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产业化 钛粉加工工艺研发事半功倍
2011年07月11日 9:35 12243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钛资讯
新工艺层出不穷 却鲜有大规模产业化
从矿石中提取的钛的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克罗尔工艺。但是,由于克罗尔工艺生产时间长,耗费劳动力和能源比较多,许多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寻找替代工艺。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四种:Metalysi公司(剑桥大学附属公司,原名为FFC)开发的剑桥工艺(Cambridge process,又称“FFC剑桥工艺”)利用电解法来连续生产海绵钛。国际钛粉(ITP)公司(已于2008年底被全球领先的钛白粉生产商CristalGlobal收购)开发的阿姆斯壮工艺(Armstrong process)通过连续低温还原四氯化钛来生产钛粉。杜邦公司和材料与电化学研究公司(MER Corporation)开发的MER工艺利用直接电解还原法生产钛粉。先进材料集团(ADMA Group)开发的氢化脱氢工艺(hydride/ dehydride process,HDH)利用改良的克罗尔工艺用钛废料、屑和其它钛废弃物来直接生产钛粉。
在上述四种新兴工艺中,有三种是关于钛粉是生产工艺,一种是生产海绵钛的。但是,仅有剑桥工艺这个生产海绵钛的技术是由海绵钛生产商资助研发,因此,相对于其它三种用于生产钛粉的工艺来说,它 的产业化过程中会更加容易。但尽管如此,据业界专家称,剑桥工艺虽然已经商业化多年,却仍然受到那些尚未得到解决的技术壁垒的阻碍。同时,另外三种工艺的产业化也不尽理想。阿姆斯壮工艺多年来一直用于生产少量的钛粉,但直到目前还没有用于大规模生产,距离钛粉的商业化生产仍有一定距离。有些人认为MER工艺具有一定潜力,但目前尚处于开发初期,其前景仍不明朗。目前来看,氢化脱氢工艺最有前途,ADMA集团报道说正在寻求资金来扩大其生产,专家认为,这一工艺在数年后即可为美国陆军生产钛板。然而,由于其低成本优势主要是来源于钛废料的高利用率,该工艺仍不能完全取代克罗尔工艺。
可见,一些新兴的改良的技术虽然可以增加产量、降低成本和能耗,但是在产业化的时候,却往往需要一个较大的周期。与新技术的研发相比,技术的产业化似乎更加重要。
责任编辑:T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