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型分析的中国钼业企业发展策略探讨

2010年09月30日 10:36 673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作者:

  可持续发展本质即在于维持不变或增加的资本存量, 包括钼在内的矿产资源正是实践可持续发展中不可替代的关键自然资本之一。因此,从国家经济安全运行的战略高度考虑,合理制定发展策略、加快钼业的发展势在必行。


  1 中国钼业发展现状
  建国以来,中国政府一度对经济资源实行集中的计划配置和安排,并将优先发展有色金属工业列入赶超式的发展战略目标,在矿产资源勘察、开发、投资及交易等方面,行政命令和指令性计划起主导作用,但是有色金属工业作为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其基本特征与中国当时的经济状况相冲突,使有色金属工业优先增长无法借助于正常的市场机制得以实现,并出现产业集中度低、整体的技术水平和产品水平不高、总体上供大于求与部分产品供不应求的态势并存的结构性过剩等三大特征。许多转型经济的有色企业作为赶超战略的产物,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没有自生能力,其生存只能依赖于政府的补贴和保护。
  改革开放后,行业机构、市场和竞争环境的不断变化迫使企业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技能和竞争力以促进经济体的资本积累及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伴随中国经济高速增长,钼业发展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不可否认该行业仍有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处于粗放经营状态,不仅消耗了大量能源和其他资源,环境、生态等各方面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
  当前,随着经济市场化和全球化的进一步加剧,钼业的发展前景极为广阔。世界钼产量稳中有升、供求基本平衡而价格波动剧烈。世界钼业呈现寡头垄断态势,而中国钼业亦体现出一定的竞争实力。但是,从洛阳钼业与金钼股份两大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财务报告中,易于发现金融危机导致国际市场价格钼产品大幅波动对钼业企业利润产生的影响日益剧烈,其锐减利润往往靠其他金属产品贸易业务予以弥补,因此,依托成熟的理论及模型对钼业企业发展策略进行定性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 中国钼业的“资源诅咒”陷阱
  对于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否真能实现的问题,学界长期以来一直存在悲观主义及乐观主义两种论点,而在整合悲观主义及乐观主义论点基础上出现的“资源诅咒”命题往往受到了有意或无意的忽视。Dasgupta和Heal研究表明,当时间趋向无穷时,效用函数最后会趋向于零,这样的经济是不可持续的,未来是悲观的[1]。而在《可耗尽资源的经济学》一文中,哈罗德?霍特林提出在最优的耗竭条件下,资源的价格与开采成本之差(所谓的租)的增长率等于其他资产的利息率。最终,由于租金的上涨和开采成本的增加,资源产品的市场价格上升并导致矿产品的需求下降。按照最优的耗竭率,资源将在需求下降到零时完全耗尽,生产也就因此完全停止[2]。
  与此不同,Stiglitz认为,技术进步够大的话,可以抵消资源耗竭的效果。技术进步越大,平衡增长率越高[3] 。Solow研究表明,如果忽略技术进步和人口增长,虽然资源流量会下降,但生产会通过一个资本积聚路径得到一个固定的消费。新古典增长假定技术进步是外生的,这是其缺陷[4]。内生增长理论自罗默和卢卡斯的开创性贡献以后,对自然资源的研究也有一定进展,其结论与新古典理论基本相似,一般认为技术进步(或者说智力资本的积累)都会使经济达到最优的平衡增长路径。Philippe Aghion和Arnold M. Howitt认为经济增长是由一系列随机的质量改进(垂直创新)带来的。工业创新将带来知识积累,这种过程有熊彼特(Schumpeter)所提出的“创造性毁灭”(Creative Destruction)特征,即新技术的产生会使旧的技术落后、淘汰,他们由此构造了一种“纵向创新内生增长模型” [5~7]。
  在这两种论点的基础上,又有学者提出了新的观点,着眼于资源丰度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Auty在研究资源输出国经济发展问题时第一次提出了“资源诅咒”的概念(Resource Curse),认为对一些国家而言丰裕的资源趋于阻碍而非促进经济发展[8]。其后,他又将资源根据地理分布分为集中型资源(Point Resource)和扩散型资源(Diffuse Resource)[9]。Sachs和Warner以95个发展中国家样本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10]。国内学者林振山等则将资源要素引进生产函数,构建三元函数区域增长模式,提出资源指数越小越有利于区域资本的积累与社会生产总量的增加[11~12]。徐康宁等以区域为比较样本,研究了中国各省区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进行了资源丰度与经济发展关系之间的检验,证明“资源诅咒”命题在中国内地层面同样成立[13]。美国经济学家Robert Merton Solow、William D. Nordhaus与英国可持续性发展专家Eric Neumayer则提出了化解“资源诅咒”命题之途[14~16]。他们认为在讨论资源对经济增长的是否存在约束问题时,应考虑技术进步和相对价格克服稀缺的能力,换言之,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若一种资源是稀缺的,市场机制(体现为价格)则将有4种交互作用:另一种资源对该资源的替代,需求从该资源密集的产业转移;价格上升推动勘探、开采、回收,其后该资源价格将下降,显示为经济稀缺性的缓解;人造资本替代;技术进步可以减少单位产量的资源投入,同时技术进步也可降低开采成本或开采低品位矿藏。一言以蔽之,如何在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的同时,突破资源制约障碍,是钼业企业策略核心之所在。


