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稀土联合监管开始向纵深推进

南方五省(区)15市稀土矿产开发监管区域联合行动第二次联席会议召开

2011年05月30日 11:12 380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进一步规范我国稀土矿产开发秩序, 5月28日,我国南方五省(区)15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举行稀土矿产开发监管区域联合行动第二次联席会议。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出席并作重要讲话,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林念修,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出席会议。

130087490

图为出席南方五省(区)15市稀土矿产开发监管区域联合行动第二次联席会议的15市人民政府负责人共同签署《南方五省(区)15市离子型稀土矿勘查开采准入条件》等五项制度后合影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崇左市、梧州市、贵港市、玉林市,福建省龙岩市、三明市,江西省赣州市,湖南省永州市、郴州市,广东省河源市、清远市、梅州市、韶关市、揭阳市,五省(区)15市人民政府负责人共同签署了《南方五省(区)15市离子型稀土矿产勘查开采准入条件》、《南方五省(区)15市离子型稀土矿产采矿权人联盟方案》、《南方五省(区)15市离子型稀土矿产勘查开采违法违规行为举报信息处理规定》、《南方五省(区)15市离子型稀土矿区协管员管理办法》、《南方五省(区)15市矿区采矿权标识管理办法》五项制度。
  徐绍史指出,稀土专项整治有力有序地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打击非法开采,严格控制开采总量,推进资源整合,形成规模生产,整治矿山环境,维护良好生产秩序,小、散、乱、差、低的稀土等矿产资源开发现象已有了明显改观。尤其是南方五省(区)15市的联席会议制度和机制的建立,形成了跨区域的联合行动,促进了稀土等矿产勘查开发秩序的好转。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徐绍史强调,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好国务院的文件精神,持续做好稀土等矿产勘查开发工作;要克服国内外变化的影响,采取强有力措施加强监管;要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处理好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的关系。
  徐绍史说,要巩固和扩大专项整治成果。一是要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加强监管,整顿秩序、整合资源、矿山环境治理和保护要狠抓落实,持续推进,防止反弹。二是要注重总结规范。要把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实践中成功的经验,规范提炼上升为制度,有效指导矿产勘查开发工作。三是要注意加强矿产开发秩序的常态化管理,把现在较多的是突击式、运动式的整治方式转化为常态化的管理,提高矿产资源开采效益。
  徐绍史强调,要持续深化联合行动。一是进一步转变管理理念。土地、矿产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要认识到,矿产资源既是资源又是资产,还是资本,要从资源、资产、资本三位一体来认识资源,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中要注重资源数量、质量、生态协调,才能较好地实施管理。二是落实好联合行动中的相关制度。要认真落实这次会议签署的中重稀土开采准入条件等五项创新制度。三是积极争取领导支持,更加有力地推进联合行动。联合行动中最主要的任务是打击非法开采,严格控制开采总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好矿山环境,矿地和谐共建。所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包括开采回采率,选冶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这就对矿山提出严格要求,要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定要把矿山环境的责任落实到企业,加大治理力度,要重视矿地和谐问题。开一个矿山,就应造福一方百姓,矿山企业不仅要追求利润,还应履行社会责任。四是要支持探索创新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特别是企业兼并重组、产学研深度结合、科工贸一体化方面,多作些探索创新。企业要加强生产工艺、关键应用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矿产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技术等工作的探索创新。对稀土的发光、抛光等新材料和器件的研究应予以支持,让稀土资源在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中发挥作用,通过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
  林念修在致辞中表示,此次南方五省(区)15市稀土矿产开发监管联合行动第二次联席会议的召开,构建了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稀土开发监管新模式,有利于各地交流经验、协调配合、提高监管的效果。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将全力支持和配合,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保护好稀土这一重要战略资源,实现稀土等矿产开发秩序的根本好转,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汪民在会上作了总结发言。福建省龙岩市、湖南省郴州市政府代表,江西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负责人,广西贺州市负责人分别发言。内蒙古、四川、山东、云南等四省(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包头市、济宁市、凉山州、肇庆市政府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责任编辑:安子 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