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环境日 废旧干电池处理引发大讨论

2009年06月05日 16:51 701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再生金属资讯   作者:

       打破砂锅
  今天是世界环境日,被称为“环境杀手”的废旧干电池处理仍然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废旧干电池中的各种金属资源因循环利用成本过高,仍难于得到妥善处理。那么——
  “废旧干电池中含有大量的锌、锰、铜等有色金属,我国2007年消耗的156亿节、30多万吨废旧干电池,所含的金属锌就相当于2座中型矿山的年产量,但其中仅有2%得到循环利用……”不久前的第12届北京科博会上,王自新站在节能减排展厅内的一排电池回收桶前,声音略带沙哑地回答着一位位咨询者的问题。
  1999年起投身废电池回收的王自新,10年来积极奔走,组建废电池回收中心和志愿者服务队,研发废电池处理技术,在获得多项环保志愿者荣誉的同时也几乎为此倾尽家产。而支撑他的信念,则是如何实现废电池循环利用的产业化,让它们彻底不再危害环境,所含的各种资源“宝藏”也不再被白白深埋在垃圾场里。
  电池已无汞,还要回收吗?
  今年年初,“珠海律师状告市环保局”成为当地媒体的报道热点,起因则是珠海市民孙先生发现小区内的废旧电池回收点一年多无人管理,向市环保局“讨说法”又数月未获回应,于是一纸诉状将其告上法庭。
  不只是珠海面临这种尴尬。在自觉保存、上交废电池正成为一种公众自觉习惯的同时,遍布各地社区、学校和单位的废旧干电池回收点,却往往在大量收集之后找不到能对其回收处理的“下家”,不得不长期堆放。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朱能武副教授介绍说,我国早在1997年就制定了禁止产销含汞电池的时间表,从2006年起国内市场上的电池应达到无(低)汞水平,也就是目前市场上流通和家庭使用的合格电池,汞含量都应低于电池重量的0.0001%。“现在只有一些小厂家,还在非法生产高汞电池。”
  朱能武表示,废电池集中回收后如果存放不当或未及时处理,可能导致外壳破裂、有害物质集中滤出,比分散丢弃更容易污染环境。国家早在2003年出台的《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中就指出,在缺乏有效储存和处理技术的条件下,不鼓励集中收集已达到国家低汞、无汞要求的废一次干电池。
  “废电池虽然没有当年宣传的那么可怕,但毕竟还是对环境有负面影响。”王自新认为,无汞干电池丢弃后仍不是“零污染”,而且电池外壳和电极中含有各种不可再生的金属资源,在国家倡导节能减排的今天更应该得到循环利用。
  电池再利用,难点在哪里?
  目前,我国市场上的充电干电池已基本由氢镍电池取代了污染较大的镉镍电池,并且它们和电动自行车等使用的铅酸蓄电池、广泛用于手机和笔记本等电子产品且本身污染较小的锂离子电池一样,都形成了回收处理的产业链。惟有最“草根”的一次干电池,却至今未能实现回收处理的产业化。
  专业从事废电池、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的武汉格林美资源循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鹏表示,一次干电池再利用的利润率低,主要有三个原因:处理工艺复杂,环保投入高,产品价格也比较低。充电干电池和锂离子电池中的镍、钴用量较高,其产品价格可达每吨数万至数十万元;而从一次干电池中能提取的主要是每吨数千元的锌、锰原料和少量的铅、镍等,“油水”不大。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