  3 中国钼行业结构及企业环境分析模型
  迈克尔.波特的创造性成就之一就是提出了行业结构分析模型,并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的经营环境分析。这种模型是从进入障碍、替代品威胁、供应者力量、购买者(客户)力量和行业内竞争等五个方面入手,分析企业所处行业的内外部竞争状况,藉以评价企业相对于环境的竞争态势及其行业地位[17~18]。此模型适用于产品生命周期处于成熟期的行业,或在较长时期内将保持平稳的发展,暂时不会发生重大变化的行业。如果行业面临剧烈的外部冲击,或业内即将发生足以引起竞争结构改变的重大变化,这就需要引入PEST(Political-Economic-Technological-Social)模型或SCP (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 模型,对企业经营环境进行动态分析,以便准确地把握业界走势,制定适宜的发展战略。PEST分析是指宏观环境的分析,宏观环境又称一般环境,是指影响行业和企业的各种宏观力量。对宏观环境因素作分析,不同行业和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和经营需要,分析的具体内容会有差异,但一般都应对政治、经济、技术和社会这四大类影响企业的主要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19]。SCP模型是由美国哈佛大学产业经济学权威贝恩(Bain)、谢勒 (Scherer)等人建立的,其基本思想是从对特定行业结构、企业行为和经营绩效3个角度来分析外部冲击的影响[20~21]。该模型提供了一个既能深入具体环节,又有系统逻辑体系的行业结构-企业行为-企业经营结果的产业分析框架。SCP模式及其衍生模型在国外许多具体行业的实证研究和政府、国会的产业组织政策制订上都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国内对于SCP模型的应用还是近几年来刚刚兴起,矿业中尚缺乏类似的研究。


