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半小时:疯狂的黄金
2011年09月13日 14:16 10749次浏览 来源: 中央电视台 分类: 贵金属
最近一周来,国际金价像坐上了过山车,9月6日突然发力突破,创出历史新高,但随即暴跌,短短两天内,暴跌100多美元。忽上忽下让很多投资人跟不上瞬息万变的行情。关于未来金价走势各方争论一直没有停止,我们看到,黄金销售依然火爆。
一、火爆的黄金市场
山东招远黄金集团的精炼车间里,工人正在对黄金进行精练提纯。这是实物黄金在上市前必经的一道工序,车间主任邹传强告诉记者,为了完成各大银行与上海黄金交易所的加工订单,精练车间现在是24小时全天候生产,作为值班负责人,他每天要持续工作12小时,尽管家就在公司附近,但他已两周没回家了,连换件衣服的时间都没有。
邹传强说,生产不停,一直在三班倒,以前的情况有时候就是,停顿一下,大家休息一些,现在根本没有时间休息。
邹传强告诉记者,由于黄金价格飞涨,导致各大银行、上海黄金交易所现货黄金供求随之暴涨,这两个月来,精练车间一直处于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运转,但依然满足不了源源不断的市场订单。他说,满足不了市场需求,现在是有多少原料就能卖多少,供不应求。
邹传强说,招金集团去年全年精练黄金87吨,今年上半年已精练黄金60吨,预计全年产量将超过120吨。黄金的热度同样表现在销售上,在北京菜市口百货公司的黄金销售大厅里,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顾客前来咨询和购买黄金,销售人员告诉记者,随着黄金销售火爆,他们经常连吃午饭的时间都挤不出来。
菜百公司总经理王春利向记者介绍,去年他们一年销售七十多个亿,今年要在120亿左右,因为到八月份已经卖了90多个亿了。
黄金销量猛涨的不仅仅菜百一家,作为国内黄金企业龙头的中国黄金集团下属的直营店和加盟店,实物黄金销售业务也是全面飘红。
中金旗舰店总经理李晓东告诉记者,销售额在8月份平均增加了80%,8月份的销售额达到了5个亿的经营水平,在历史上8月份是传统的淡季,正常的销售额在这个季节没有这么大。
李晓东介绍,他所在的中国黄金旗舰店2008年销售额是7.8个亿,2009年销售额是15亿,2010年销售额达到35亿。今年上半年销售额已经超过30亿元,他认为黄金作为一项金融投资产品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
一位投资者说,他当时买黄金就觉得投资不能把钱放在一个篮子里,朋友介绍说买点黄金,当时的观念是黄金只能涨不能跌。
另外一位投资者介绍,他从今年开始,看到国内和国际上通胀压力很大,所以就打算用一点闲钱买一点黄金。他想黄金从总的来讲,起码能保值。
还有投资者说,人民币贬值的挺快,钱都不值钱了,股票又不懂,所就买点黄金,而且黄金抗跌性挺好的。
在金融投资市场,黄金同样热得发烫。上海黄金交易所的官方数据显示,今年7月上海黄金交易所共成交黄金471.71吨,成交金额1540.53亿元。进入8月份,黄金成交量翻了一番,达972.94吨,成交金额也增涨到3550.24亿元,增加幅度达130%。
上海黄金交易所综合部总经理顾文硕说,正好赶上了一个黄金特别好的发展时期,也看到黄金十年价值在波浪式的前进、螺旋式地上升,不断的发展。他认为,根据今年金市的火爆行情,不论是实物黄金、纸黄金、还是现货延期交付(T加D)或黄金期货,其成交量和成交金额都很可能远超去年,至于这一轮黄金牛市究竟能牛多久,牛到什么程度,目前他还无法作出判断。
顾文硕告诉记者,现在参与黄金交易的投资者越来越多,大家在各方面了解,积极活跃这个市场的交易。
中国黄金协会副会长张炳南认为,由欧美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主权信用危机、通货持续膨胀的今天,相比与其他投资品,黄金似乎更具安全、抗贬值性,所以才被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关注并选择。
张炳南说,十年前,如果去一些机构,或者一些银行搞一个黄金的讲座,就没有什么人来听,现在可能很多地方要搞一个黄金的报告,门票都抢不过来。
中国黄金协会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10年,中国已连续四年居世界第一黄金产量国,世界第二大黄金消费国,同时也是全世界黄金投资需求增长最快的国家,仅去年一年就消费黄金达571吨,相关业内人士估算,今年全年实物黄金投资可达700吨,而金融市场的黄金类产品的投资总量可达7000吨。
上世纪80年代,是黄金价格的第一个爆发期,价格从200美元上涨到850美元左右,然后经历了将近20年的平稳期,到90年代后期开始发力,一直到现在徘徊在1900美元左右。是什么原因让黄金价格一路走高呢?
责任编辑:TT、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