煞费苦心挣眼球 相亲式求职你砸了多少包装费?
2010年05月27日 16:33 1427次浏览 来源: 大路人才网 分类: 人才资讯
在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背景下,不少高校毕业生在没有任何经济收入的情况下还要支付一笔不菲的费用应付招聘,临近6月,大学毕业生们马上又要迎来一个求职高峰期。如何“包装”自我成了不少人考虑的首要问题。
包装成本是指毕业生在择业中制作精致的简历、制备体面的服饰和邮寄简历、宣传自己等的费用支出。据调查,为了在人才市场上能与“伯乐”“一见钟情”,不少学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有的还请专业人士“量身定制”。
应聘第一要务:精心准备求职服装
大学生求职择业过程中,仪表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求职者与招聘人员第一次见面,仪表、风度、气质等是否给对方留下好印象,有时直接决定了他是否能顺利获得这一职位。
不少学生找工作前第一要务就是购置合适的服装。采访中,很多毕业生告诉记者,他们参加招聘会前,都会精心准备一两套衣服。
海南大学的黄建忠是名性格开朗的应届毕业生,学的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至今还没找到合适的工作。黄建忠说,现在大学生找工作不容易,他去年就开始了找工之旅,服装的准备是他最费心的。“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家境不是很好。平时穿的都是一些比较便宜的T恤。现在要找工作了,必须准备一套比较正式的衣服。”黄建忠告诉记者,他和同学在网上了解了一些就业着装的要求,然后几个人按照这个要求,到商场买。“名牌店我们肯定是不敢进的,可就是一般的店,我也只买得起皮带和袜子。走了一下午才买了两件白衬衫和一双仿皮皮鞋。西装太贵了,我承受不起。”
没西装怎么面试?黄建忠说,一位女同学建议他到网上淘一淘。“当时我在多家网店浏览,最终买了套400多元的西装。这是我求职花费中最高的一项。”黄建忠说。
像黄建忠这样就业着装费心的大学生还有很多。据了解,找工过程中,男生的就业着装成本在500元左右;而女生因为要买化妆品和饰品等,着装成本在600元左右。这只是普通服装,如果购置名牌产品,成本则在千元以上。
追求脱颖而出:花钱请人设计简历
“专人制作简历250元、职业套装800元、通讯费100元、交通费150元。”张瑞给记者算自己的包装费,短短两个月时间,他为了求职竟然花了千余元。临近毕业的这几个月,张瑞的心一直悬着,原本对就业包装不屑一顾的他也开始往这上面砸钱了,“我平时不太注重外表,但看着平时跟自己一起玩的同学一个个都紧张地准备简历,购买求职服装,自己也忍不住紧张起来。”张瑞告诉记者。
张瑞2006年以优异成绩考入海南大学法学院。张瑞一直认为自己读了个热门专业,工作是囊中之物。可临近毕业,他才发现,原来热门专业也有被“冷落”的时候。为了一份满意的工作,张瑞也卷入到重金包装的浪潮中,为了在海浪似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张瑞花了250元请专人制作了一份100页的别出新意的简历。不仅如此,张瑞不放过今年的每场招聘会,为此他特地购买了一套800余元的衣服。
上个月中旬,张瑞接到了海口某公司的面试通知,“面试前一天晚上,我激动得一夜未眠,第二天上午带着5份简历,穿着刚买的衣服去了,可面试没有通过。”张瑞将这次面试失败的原因归结为没有制作网页简历,因为5名面试者中,只有制作了网页简历的那名应届毕业生被录取了。
王莉娅去年从海南大学毕业。她告诉记者,自己当初求职时也在包装费上砸了不少钱:制作简历的费用100元,面试时买一套正装费400元……“都是问父母要的,但只要能找到好工作,这些花费还是值得的。”王莉娅说。
老师建议:包装有必要 更需重内涵
海南师范大学学生处副处长陶海生表示,临近毕业,许多毕业生开始置办“行头”,希望能显得“职业”一点。“找工作时比平时更加注重衣着是可以理解的。穿戴打扮可以最大程度地展示自己的学识才华和优势,体现自身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但更要注重自己的知识积累,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也切勿只看应聘者的外表,应聘者的能力才是第一位。”陶海生表示。
海南师范大学负责就业指导的邓老师告诉记者,这两年,他也发现大学生求职成本逐渐“走高”。他提醒大学生尽量降低就业成本,就业时,一定要先做好定位,选择将要去的行业、城市,不能盲目求职,这样会增加就业成本。他认为,一定程度上的“包装”是必要的,比如面试时,着装正式一些,可以给用人单位留下好印象,但最重要的还是毕业生自己的“内涵”,即专业知识的驾驭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因此要强化专业知识、参加相关培训,为就业打好基础。应该倡导节俭的求职观,求职不是相亲找对象,自我包装不可过度,大学生应以才智和能力应聘,而不是靠所谓的“行头”取悦用人单位。要有节俭意识,减少或杜绝求职中的铺张浪费。
责任编辑:mqk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