  4 中国钼业企业发展策略浅析
  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下,任何国家或企业都不可能脱离世界经济体系而独立发展。中国作为钼业大国,在充分享受对外开放带来收益的同时,也与世界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钼业市场虽然具有一定的价格引领能力,但更易受其他钼业市场的冲击。在这互动中,如何确保中国钼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可持续竞争力,己成为决策者制定策略时必须直面的问题。
  应在政府引导下发挥市场主导作用,促进钼业健康发展。钼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而就中国钼业现状而言,让市场调节作用主导钼业资源配置从战略意义上而言存在先天不足,国家采取主动管理的措施有利于保护中国钼业成长。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须相辅相成。因此,要实现钼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解决资源的长期保障问题。而要解决资源的长期保障问题,就必须建立较为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以弥补市场缺陷,即实现在政府引导下的市场主导机制,将钼业资源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统一规划、宏观管理,以引导有序竞争,提升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优化配置与经济效率,全面提升产业水平。此外,必须认识到钼业市场远未成熟、中国钼业滞后发展的现状,在对钼业实施政策调控时,必要时以政府干预而限制市场机制的作用,保护国家钼矿资源及产业的安全与利益。总之,国家采取主动管理的措施有利于保护中国钼业的长远发展。钼业企业也应致力于自身发展与所承担社会责任的有机统一,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下,建立全球性资源供应体系,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强化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改善产品结构,并将有效信息及时予以反馈,以协助决策部门制订、修正行业指导方针,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和谐发展。
  应以科学的计量分析掌握市场波动规律,有效降低风险。国际钼业市场的联合度量研究得出结论:国际钼业市场的价格波动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的均衡关系,一个市场价格波动对其他市场的影响是显著的。但是,各个市场影响力强弱不等。中国是钼业大国,却并非钼业强国。因此,应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掌握市场规律,进行前瞻性科学决策,及时采取有效和有益的预防性措施,避免重大损失和风险。此外,应将时滞因素引入决策范畴,掌握钼业产品价格传导的特点,把握价格在传导过程的时滞,科学合理运用调控措施,化危为机。
  应积极审慎地发挥证券市场作用,达到与钼业实物市场的互补作用。证券市场的基本功能包括融资功能和投资功能,资金需求者(企业)视证券市场为融资场所,而资金供给者(投资者)视证券市场为获取投资收益的投资场所。所谓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分散风险功能、转换风险的功能等都是由这两个基本功能延伸而来,而全流通时代企业将融资功能放在首位的做法严重挫伤了投资者的积极性,因此,企业必须正视证券市场的意义,即证券价值体现了投资者对于企业尚未创造出来价值的提前承认,掌握实物市场波动对证券市场的影响规律,发挥实物市场的引导功能,采取大股东稳定证券市场、坚定投资者信心、促进资本健康运作的积极措施,使证券市场不仅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更能“雪中送炭”,为实物市场保驾护航。目前中国两家最大钼业企业已通过规范上市改制为多元持股的股份有限公司,为了规避市场风险,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应利用集中度这把双刃剑,通过兼并、联合、参股等方式,推动资产重组,着力培育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钼业企业战略联盟,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增强创新能力、实现钼与非钼协调发展,并积极参与资本市场运作,提高资产运营效益,以加深实质经济与虚拟经济间的联系及互动性。
  应重视集成创新、实现科学发展。创新不仅仅是生产某种或某几种新的产品,而是更多地体现在钼业企业的生产流程、产品方式、销售方式、工作方式等方面。钼业企业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只有做好集成创新,才可以带来可持续性的价值。事实证明,依靠引进技术以推动产业升级不可能从根本改变产业相对发展滞后的局面,只有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和标准,才能打造中国钼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应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集成创新模式,将不断出现的新技术与瞬息万变的市场结合在一起,促进科技成果向先进生产力的转化,解决日益繁复的技术资源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脱节,为中国钼业提升国际地位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持。同时,也应加快制度创新步伐。从信息战略、企业联盟、学习型组织、绿色组织等等战略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可以看出,仅仅重视常规的业务投资与运营管理的战略思维已难以率领企业适应环境变化。主流经济理论的大量规范和实证研究说明,只有企业自身的战略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竞争优势等要素才能确保企业的生存,作为上市公司,其行为是否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国际惯例,会直接影响股权融资的实际效果和发展前景。上市公司改制不转轨,是目前国内企业股权融资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许多国有企业在政府扶持下,成为上市公司,但它的内部决策与管理并没有充分体现所有者的意志,其经营机制还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要解决这个问题,其重点是重新审视企业的长远目标、战略、组织设计、流程以及应对变革和改善的能力,并加以改进,以实现所有者权益最大化为目标,建立先进的经营机制,具备完善的责任、决策机制以及分配、监督机制,增强自身的全球竞争力,实现高效的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仁可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