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 资源再生应先行

2011年03月15日 14:30 906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再生金属资讯


  应尽快制定“资源再生法”
  最近,日本对国内蓄积的可回收金属统计后得出:日本的金、银、铅、铟等蓄积量已居世界第一;铜、白金和钽位居世界前三位。一个矿藏极端匮乏的资源小国,怎么会有如此丰富的资源?据调查,正是由于日本开展了60年的垃圾革命,通过回收国内外再生资源,使原料自给率达到80%并基本摆脱了对矿产资源的依赖,如今已宣称自己为资源大国。与此同时,号称“地大物博”的中国,由于坚持落后的线性经济,经过60年的掠夺式开采,如今已沦为主要依赖进口矿产资源的资源小国。两种不同的结果,是由两种不同的发展方式造成的。
  去年初,正当我国被铁矿涨价所困扰,曰本却传出了将加快废钢铁的研发利用,彻底告别铁矿石的消息。最近日本为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到处高价收购富含稀土的电子垃圾。显然,如果再不及时向循环经济转型,我国将成为全球线性经济的最后领地和矿渣堆放场。
  据调查,资源匮乏的日本、德国,早在上世纪就制定了消耗多少就必须回收多少的“资源再生法”。该法还规定,产品必须包含再生成分、企业和消费者必须承担回收责任。结果,他们只用了50多年的时间便基本摆脱了对矿产资源的依赖、完成了向循环经济的转型。
  中国的对外开放,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解决了全球的“动脉(制造业)栓塞”,使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劳动密集部分转移到中国,实现了发达国家的科技优势与中国人力资源优势的互补,极大地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发展。如今,由于制造业转移后原料需求萎缩、人工昂贵,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的静脉产业(资源再生)也正在向市场需求巨大、人力资源丰富的中国转移。如果这数以万亿计的市场份额能够转移到中国,对于改变中国落后的线性产业结构具有重大意义。
  然而,面对这一战略机遇,我们却看到:经发组织确定的70种可自由贸易的再生资源,我国就有50种不准进口(其它国家则绝大部分都允许甚至鼓励进口);再生资源含沙量超过3%便不准进口,而耗巨资进口的矿产资源50%都是有毒矿渣;我国每年对矿冶业有数千亿的建设和环保投入,而对再生资源的投入则几乎为零;那些大量利用矿产资源的传统企业,仍然得到政策、资金的大力支持,而那些代表先进生产力、能耗污染低80%的再生企业,却往往被认定为落后产能,成为宏观调控的对象,显然,我们实行了双重标准。如今,我国大批资源再生企业仍然仍游离于我们的管理体制之外,成为计划外黑户。
  调查显示,许多在矿产资源丰富的计划经济年代曾经行之有效的政策、法规、标准,如今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的资源新状况,已经影响到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已经成为“静脉栓塞”的主要根源。
  因此,要转变落后的线性发展方式,首先要转变观念,建立为循环经济服务的管理体制。正如钱学森同志所说:应当成立资源再生委。
  长期以来,我国面临着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全球化与小生产、循环经济与线性经济等“三大矛盾”。改革开放30年,我国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小生产向全球化转型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然而,30年的高速发展却使我国的资源濒临枯竭、环境容量已达极限而难以为继。因此,完成线性经济向循环经济的转型、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上升为今后30年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

  因此我们建议:
  1、尽快制定保证资源收支平衡的“资源再生法”
  2、将资源再生产业列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广东已率先列为支柱产业)
  3、建立为循环经济服务的管理体制——成立“国家资源再生委员会”
  4、将1955年4月18日小平同志批示建立全国回收体系的日子定为我国的“资源再生日”(广东已率先将该日定为广东省的资源再生日)
  5、建立一批进口再生资源的示范基地,并给与政策、资金的支持
  我们深信,面对严峻的环境与资源危机,历经多次沧桑之变、洪荒之灾的人类,必将携手并肩建成生生不息的国际大循环,并由一个不可持续的资源掠夺的时代,进入一个可持续的资源再生的时代、由一个与自然相对立的工业文明,进入一个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文明。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刘向群 陈悦才

[1] [2] [3]

责任编辑:T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