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罗生门” 节能减排困局
2010年08月19日 13:9 2205次浏览 来源: 时代周报 分类: 节能减排 作者: 黄昌成 廖胤
8月19日消息 又有数据打架了。发难的是总部设在法国巴黎的国际能源署(IEA),它在今年7月份表示,去年中国消费了22.52亿吨标准油,而美国的这一数字为21.70亿,因此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
8月11日,国家能源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进行还击,辟谣称:“按照国际方法折算,2009年我国能源消费折合成标准油为21.46亿吨,人均消费能源1.61 吨标准油,远低于美国能源信息署发布的2009年美国能源消费总量23.82亿吨标准油。”
世界第一意味着更多的责任,或许,这是国际能源署和中国官方“交手”的一个重要原因。
数据冲突
“做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这个日子也还是有压力的,资源的保障程度、能源安全问题、污染问题、污水排放等问题都凸显出来了。”8月17日,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周大地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据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司长周喜安透露,国际能源署也把中国列为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国。“我估计是他们对中国的情况不了解,特别是对中国这些年节能减排的情况不了解,他们可能注意到了,但注意不足。”
据周大地介绍,国际能源署的成员国大多为国际经合组织(OECD)的成员国,目标是促进全球制定合理的能源政策,建立一个稳定的国际石油市场信息系统,改进全球的能源供需结构和协调成员国的环境和能源政策。
近年来,尽管中国不是OECD的成员国家,但由于在国际能源问题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大,所以国际能源署多次到中国来,跟国家能源局等机构有一定的信息交流和合作关系。
周大地说:“要是说煤炭消耗超过美国还可以理解,但能源消耗总量肯定还是美国最多。”目前全球石油日消耗量为约8600万桶,其中美国每日消费超过2100万桶,而中国只有700万桶。在天然气方面,美国、俄罗斯都远超过中国。
“总的来说,中国自己的统计还是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各方面的能源统计还是比较多的。”周大地认为,这几年因为节能减排工作任务重,各地对能源统计都非常重视,所以不断地完善着统计体系。但他也并不否认,目前中国在能源消费统计方面还是碰到了很多问题。
“但是,应该说我们能源消费的统计本身还不是那么容易。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运输途径也很多,尤其小窑煤,汽车一拉就跑了,计量也不是那么完善。”
节能减排困局
根据中国官方发布的《统计摘要(2010年)》的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的能源消费大约为30.66亿吨标准煤,而由于标准煤和国际通用的以石油为主要能源的标准油当量体系不同,这个数字经过转换后相当于21.46亿吨标准油。而国际能源署给出的数据是32.2亿吨标准煤,22.52亿吨标准油。
“按说两个统计数据出现偏差也属正常,毕竟统计渠道、统计方法存在差异。”周大地表示,“但是应该说两个数量差别不是太大,差这么5%左右。我想应该说这是个准确性的问题,但趋势性的问题,中国能源(消费)增长和现在的消费数量巨大,我认为还是事实。”
2000年,中国的能源消耗量只是美国的一半,而到了2009年却临着“被”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的尴尬。有分析认为,这意味着中国将面临着被要求承担更多的节能减排的责任。
根据国家能源局和国家统计局发表的说明显示,2004-2009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增速年均下降2.18个百分点。而2009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比美国少2亿多吨标准油,人均消费更是只有美国的1/5。
中国正处于工业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能源消费仍处于增长阶段。周大地表示,中国现有将近14亿人口,每年要增加将近1000万人,真的要使这么多人有比较好的生活水平的话,中国的能源消费量还是要继续增加。
但如果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单位GDP能耗下降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目标来衡量,节能减排仍面临着较大的压力。据周大地透露,前四年大多数省市基本上按照时间进度,完成了原定计划。“全国水平也接近80%”。
但自金融危机以后,我国为了保证8%的经济增长目标,更多地依靠投资来拉动经济,给节能减排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因为你投资一大,就是要去盖新工厂、修新路、建基础设施,大量需要的还是钢铁水泥。所以去年下半年以后,又把高耗能产业给推上去了一块。”周大地说。
目前,我国节能减排工作仍然以行政手段为主,用节能减排指标的层层分解来约束地方政府和企业实施,缺少长效机制。
而更为严峻的是,我国在淘汰高耗能、高污染小行业的同时,仍面临着资源性产品价格偏低、高耗能行业的投资增长过快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很好地解决,可能会导致目前已取得的成果出现逆转。”周大地有点担忧地说。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