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两会:盛赞辉煌成就 期待稳健发展
2011年03月03日 11:8 1962次浏览 来源: 人民网 分类: 聚焦两会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在即,国际社会和海外华侨华人对中国两会高度关注,赞扬中国在过去一年和“十一五”时期取得的辉煌成就,对今年两会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大决策部署进而有利于世界经济全面复苏充满期待。
深刻感受
中国“十一五”成就辉煌
越南国家广播电台“越南之声”东北亚部副主任吴氏碧顺曾在北京担任3年的常驻记者,也多次参加对中国两会的报道。她对本报记者表示,一年一度的两会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代表着中国各地各阶层的代表委员带来了人民群众的殷切呼声和良好愿望,他们肩负着汇民意、解民忧、促民生的神圣使命。两会对外国媒体的开放让世界及时、客观地了解到中国社会发展状况以及中国即将出台的重大政策信息。
澳大利亚澳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副会长、国际文化产业协会会长杨志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十一五”成就辉煌,“十二五”规划纲要蓝图宏伟。他说,今年的两会是在中国“十一五”规划完成、“十二五”规划开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意义重大。“十一五”时期,中国经济繁荣,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准都有大幅度提高。中国在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高等教育和医疗卫生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杨志唯说,为坚定不移地带领全国人民实现共同富裕和全面小康的伟大目标,中国政府又制定了“十二五”规划纲要,相信通过“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实施,中国一定能够建设成为一个共同富裕、更加和谐美满的国家。
墨西哥学院教授、中国问题专家莉莉亚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两会无疑是世界观察、解读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最新动向的窗口,世界不关注中国那是不可能的。她说,“十一五”期间,中国在“危机四伏”的国际环境下令世人惊讶地实现了超过10%的增长率,中国成了战胜全球金融危机的“稳定器”。中国不仅在推动国内经济结构转型、节能减排和减贫脱困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还在危难时刻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慷慨支持,并帮助欧洲国家挺过难关,给整个世界注入信心。中国的成功已经超越了空洞华丽的夸赞辞藻所能表达的范畴。我个人十分关注中国政府提出的“十二五”规划中如何实现中国经济的“平行式”发展问题,这包括进一步平衡东西部发展、城乡统筹发展以及缩小贫富差距、共同发展的问题,相信中国政府在经济转型期提出的新政策将助力中国经济继续稳健上行。
热切期待
中国为世界做出更大贡献
日本地球环境战略研究机构北京事务所所长小柳秀明说,中国2006年确定的“十一五”规划中,在人口、资源、环境等领域首次提出两项具体数字的目标。这些具有约束性的目标,表明中国政府为实现目标的强烈决心。在环境领域,有节能减排两项目标尤其引人注目。单位GDP节能20%和主要污染物减排10%,尽管在努力过程中有些曲折,但到2010年末终于实现了这两项目标。根据新五年计划建议,明确提出将进一步重视节能减排,同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具体而言,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大幅降低,减排对象中还将追加污染物种类等。伴随环保措施强化,环境经济也趋向活跃。2005年中国发电厂脱硫装置安装率只有12%,到2010年末已经提高到80%。同期全国城市下水道配置率由50%提高到76%。“十二五”规划将在城市废水处理、农村下水道配置和发电厂脱硫装置方面有更大发展,这对日本企业来说也是巨大商机。
德国《欧洲新报》总编辑范轩最近发表文章说,稍加观察,会发现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的影响重大。他认为,今天的中国已经不是封闭的、单边的大国,而是一个勇于履行国际义务、担负大国责任的国家。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阶段,我坚信中国会在国际经济的秩序下,通过创新、节能、环保等为世界经济做出更大贡献。人民币升值问题,需要依托中国经济自身发展完善的大背景;如果割裂这一现实,只按照西方国家的意愿盲目升值,势必对中国经济、民生造成伤害,而最终受害者是世界经济体系、是与中国经济兴衰有着不可割裂关系的各国民众。对于今年两会,范轩最关注的是,在经济连续30多年稳步增长、国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中国政府如何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
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教授陈志武一直关注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他对记者说,解决就业、提高消费等民生问题,现阶段更多要靠民营经济来解决,希望中国两会能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希望有更多的代表委员从实质上推动保障民营企业的立法,切实降低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加大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在过去这些年,中小民营企业给中国就业的贡献接近80%,民营企业的发展,将对中国今后的就业和民生改善发挥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木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