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的孩子咋不断奶 都市“啃老族”扫描
2009年07月23日 11:17 1310次浏览 来源: 大路人才网 分类: 人才资讯
俗话说,养儿防老。这是中国人几代相传的传统习惯。但如今这一习惯正在发生改变。调查显示,近年,中国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现象,有30%左右的成年人基本靠父母供养,这些人被称为“啃老族”。
为逃避现实寻找“自我安全”角落
“一直无业,二老啃光,三餐饱食,四肢无力,五官端正,六亲不亲,七分任性,八方逍遥,九(久)坐不动,十分无用”。这句顺口溜从某些侧面描绘了都市“啃老族”的生活状态。由于多次求职不顺利,一些年轻人选择在家逃避,依靠父母生活,当起了“啃老族”。
哈市市民王女士的儿子,今年28岁,大学毕业好几年了,至今还和王女士住在一起。儿子每天睡到中午才起床,胡乱吃两口饭就出门闲逛,吃过晚饭就在家上网聊天或玩游戏,直到半夜才睡觉。王女士一家为儿子伤透了脑筋。前些日子,亲戚给她儿子找一家单位上班,可没干几天就和单位的主管吵了一架后,辞了职。这之后又找了几个工作,儿子始终觉得那些工作“不适合自己”,干了几天就又不干了,索性每天待在家里。现在儿子找了一个女朋友,也没工作,全家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王女士说,虽然家里不缺儿子赚的那几个钱儿,但儿子终日无所事事,长久下去就呆“废了”。
一些大学生眼高手低, 高不成、低不就,也是形成“啃老族”的另一主因。2007年大学毕业的小孙,至今还没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毕业的这两年多时间里,小孙在多家公司工作过,但都干不长。不久前还去过北京、杭州等城市寻找机会,却都无功而返。小孙曾想过自己创业,但折腾了几个月,花了家里不少钱,却以失败告终。现在小孙已经在家呆几个月了眼前还没什么目标。
“心病”还需用“心”治疗
小周大学毕业在家已呆一年多了。他对记者说:“其实在家的毕业生心理压力很大,包括来自家庭的压力、社会的压力、朋友间的压力,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同学聚会从来都不参加,平时很少出门,不愿意和别人打交道,怕和别人比较。”
这些就业不成功,需要家庭供养的孩子,往往不善于交流,有时网络成为了他们倾诉的窗口。一位女孩在自己的博客中写道:毕业一年了仍没找到合适的工作。虽然在几家公司干过,总是干几天就辞职了,现在还要靠父母的钱生活,觉得很自卑,很没用,每天靠看电视、上网打发时间,每次出门,遇到朋友就会觉得特别的紧张,认为他们会看不起自己,所以常常一言不发,即便说话也很不自然,因为没有工作,已经有很多朋友都不联络了。
哈尔滨市曲伟杰心理学校校长、心理咨询专家曲伟杰一直非常关注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曲伟杰说每年来这里咨询的毕业生很多,大概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毕业生自己来做心理咨询的。他们在就业上遇到多次挫折,仍不成功,因此心情郁闷,没有信心,害怕尝试,害怕失败;第二种是家长领孩子来咨询的。这类孩子的问题往往是由于这些家庭“亲子关系过度紧密”造成的。现在的孩子很多从小学到中学甚至大学始终在父母的安排下生活,从生活到升学都由父母“代劳”,独立能力差。因此需要自己找工作时,丧失了自立的能力;还有一部分是学校辅导员陪同来咨询的。这些孩子学习成绩很好,但工作却总干不长。很多孩子从小就是家庭的中心、学校的中心,大学毕业进入社会,以“自我为中心”的环境消失了,他们也就失去了自己的“根”,使他们产生了严重的挫折感,由此产生了心理问题。
多些“挫折教育” 重塑求职信心
求职不成功可能有多种因素,比如毕业生主观上对求职的目的、感受、挫折、回报缺乏宏观的思考,导致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和眼前的机会,甚至对求职产生了畏惧和抗拒的心理。其实,就业不成功的毕业生,应该更多关注还有哪些人在目前的环境下找到工作了?他们是怎么做的?做了哪些准备?应聘方法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就业不成功的毕业生应该反思以下几个问题:我找工作、干工作全力以赴了吗?我提供给企业的,是企业需要的吗?我找工作的“门槛”设定合理吗?通过这些反思,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重新设定自己的就业目标和“门槛”。这些反思的过程其实就是在调整毕业生看问题的角度,角度调整好了,毕业生就能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避免每天自怨自艾,成为悲观主义者。
曲伟杰说,“啃老族”多次求职失败后产生了恐惧、压力大等心理问题,在这种“求职自卑感”的作用下,选择了回到家逃避就业,希望在家里获得一种虚假的安全感。这些孩子需要给予更多的体谅和接纳,多与他们沟通,重新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如果产生更严重的心理问题,则需要接受专业的心理治疗。有些就业不成功的孩子逃避工作,沉迷娱乐,曲伟杰认为这种现象与就业无关,是平时养成的生活习惯,建议家长强迫他们吃点苦头,多参加各种实习工作积累经验,改变这种消极的生活习惯。曲伟杰给父母提了三点建议,第一,父母要避免对孩子讲他们早就听厌了的话;第二不要讲过度教育的话,例如“我们那时候……”;第三要,多关注、多体谅孩子。如果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可以尝试让孩子每周花两元钱买一注彩票,不为中奖,目的是给孩子提供一种挫折训练,培养他们对机会的敏感,把挫折正常化,让他们坦然接受生活中的失败。逐渐培养他们把失败当作正常,把成功当作偶然,珍惜成功,不放弃,把寻找机会当作生活快乐的根本。
责任编辑:mqk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