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海城打造为百万人口生态型世界镁都

2011年01月19日 11:6 901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镁资讯

  “十一五”时期,海城市经济、社会、文化、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果,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全市积累和形成了集群式主导产业、专业市场体系和民营企业三大发展优势,经济规模和社会进步在全省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全国百强县排名上升到第19位,这些成果为“十二五”时期的更好、更快、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二五”时期,海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1210亿元,年均增长15%;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5:50:4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0亿元,年均增长27.3%;两税收入150亿元,年均增长40%;城市化率达到70%,城市人口年均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20440元,年均增长15%。
  总结 “十一五”成果,海城市实现了行政区划向经济区划、海城投资向投资海城、敢为人先向善为人先、存量资源向发展资本、商品经济向市场经济、镇域经济向城市经济“六个转变”。海城市市长项世伟如是说。“十二五”时期,海城市委、市政府围绕实现三年进入全国县域百强前十目标,牢固树立税源经济、体验经济、民富思想“三种理念”,扎实推进全面创新和全民创业,努力实现产业发展、城乡建设、人民生活“三个新变化”,把海城打造成拥有百万人口的生态型世界镁都。


  新时期解决新问题
  项世伟说,虽然海城的各项事业发展速度很快,但他们却清醒地认识到,海城市在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工业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发展方式粗放单一,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比重过大,科技创新型企业比重过小;工业企业人才短缺,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缺少具有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和知名企业,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偏低;农业现代化步伐较慢,多数农民靠天吃饭,水资源供应不足。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十二五”时期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为此,海城市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产品结构为统领,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服务业多元化。在农业现代化上,以农高区为龙头,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绿色有机食品和农产品深加工,全市新增设施农业25万亩以上,绿色有机农产品比重达到50%以上,农产品加工增值率达到50%以上,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在新型工业化上,坚持“三围”发展方向,大力发展菱镁新材料、钢铁深加工、专业市场配套加工以及化工塑料等新型产业集群。“围矿”和“围钢”产业集群产值分别达到1000亿元以上,矿产品深加工比重达到60%以上;“围店”产业集群产值达到800亿元以上;全市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5%以上。在服务业多元化上,大力发展专业市场集群和现代服务业,2万亩专业市场集中区全面建成,年交易额达到1300亿元;建立与城镇化进程相匹配的多层次、全覆盖的城乡服务业体系,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0%。“十二五”期间,三次产业比例达到5:48:47,形成多轮驱动、多业并举、群企争鸣、富有活力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T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