危机矿山接替资源等方面寻求突破。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