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法女硕士归国当菜农 为上海世博会供蔬菜

2009年07月20日 11:19 108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人才资讯

  法国学成归来,精通法语、英语两门语言,“80后”女孩杨华丽没有选择做“白领”,反而一门心思地当起了“菜农”……

  这是一个朴实、自然、直爽的女孩子。处在最为爱美的年龄,但穿着十分朴素;虽然是留洋的女硕士,但和地里劳作的农民没有一丝隔膜;精通英、法两门外语,但却在田间地头干得津津有味。

  【新闻背景】

  近年来,一大批有志青年不做“白领”做“农民”,回到农村开办合作社,创办农业企业,从事农业现代化管理工作,成为了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他们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青年农民”,而是建设新农村的一支崭新力量——农业产业化工作者。

  在日前召开的上海郊区农村共青团工作推进会上,包括本文主人公杨华丽在内的一批优秀青年典型受到表彰。

  【劳作】

  用“辛苦”换来“幸福”

  “这个小姑娘就是昨晚电视中见过的,她还是留学回来种菜的呢,买他们的菜放心。”一次,杨华丽所在的公司参加全市的迎春农产品大联展,杨华丽面对上海电视台生活时尚频道的采访镜头,介绍了公司生产的孢子甘蓝。节目播出第二天,就有许多市民光顾展位,他们看见杨华丽,既惊奇又亲切。市民送上的“种菜的”这一称呼,杨华丽欣然接受。

  2006年9月,学成后的杨华丽谢绝了法国一家公司的留用。回到上海,没有像绝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凭借着外语优势到市中心高档写字楼里谋取一份令人艳羡的跨国大公司职员的工作,杨华丽选择了现在的公司。初来乍到的杨华丽跑遍了公司所有的蔬菜生产基地,建立田间档案,制定标准化管理细则。一年多后,她升任总经理助理,被委以全面负责公司农业生产的重任。

  “光西红柿的颜色形态就有红、紫、黑、五彩、迷你、葡串等,它们的生长习性、营养价值、烹饪方法各有不同。”对于地里的作物,杨华丽如数家珍。在地里干活的工人一脸喜悦地告诉杨华丽,新引进的蔬菜品种长势很好,她一脸笑容。日常之中点点滴滴获得的知识和成果就像清晨的露珠和令人沉醉的乡间晚风,让快乐始终萦绕在她心头,恬静,愉悦。

  考验,也会时不时地跳出来。不过,花费一番工夫,完成挑战后,是更大的快乐。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公司承担了奥运会足球赛上海赛区的特供蔬菜任务。从当年5月份起,公司位于浦江镇的1500亩蔬菜基地就成了杨华丽工作的重中之重。7月29日起到8月22日,公司为中外记者下榻的宾馆和为奥运工作人员提供盒饭的食品公司供应新鲜蔬菜。在那段特殊的日子里,每天凌晨4点,杨华丽就早早起床,驾车从七宝住所赶往浦江镇,此时城市还在睡梦之中,乡间则是一路蛙鸣。晚上,当她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时,田野早已笼罩在黑暗之中,城里的华灯早已亮起。天天如此,因为疲劳,她的体重一下子减少了6斤。累,但是也幸福着呀——“哪个毕业才两年的年轻人能够获得如此好的锻炼机会?搞农业照样也有好机会!”

  【拼搏】

  为上海世博会提供蔬菜

  奶油红、相叶红、罗莎红……杨华丽顺溜地列举着不同品种的生菜名称,她完全颠覆了我的旧有认识——“生菜,不就是上海家庭菜桌上常见的那种呀!”原来,生菜的品种繁多,并不只有常见的那一种。浦江基地的世博蔬菜区里,有20多个品种的生菜,还有20多个品种的香菜,以及其他特色菜。这些菜,都是进口品种,种源来自美国、瑞士等国。这些异国口味的菜,消费者多为在沪的外籍人士。基地里种这些菜,也是为明年世博会期间迎接八方来客,做好蔬菜供应作准备。

  今年春节过后,杨华丽所在公司被确定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蔬菜供应商。如今,在浦江镇的基地里,已经专门开辟出了世博蔬菜区。对杨华丽而言,可以预见的忙碌和更大的挑战还在后头,更大的成就与幸福也还在后头。

  上海世博会从明年5月起至10月底结束,正好是一年之中天气最热、降水最频繁的时期。天热、天湿,病虫害就多,就需要打药。怎么样在长达5个月的世博会会期里保证蔬菜的充足供应?怎么样保证供应蔬菜的食用安全?尽管有过为奥运会供菜的成功经验,但是杨华丽并没有因此感到轻松。“奥运会供菜,对象是运动员,对食物所含激素的控制比较严格。而世博会供菜,最大的特征是持续时间长。”不过,对于困难,这名爽朗的“80”后小姑娘和同事们保持着乐观,“遇到难题,那就面对它,解决它!”

