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难”真相

2009年06月22日 16:19 224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人才资讯

  6月13日,石家庄职业信息工程学院会计系应届毕业生李磊,一大早就来到河北省人才交流中心门前。

  学校通知,毕业生6月20日必须离校,但李磊还没有找到工作。他并没有走进人才交流中心的大门,“那里都要有经验的。”他告诉《财经》记者。李磊转身去了对面“金点子中介招聘”的小门脸。这里已聚集了一批找工作的大学生,他们的目光在写满“文员”“销售”等职位的海报前焦急地搜索。

 大学生“就业难”真相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是河北省属高等专科院校,2009年在校生1.25万人。李磊就读的会计系人数最多,今年有1600名毕业生。李磊透露,全班同学,真正找到专业对口工作的只有五六人,有不少同学甚至去找“促销员”这类短期工作。

  和三年前走进校园时的踌躇满志不同,离校在即的李磊和身边的许多同学的求职定位,已从“白领”降到“蓝领”。他们愿意去街边的网吧做网管、到卖场当促销员,薪酬的期望值也一降再降,“收入比不上没读大学的。”李磊说。

  另一所学校,2004年已经从专科升为二类本科的石家庄学院,它的政治法律教育系的毕业生,除一小部分考取研究生,大部分处于“灵活就业”状态。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有关负责老师向《财经》记者坦言,去餐厅做服务员、做销售,甚至当保安,已日渐成为该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途径。

  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有关文件推测,2009年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为30.5万人,加上历年结余未就业8万人,今年需要就业近40万人。按2008年高校毕业生当年就业率76%计算,今年将有近10万名高校毕业生不能实现就业。

  河北省的就业情况具有标本意义。2009年,随着连续多年的扩招政策付诸实行,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11万人的高峰,比2008年的559万人增加52万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有报告分析,全国去年毕业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约有100万人,加上今年的新增毕业生,总计约710万人需要就业。但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称人保部)年初的计划,今年预计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岗位仅为900万个,比去年的计划还减少10%。

  就业岗位的竞争日趋激烈,就业难已成为学校、家长、学生和社会的经验共识。“考上大学,毕业后获得一份体面的工作”,这个莘莘学子并不奢侈的梦想,如今在现实面前遭遇巨大的冲击。
2009年就业难加剧

  在一些地方,大学生去当工人、做家政,甚至卖肉、扫大街,成为就业大方向

  大学生就业难题,并非首次吸引舆论的关注。

 大学生“就业难”真相
  早在2003年,随着扩招后大学生的陆续毕业,大学生就业难题初现端倪,此后始终未能缓解。根据官方统计,2009年将有611万大学生走出校门。这一数据相较于2003年的212万,增加了将近3倍。有关部门和各地公开资料显示,作为就业情况重要的参考指标,“签约率”自2009年年初以来,便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人保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在2009年4月2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称,按照正常的情况,一季度应届高校毕业生的签约率大体是20%-30%,但“2009年一季度的签约率总体低于去年同期”。在该季度,广东地区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的签约率仅为7.61%,山东省应届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仅为8%。

  6月1日,麦可思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下称麦可思)发布的新一期“2009届大学毕业生签约率”调查结果显示,截至5月底,普通本科毕业生签约率为38%,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签约率为36%。这与此前4月发布的本专科签约率均为39%相比,均有所下降。

  压力之下,往年的热门岗位竞争更加激烈,一些曾不被看好的“平常”岗位也受到了空前热烈的追捧。2009年国家公务员仅招考13566人,报考人数却超过百万人;地方公务员报考人数也屡创新高。2009年6月9日结束报名的贵州省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多达11.73万人。黔西南州总工会一个职位,竟有910人报名。部分外企岗位数与应聘简历比例,甚至达到了1∶10000。

  与此同时,下乡当“村官”的热度直追公务员。北京大学生19376人报名竞争1600个“村官”岗位,选聘比达到史无前例的12∶1,接近北京公务员15∶1的选聘比。北京市大兴区大学生“村官”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向《财经》记者透露,“以前报考我们区‘村官’的从来没超过2000人,今年却涨到2636人。”
  在北京数百公里之外的山西省,9030个“村官”岗位,吸引了18.3万人报考,选聘比创下20∶1的新记录。

