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经济数据:外强中干

2010年04月19日 12:5 123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有色市场   作者:

        统计局在15日按照惯例发布了一季度经济数据。其中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05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9%,比上年同期加快5.7个百分点。当然,好看的数据还有很多。如果单纯看经济数据,即使有去年一季度基数偏低的因素,但这些经济数据无疑也是一个非常优异的数据。让人很难想象到,中国经济刚经历过金融危机这场大病。
       人常说,得到了一次大病以后,容易产生一些顿悟。那么中国经济经历这次大病之后的顿悟又是什么呢?在我看来,中国经历这次大病,必须要改变对经济发展的一些基本思路的看法。这种改变,那就是必须从骨子里面,更看重经济增长的质量,而不是看重经济增长的数量。如果按照这种观点来看待一季度的经济数据的话,那么这些所谓优异的数据背后,充满了外强中干,让人感觉失望更多。
       第一个失望是国家财政收入增长继续远高于老百姓个人收入。一季度累计,全国财政收入19627.0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985.02亿元,增长34%。而一季度,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5787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08元,同比增长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814元,增长11.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2%。这种国家和个人收入之间对比的差距,在政府高喊要进行国民财富分配体系进行改革的背景下,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拉大。尽管我们也知道这种改革需要时间,但总至于南辕北辙的太大吧。老百姓口袋里面没有钱,从何谈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呀?
       第二个失望是高耗能产业继续猛增。一季度,原煤生产了7.5亿吨,增长了28.1%,按照这种速度下去,全年肯定会突破中国产煤30亿吨这个极限。这种巨额的煤炭增长速度,一方面带来了王家岭这样的矿难,一方面继续增加了碳排放量,让中国在国际上进一步承受巨大压力。一季度,发电量达到9489亿千瓦时,增长20.8% ,钢材1.85亿吨,增长了28.6 %,水泥3.35亿吨,增长了20.3%。这种硬邦邦的数据,见证了中国高耗能产业的继续突飞猛进。也直接造成了重工业增长速度高出轻工业8个百分点。所以也不难解释为何淡水河谷他们敢进一步坐地抬价,吃定了中国钢铁业。随着大宗商品的进一步涨价,中国进一步成为各种大宗商品的最大进口国,也给中国留下了从PPI传导到CPI的通货膨胀的路径。
       第三个失望是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依旧是国有主导。目前的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依旧来自与政府主导的经济刺激计划,还在靠4万亿的发挥余威。这也是目前围绕投资的重工业增速较快的主要原因。而民间资本,出于对资产市场投资的来钱快的考量,依旧将大量的资金从实体经济中抽出,投入到房地产、股票这些充满泡沫的市场。也直接使得政府一而再再而三的对资产泡沫的打压,毫无效果,反而越打越涨。没有民间资本的实体经济投入,经济增长的后劲肯定不足。一季度的11.9%很可能是2010年的最高增速,接下来会一路下探,搞不好真的会弄出一个W型增长。
       第四个失望是通货膨胀继续失真。真实的CPI是比GDP更重要的数据。对广大民众,GDP无关紧要,通货膨胀才真实的影响他们的生活。CPI过于遍重食品价格的弊端已经凸显无疑。目前对CPI的统计方法不合理的质疑,已经是让人耳朵起茧。目前的统计方法下,房地产的泡沫反而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分流过剩的流动性。使得过多资金不至于进入到CPI统计的对象领域中来,这样即使房地产的资产泡沫到天上去,CPI依旧很好看,让民众继续安心的生活。因为,一旦CPI很高的话,可能会造成巨大的社会稳定压力。这是一种典型的玩弄数字的游戏,掩饰住已经发生的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的事实。不过,老百姓还不傻,之所以最近如此疯狂的非理性购买房子,推动房价继续上升,还不是感觉到通货膨胀带来的巨大恐惧感在起作用。
       经历金融危机这场大病后,中国经济是到了要在乎里子,不宜太看重面子的阶段了。中国经济关键要看经济增长方式,增长质量是否有真正的改变。如果没有,经济增速保8,CPI保3,其实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最多算自欺欺人吧。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