  【执着】

  与土地亲密无间

  “呀,草坪上这么多蜻蜓!”我好奇地喊了一声,顺手指了指正在草地上空盘旋飞舞的一大群蜻蜓。“嗯,快要下雨了”,杨华丽抬头看了看,平静地回答。突然,我觉得坐在对面的,不像是一个“80后”女孩,而更像是一位长期耕作田间,对天气保持着敏锐知觉的老农。这种感受仿佛让我回到了年少之时。少年生活在乡间,春种秋收,廿四节气,多有记忆。蚂蚁搬家,蜻蜓低飞,下雨前兆,了然于胸。然而进入城市生活多年,这些事大多已经淡忘。于是,非常羡慕起她来,羡慕她与哺育她的土地之间的亲密无间。

  杨华丽出生在市郊的七宝古镇,幼年时家里还有农地,爷爷奶奶侍弄着土地,一年四季地里生长出不同的蔬菜,供自家食用。杨华丽对此至今印像深刻,对农村和土地也保持着天然的亲近感。从大专开始学习园艺,本科学习植物学,留学法国进一步深造研究,这名“80后”的女孩对农业的兴趣与日俱增。于是,跳出“农门”的小姑娘,又最终回到了田间。

  杨华丽带我去看她公司位于浦江镇的农业基地。车子从八车道的浦星公路,到两车道的沿浦公路,再到田间甬道贤农路,车子一头扎进广袤田野的怀里,欢快地奔驰着。杨华丽一路驾轻就熟,到了蔬菜生产基地,迎接我们到来的,是拂面的清风,雀儿的鸣叫,小桥,流水,宽阔的草地。和多数女孩喜欢都市的繁华不同,杨华丽说,她特别喜欢往郊区跑,一嗅到清新的空气,一看到满路的绿色,就特别高兴。

  这名1981年出生的女孩,毕业后工作一年多就成长为本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上海城市食品配送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助理,挑起了负责公司农业生产的大梁。她在市区的康定路配备有办公室,但极少去,大部分的时间,她往来于公司位于郊区浦江镇、华漕、马桥等地的生产基地。

  下车时,看着车身上遍布的泥水痕迹,杨华丽略带歉意地解释说,“一天到晚跑基地,容易脏。”其实,她向我表示歉意的,并不止这一次。之前乘坐她的车子时,打开车门上车后我险些滑跤,低头看才发现车厢里杂乱地躺着五六个空饮料瓶。“不好意思,下基地,喝水特多,喝完了随手就扔在车上,还没来得及整理。”

  这是一个朴实、自然、直爽的女孩子。处在最为爱美的年龄,但穿着十分朴素;虽然是留洋的女硕士,但和地里劳作的农民没有一丝隔膜;精通英、法两门外语,但却在田间地头干得津津有味。

  【愿景】

  让农民少些辛苦

  “我很惊讶,务农也可以是一项高贵的职业。”在上海交通大学农学院学习园艺期间,杨华丽被派往法国交流。尽管语言还不熟练,尽管只有短短的一个月时间,但却完完全全颠覆了她对农业的认识。那里的农庄,很整齐,两三个人,管理着一二百亩土地,工作人员都很年轻,学历高。凭借着机械化操作,他们的工作并不忙碌。“在新闻里会看到法国工人时不时地罢工,一会儿是铁路司机,一会儿是工厂工人。但你肯定很少听说法国农场工人罢工,对吧?”杨华丽自问自答继续说道:“因为他们的工作不算辛苦,符合法国人崇尚自然、亲近自然的生活理念,这是一项体面的职业。”

  在法国的大学里,农学的地位远高于计算机、金融,前者并不像在国内那样,是受到学生青睐的专业。赴法国攻读硕士期间,在巴黎北郊的法国高等农学院里,杨华丽难得见到同胞的面孔。记忆中,唯一的一次是接待从台湾来此短期交流的大学生。不同的是,从美国、日本、墨西哥来学校学习的留学生则并不少见。“中国的留学生,多数都去金融、服装类院校了。”

  对于农业地位的反差,杨华丽并没有抱怨之意。上海要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自然需要金融人才。金融专业毕业的学生在国内能够比其他人找到薪水更高的工作,金融专业自然受到追捧。就像在法国,农业工作者是一份体面的职业,它就受到青睐,其实是一个道理。

  在法国的大学里,学习农业的学生不少人出身于世代农场主家庭,社会地位高。在中国的学校里,学习农业的,往往被认为是成绩不够好的学生。在法国,农业工作者充满自豪感,他们觉得自己的工作是在拥抱自然。而在国内,务农依旧会被认为是“没有出息”。这种种反差的背后,只因为同一个原因——我们的农业还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生产方式的落后,决定了从事农业依旧是一项辛劳的工作。

  杨华丽怜惜农民的辛苦。“外面气温30好几,大棚里的温度就会有40多度。在里面,我只是站着说话,做一些技术指导,他们则要弯腰劳动。”要减轻农民劳作的艰辛,最好的办法是改进农业生产技术,这需要更多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投身农业,但身边的实际情况却令她不容乐观。在生产基地里,作为一名年轻人,杨华丽形单影只。“30岁以下的?”杨华丽想了片刻,摇摇头。“40岁以下的?倒是有五六个”。浦江镇的这个基地,有400多名工人,其中负责一线管理的员工和技术员有二三十人,年龄偏大是这支队伍最大的隐忧。绝大多数管理者和技术员并非科班出身,“主要是当地的农民,实践中出经验,自学成才,优秀的就选拔出来做管理了”。与生产基地招不到年轻人对比鲜明的是,公司招募工作地点位于市区的办公室人员时,总是应者如云,不乏名牌大学毕业生。

  媒体采访杨华丽,因为她属于“个案”。杨华丽说:“希望将来不再是这样!”

责任编辑:mqk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