 大学生“就业难”真相
  激烈的竞争,令大学生的期望薪酬屡屡调低。上海外企服务公司2009年3月所作的一份抽样调查称,为了争取到外企工作的机会,毕业生目前已放低了对第一份工作的薪资要求,59.73%的毕业生能够接受的薪资底线为2001元-3000元;更有33.72%的学生表示,可以接受2000元以下的薪资。

  人力资源服务商智联招聘于2009年6月11日发布《2009年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研究生期望薪酬已逼近本科生。大专学历的学生期望薪酬集中在1000元-2000元,比例为52%;45.4%的本科毕业生的期望薪酬集中在2000元-3000元,还有33.3%的本科生将期望薪酬定在1000元-2000元;尽管有34.3%的研究生认为自己的薪酬应在3000元-4000元,但期望薪酬仅在2000元-3000元的比例也达到了26.4%。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前程无忧”的首席人力资源专家冯丽娟告诉《财经》记者,今年曾有一毕业生应聘人力资源助理的岗位,给自己的估价是3000元,最后调整到1500元,连续应聘三次,才找到一份工作。河北省人才交流中心根据前五个月进场招聘数据统计,大学毕业生已经自动调整自己的心理预期,大部分将工资定位在1000元-1500元。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就业指导办管主任透露,该校毕业生一般对工作的期望都不高,目前相当一部分就业方向是技术工人,今年起薪平均为每月1200元,比往年降了200元左右。河北政法职业学校大部分毕业生目前处于灵活就业状态,据该校负责老师介绍,学生毕业后去餐厅做服务员、保安、销售成为就业大方向。

  “现在一些大学生不得不去当工人、做家政,甚至卖肉、扫大街。”冯丽娟认为,这样的结果与四年的教育投入完全不成正比。

  事实上,在中国,具备大学学历的人群虽然不断增多,但比例仅为总人口的5.7%,和西方国家相比仍然偏小,远远谈不上“过剩”。长期以来,大学校园始终被看做社会精英的摇篮,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水平,无论质与量都呈现下滑趋势,无疑已开始偏离“精英”的定位。
政策扶持力度空前

  面对大学生就业难题,各级政府纷纷推出“政策性”岗位和各种补贴,从提供的岗位数量以及补贴额度看,扶持力度可谓历年之最

 大学生“就业难”真相
  根据官方预测的就业率数字,2009年底仍不能找到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将有可能达到70余万人。从规模上,这远不能和年初超过1000万返乡的农民工失业潮相提并论,论难度也不能与下岗失业人群等其他人群等量齐观。

  面对大学生就业难题,各级政府纷纷推出“政策性”岗位和各种补贴,从提供的岗位数量以及补贴额度看,扶持力度可谓历年之最。

  综观各项就业政策,几乎覆盖了大学生毕业后就学、就业的大多数路径,主要分为三个方向:研究生扩招;鼓励创业及进入企业见习;提供入伍、“下基层”和“科研岗位”等政策性就业机会。

  从扩招来看,2009年研究生扩招人数比上年增加近6%,随后相关部门又追加了5万个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名额,主要用于招收参加今年考试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这确实能在两三年内缓解一定的就业压力,”人保部劳动科学研究所主任张丽宾表示。但她认为,研究生扩招最终将导致新的毕业生,两年后又将面临就业难的恶性循环。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社会保障研究室主任王德文则表示,如果师资力量和财政投入不到位,研究生的扩招还可能导致培养质量的下降。

  对于数量门类众多的基层政策性岗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劳动与人力资本研究室主任都阳表示,劳动力市场提供的信号是要人才向高收入地区流动,公共政策提供的扶持、帮助,却弱化了市场的供需信号。
  张丽宾进一步表示,下基层对于大学生和基层都是好事,但是大学生也不能盲目下基层,不应该把下基层作为就业的缓冲。“如果你在基层不干实事,那么不管是对于基层还是大学生本人,都是一种浪费。”

