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集团:打造跨国经营矿业集团
2011年02月09日 9:51 5029次浏览 来源: 甘肃日报 分类: 镍资讯
金川集团有限公司,这个让陇原引以为豪的国有大企业,拥有一个雄心勃勃的梦想——打造跨国经营矿业集团。
近日,记者在金川集团采访时,公司副总经理包国忠告诉记者,公司现在构建起大澳区、欧非区、美洲区、中亚区四个国外资源开发区域战略布局,形成了跨国经营格局的雏形。
包国忠介绍说,在经过多年艰苦谈判后,2010年以来金川集团终于相继与南非思威公司、加拿大KM公司签订了收购协议。目前,正积极与菲律宾和哈萨克斯坦的两家公司洽谈合作协议。
数据表明,截至2010年底,金川集团在24个国家开展了矿产资源合作,成为17家境外矿业公司的股东,完成了19个项目的投资,投资总额超过5亿美元。
作为中国最大的镍钴及铂族金属生产基地,2010年,金川集团镍产量已居世界第四位,钴产量居世界第二位,铜产量居国内第三位。
金川集团之所以如此“金光闪闪”,正是得益于守着一个世界级的“聚宝盆”——世界第三大硫化铜镍矿床。
但和所有的资源型企业一样,金川集团明白,他们迟早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有限的资源枯竭了怎么办?
前几年,金川集团已经发现,他们虽然被誉为中国的“镍都”,镍和铂族金属产量占全国的90%以上,但是这些产量已跟不上自身发展的需要,更面临着中国经济社会日新月异发展的新需求。
“要持续发展,就必须走出去,按照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实施国际化经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实现资源全球配置。”这成了金川集团的战略选择。
记者在金川公司精炼厂加压车间门口看到,一袋袋从澳大利亚进口的镍原料,像一座座小山丘一样堆积在地。
这正是金川集团近年来不断提高国际化经营的层次和水平,拓展国际化经营的深度和广度,扩大资源拥有量,增强矿产资源保障能力的一个缩影。
对金川集团来说,以前他们的视野只是在甘肃,在西北,在中国,骤然与国际接轨,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一些挫折。跨国经营梦想刚一发芽,就遇上了世界矿业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竞争空前激烈的格局。
但不论有多难,金川集团的梦想从来没有动摇。
在国际金融危机中,金川集团受到了巨大影响,但他们抓住危机引发全球矿业资产大幅缩水的机遇,加快了对国外优质矿产资源的并购力度。
穆纳利镍矿是赞比亚最大的镍矿,包括1个矿山和1个选矿厂,年产镍矿100万吨左右。2009年2月,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该矿原持有者澳大利亚阿比顿公司资金出现困难,面临破产。
在省政府和赞比亚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经过长期谈判,金川集团公司成功控股阿比顿公司。去年3月26日,穆纳利镍矿复产。金川集团跨国经营战略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
不仅如此,眼下,金川集团正积极推进墨西哥巴霍拉齐铜金矿项目建设,并在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获得了具有良好前景的区块勘探权。
据了解,目前金川集团在全球已获得64个探矿许可证,地质勘查面积5061平方公里。在境外拥有的资源,含镍量过100万吨、含铜量过300万吨、含钴量过6万吨,相当于又开采了一个大型矿山。
资源全球化布局战略,在为金川集团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原料保障的同时,也增强了其参与市场竞争和全球资源配置的能力。
跨国经营矿业集团的梦想,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持。借此,金川集团紧锣密鼓地加快了资本运作步伐,“汇金聚川”。
去年6月,中国金川有色控股有限公司在北京宣告成立,构建了国内资本运作平台;7月,兰州金川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为“金川科技”板块上市奠定了雄厚基础;11月,金川集团(香港)资源控股公司认购了在香港主板上市的澳门投资控股公司61.1%的股份。
全球化的视野,更使金川集团认识到,单一的矿冶生产经营模式,很难适应国际化市场竞争。他们开始告别传统低层次、粗放式的增长方式,通过技术创新,使产品“含金量”大幅提升。
去年,金川集团研发了一批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镍合金板带材、精密铜管棒生产线投产,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高纯镍、钴、铜产品已进入美国、日本市场。目前,金川集团深加工产品销售收入占比已超过20%,技术进步对集团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
为了增强立足全球的核心竞争力,金川集团还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大踏步将产业链向新材料、新能源方向延伸,向多元化经营迈进。去年,公司与兰州交通大学合作,建设太阳能真空镀膜项目。公司还与湖南科力远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积极进入太阳能及二次电池领域。
实施跨国经营,打造百年金川,一个充满活力的金川集团正在努力实现新的跨越。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