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濒临破产到行业龙头 “中信重工现象”探秘
2009年06月10日 16:35 14402次浏览 来源: 大和网 分类: 有色装备 作者: 赵志伟
加大技改力度 实现现代重型机械装备制造业的高端配置
当前,装备制造业的一个突出技术发展趋势是极端制造:一方面是向超微超精发展,另一方面是向超大超重发展。
在敏锐意识到大型铸锻件的生产供应将是全球性极为稀缺的战略资源后,中信重工果断出击,加快实施以世界最大18500吨自由锻造油压机为核心的“新重机”工程,构建起包括冶炼、铸造、锻造、热处理等在内的全新整体工艺流程。
目前,2007年开始实施、建设工期3年、总投资30多亿元的“新重机”工程各大工部正按节点向前推进:重铸铁业工部已全面收尾,近期将完成主机设备安装、单机调试;锻造工部18500吨油压机关键件安装紧锣密鼓……
在施工现场,我们看到由中信重工与德国威普克液压公司联合制造的全球最大的重达4000吨的自由锻油压机整机,这个“超级巨无霸”一旦成功试车并投产,企业将拥有锻造400吨以上锻件的能力。届时,国内电力、石化、冶金等领域大型铸锻件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将得到缓解。
“越是在经济困难时期,越是要利用当前的低成本优势加快技术改造,提升全球稀缺的生产力,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长远竞争力,使企业能够有机会把握市场复苏的先机。”
总经理任沁新的这番话,使人们感到了中信重工加快发展的紧迫感。
业内人士分析,未来10年到15年是中国推进工业化的关键时期,电力、石化、冶金、船舶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为大型铸件孕育了巨大的需求。
按照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4000万千瓦,近两年已经或即将开工建设的二代改进型和三代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在20台以上。粗略估计,平均每开工建设10台核电机组,大型铸锻件市场收益就在30亿元以上。
此外,国家在15年内新增近400台大型水电机组的水电发展计划与新建和改造20多个千万吨级大型炼油厂的计划也会极大刺激大型铸锻件的需求。
国务院三峡工程设备质量检查组组长陆燕荪考察完“新重机”工程后高兴地说,“新重机”工程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将有效缓解我国航空航天、国防、冶金、船舶、电力、石化及机械制造等行业对大型铸锻件的急需状况,对全面提高我国大型装备制造业总体水平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中国科学院院士闻邦椿教授这样评价,中信重工完备的制造体系和装备能力,将加快国内矿业生产由粗放型、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集约化方式转变的进程。
“新重机”工程建成后,将使中信重工形成一个包括重型冶铸、重型锻造、重型热处理、重型机加工、重铸铁业、重型磨机加工在内的完整工艺体系和链条;将使中信重工一次提供精炼钢水的能力达到900吨,最大铸件生产能力达到550吨,最大钢锭生产能力提高到600吨,具备核电、水电、火电等大型铸锻件的加工能力,具备批量生产直径12米到14米世界最大磨机的能力……
更为重要的是,拥有了这一具有世界水平的重型装备制造基地,中信重工平稳“过冬”后必将迎来一个大发展的“春天”。
角逐全球 力推中国装备融入世界
尽管经济严冬中寒风阵阵,但最近一个时期中信重工市场营销却暖风扑面。
安徽海螺集团董事长率集团10余名高管访问中信重工,双方就抢抓国家扩大内需机遇,在水泥领域万吨线、5000吨线主机设备上加强合作达成共识。
神华国贸董事长邵俊杰在见证了褐煤提质辊压成型技术成果后,与中信重工就双方尽快建成2000万吨级/年褐煤开发项目产业化进一步确定了时间表。
美国铁姆肯投资有限公司中国区总裁访问中信重工,与中信重工签署了战略合作伙伴协议。几乎与此同时,神华集团宁夏煤业公司也与中信重工结为战略合作伙伴。
没有疲软的市场,只有疲软的企业。
中信重工坚持国内市场、国际市场两种资源一齐抓,凭借技术、装备和产品优势,在全球范围内“网罗”高端客户,加快国际化进程。
目前,中信重工先后与世界三大矿业装备工程公司——美国美卓矿机、美国福勒、芬兰奥托昆普,世界三大水泥装备工程公司——丹麦史密斯、德国洪堡、日本宇部建立和加深了合作关系,并与世界五大水泥生产商——法国拉法基、瑞士豪西姆、墨西哥康麦克斯、德国海德堡、意大利水泥集团结成合作伙伴。同时,中信重工还在韩国、南非、印度尼西亚及南美、中东等国家和地区积极发展主导产品代理商,建立了国际市场营销网络。
近期,国内一批煤炭、冶金、水泥、建材、有色、电力等行业的大客户以及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巴西、日本、印度等国的企业总裁到中信重工考察,在看完如火如荼的生产场景和正在紧张施工的“新重机”工程后,他们称赞,“在这里感受到了全球罕见的春风暖意”、“非常振奋”、“这股强大的劲头就是信心”。
今年3月2日,中信重工澳大利亚公司揭牌仪式在悉尼隆重举行。这标志着中信重工国际化战略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新成立的澳大利亚公司不仅承担着中信重工在澳的所有业务,还将担负向海外其他市场拓展的重任。
责任编辑:四笔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