 大学生“就业难”真相
  对于自主创业,政府提供了诸如项目开发、创业培训、创业孵化、小额贷款等多项服务鼓励创业。但全国政协委员、辽宁奥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建民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担心,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本身就低,当下经济形势欠佳,时机不好,“盲目诱其创业,无疑将其推向火坑。”

  王德文认为,目前政策给了大学生们很多帮助,想创业的大学生应当好好把握住这个机会。但这需要一些正确的引导和支持,不是让每个人都盲目地去创业。学校需要提供一定的创业教育,并且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市场风险。

  鼓励大学生入伍、从事高校科研项目的政策,亦陆续出台。人保部等七部门联合下发通知,实施“三年百万高校毕业生见习计划”,准备在2009年至2011年间,组织100万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以提高参加见习的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人保部相关负责人向《财经》记者表示,今年下半年各级政府部门及高校将进一步落实已有政策,加大就业服务力度,向未就业大学生提供创业、职业培训以实现六成未就业大学生就业的目标。

  上述负责人亦曾表示,政府出台了很多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专项项目,可是与610万庞大的就业群体相比,这只能吸纳一小部分毕业生就业。
源自结构失衡

  专业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造成某些专业学生就业困难

  虽然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表现明显,但绝大部分专家并不认为,这是这一就业群体人数太多所致。

 大学生“就业难”真相
  张丽宾认为,中国每年需要就业的人群总量约3000万,相比之下,610万大学生只占小部分。大学生比例增加,标志着劳动力质量的提高,本应有利于就业。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田惠生认为,大学生人数增多只是表象,导致就业困难更主要的原因“是人才供给与产业结构的脱节”。他指出,中国高校升学率只有22%,日本的高校是70%,韩国是83%,比较而言,中国大学生并不算多。

  这种人才供给与产业结构的脱节,首先体现为大学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脱节。

  相对于整体偏低的签约率,一些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工科专业受整体就业形势影响尤其偏小。麦可思的调查指出,截至5月底,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能源动力类、地矿类、地质学类、测绘类等专业签约率仍然很好。其中,能源动力类本科生签约率为66%,高职生签约率则高达75%。地质学类、测绘类、地矿类等专业对口比例也居于前列。地质学类本科专业对口比例为99%,测绘类为96%。

  人保部有关调研报告指出,在工科专业里,机械电子、工程研发等专业仍然存在企业找不到合适人才的问题;而文科类、艺术类的就业困难最为突出。即使是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河北省属重点高校,文科类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仍不甚理想。

  “就业最难的就是英语、法学、新闻、管理等专业,整个管理学院有800多名毕业生,目前签约率只有30%。”河北科技大学就业指导中心李主任透露。

  根据《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08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最高的专业大类是工学,最差的是法学和哲学。全国本科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对口率为71%。其中,工学类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可以达到77%,而法学专业的对口率仅为47%,哲学更是低至32%。
  毕业半年后,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三个专业的失业人数最多。这三个专业同时也是2007届失业最多的专业。

 大学生“就业难”真相
  “像法学这样的热门专业失业率增加,说明这些专业确实是严重过剩了。”麦可恩总裁、西南财经大学特聘教授王伯庆如是表示。据了解,在当前法学人才饱和的情况下,从北京大学到温州医学院,“中国教育在线”所列的510所高校,均在2009年招收法学学生。

  除专业人数过多,专业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的严重脱节,也造成某些专业学生就业困难。“前程无忧”的首席人力资源专家冯丽娟告诉《财经》记者,一些专业的知识结构完全没有和市场的需要、发展联系起来。“例如会展业,现在是很热门的行业。于是很多学校都开设了展览、动漫专业。但这些专业培养的学生还是找不到工作,每年国家都要引进大量的海外策展人才。这是因为学校教的东西,都是从理论知识引入,这些学生四年里甚至没有去会展公司实习实践过一次。”

  在专业结构与培养模式之外,整个高等教育的定位也与产业结构的需要错位。这种错位亦传导到大学生的自我认识上。

  人保部一位官员向《财经》记者指出,一般而言,大学的毛入学率在5%以下,可以说是精英教育;5%以上,就步入了普及性的大众教育。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高达22%。然而,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和学生,依旧是精英意识。

  据了解,在中国,就连普通专科学校,也向培养各种“高级人才”的方向靠拢。全国326所高校均开设的经济学专业,其目标就是培养“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全国510所高校都存在的法学专业,旨在培养“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车伟表示,普通大学生的定位应该是在精英和农民工之间,例如生产一线的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等。这些工作是文化基础欠缺的农民工无法做的,人才需求又很大,普通大学生应该定位在这个阶层。“只要定位精准了,自然不愁就业。”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分析,自大学生扩招以来,“就业难”现象年年存在,但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递增以及中国产业经济结构未充分调整的现状,将会使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根在教育体制

  很多地方院校、专科学校向本科院校看齐,本科院校盲目地升级、升格,造成培养模式的趋同,必然带来专业的同质化,出现教育过剩

 大学生“就业难”真相
  面对大学生就业市场供需结构的错位,人保部官员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的确有必要进行产业升级,但造成结构失衡的根本原因是教育体制“出了问题”,“不可能让市场来适应教育”。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田惠生指出,大学的专业设置、培养模式、培养方向相互脱节,就会造成“结构性失业”。田惠生说,很多地方院校、专科学校向本科院校看齐,本科院校则按照重点院校的模式培养,盲目地升级、升格,这就造成培养模式的趋同,必然带来专业的同质化,出现教育过剩。

  这并非一家之言。1999年以来,中国高校开始实行扩招政策,当时正值国企改革带来的一波失业潮,扩招被决策者作为延缓就业压力的一项政策安排。就当时的情况看,中国的大学入学率偏低,百姓对高等教育需求旺盛,扩招也兼有拉动内需的功效。政策出台后,在短短数年间,大学的毛入学率便提升至目前的22%左右。张车伟认为,和上世纪90年代初相比,这样的增长速度几乎是“超常规发展”。

  扩招浪潮当中,为数众多的地方普通高校自然成为主角。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者乔锦忠根据教育部提供的内部资料分析,普通高校扩招学生数的95.46%属于地方高校。

  以河北省为例,1998年,河北省高校在校生只有14万多人,自1999年实行扩招政策后,历经十年,2008年普通本专科在校生突破100万人,是1998年的8倍多,毛入学率达到21.5%。

  问题是,规模庞大的扩招,并没有获得与之匹配的投入。《财经》记者从河北省有关部门了解到,同期政府预算内教育经费的财政投入只增了4倍多。全国而言,中国政府预算内教育经费占教育总投入的比重,从1994年的80.5%下降到2006年的40.8%,财政生均高等教育经费支出迅速下降,2000年为7310元,2005年降到了5376元。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储朝晖分析说,较之中央部委所属高校所能获得的充足拨款,越到地方,高校获得的财政拨款越少,其中地市级所属地方高校所获财政资源往往最少。

 大学生“就业难”真相
  同时,为了节省经费,减少投入,经济、管理、外语、中文、新闻、计算机等属于热门又不需要太多设备投入的专业,成为高校扩招的首选。

  “与理工科动辄几百万元的机床、化学实验设备相比,这些文科专业投入非常有限。”河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陈立文指出,投资约束,是导致高校专业结构失衡、形成“人才相对过剩”的直接原因。

  和学校扩招、扩建相呼应的,还有各地学校的升级潮。据《财经》记者了解,近些年,全国有200所高校从专科升为本科,河北省地市级的大学如石家庄学院,便是升级的产物。工科学校为了办成综合型大学,按照规定,必须要设立许多相应的文理科专业,这显然也加剧了教育资源的结构性失衡。

  储朝晖指出,一旦获得升级机会,则意味着学校可以获得更多的财政拨款和行政资源。但学校师资力量并没有随之增长。

  据《财经》记者了解,1998年扩招前,普通本科院校的生师比是11∶1,但扩招后两年生师比就升为18.6∶1,已超过合格本科院校生师比为18∶1的规定。

  人保部劳动科学研究所主任张丽宾则认为,高校师资力量不能满足扩招后的学生需求,教学质量下降再加上扩招以后学生生源质量下降,都将会造成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下降。

  在她看来,地方高校按照传统的本科模式培养的专科学生,处于高等教育资源分配链条的最末端。“面对名牌高校声誉好、各种社会资源丰富的优势,地方院校已经黯然失色;加之生源素质不高,培养方式又不适应市场需要,地方院校走出来的专科学生成了真正就业困难的大学生。”

  石家庄学院法律政治教育系学生的境况,便是此类地方专科院校毕业生的一个代表。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指出,目前,除去教育部批准的100家示范类高职高专院校,大部分公办的专科院校,仍然按照原来本科院校的培养模式,培养自己的专科学生。根据河北省历年《统计年鉴》,全省105所高校,除了四所部委高校,高职高专院校占大半,专科生的比重也远大于本科生。
  在全国范围内,根据教育部《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简况》,截至2008年,在2263所普通高校中,高职高专院校有1184所,公办高职高专院校有900多所,它们的就业质量堪为忧虑。

 大学生“就业难”真相
尴尬制度围城

  打破教育现行的行政垄断,让民营资本进入,让民办高校更好地生存,从而使办学的主体多元化

  相对于全国高校下滑的就业率,民办高校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据《财经》记者了解,相当一部分民办高校的就业率,远高于公办高校45%的平均数。《财经》记者暗访了多所北京民办高校,发现到6月初,大部分学生均已找到工作。《财经》记者从教育部有关部门了解到,到目前为止,并无针对民办高校就业情况的专门统计,但不少专家均对民办高校较高的就业率表示肯定。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民办教育研究所所长吴华对《财经》记者表示,有统计数据的一批民办高校,比如江西蓝天学院、浙江树人大学、西安外事学院等,就业率都不低,2008年就业率均在90%以上。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车伟也向《财经》记者透露,去年曾调研过一批民办高校,就业率情况均不错。

  不少民办高校与企业合作,对学生进行“订单式培养”,学生毕业后便可直接进入企业就业。

  江西蓝天学院副校长胡建峰表示,民办高校的就业率是“被逼出来的”。大部分民办高校都需要自筹资金维持生存,有了生源才有收入,就业率的高低是吸引生源的重要指标,因此无论是专业设置还是课程质量都必须紧盯市场需求。

  “公办大学没有危机感,并不真正关心就业率。”他说。

  即便培养的人才不适合市场的需要,公办高校也不需要对此负责。都阳分析,在现有制度下,作为教育的提供者,公办高校的精力都放在怎样去获取更多的行政资源上,而不是面向劳动力市场,没有动力和压力要去适应市场的变化、捕捉市场变化的信息。

  但民办高校对于实用性的高度关注,也并非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理想目标。胡建峰认为,在与公办高校的竞争当中,民办高校处境尴尬。民办高校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比之公办高校为教师提供的“铁饭碗”,民办高校教师的工作更加不稳定,在申请国家科研项目时,也备受歧视。这导致民办学校在学术研究、科技创新方面力不从心,无法提供高质量的学术性、研究性教育,自身的发展受到相当大的局限。
  对比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都阳指出,要让公办大学有压力和动力,必须引入竞争机制;打破教育现行的行政垄断,让民营资本进入,让民办高校更好地生存,从而使办学的主体多元化。

 大学生“就业难”真相
  由此,应让高校获得办学、招生自主权。要生存,必须珍惜自己的声誉,看重学生的就业、成才情况。学校珍惜自己的声誉,就不会不顾实际需要而盲目扩张。

  学者们认为,人才的结构性失衡,不能简单通过总量的扩大来解决。然而,扩招仍在继续。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到2010年,中国高等教育在学人数将达到3000万人,毛入学率将达到25%左右,其中普通本专科在校生规模达到2000万人,将再扩招438万人。

  “要改变就业难现状,根本是要进行教育体制改革,使高校与社会需求形成良性的互动,但这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储朝晖说。

责任编辑:mqk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