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酝酿三份铜业央企重组方案

2009年08月05日 8:37 998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铜资讯   作者:

  8月5日消息     变则通。本报记者独家了解到,组建一家类似中铝的大型铜业集团正在酝酿之中,铜业重组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主持。
  “国家相关部委曾向我们表示,希望大型省级铜企等能加强合作,进而实现合并。” 国内第二大铜企铜陵有色董事长韦江宏告诉本报记者。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秘书长贾明星向本报记者表示,参与重组的企业主要是国内大型国有铜企,但也有较小的铜企,但“肯定以大型国有铜企为主进行操作”。
  铜是一项战略资源。据国家统计的数据,至2008年,我国铜精矿自给率由1995年的80%下降至30%左右。但因为铜企分散,原料进口没有定价权。
  中国铜业大重组,这是十大振兴规划《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内容之一。一位参与此次《规划》讨论的专家透露,国家希望借助《规划》来组建一家专业的大型铜业集团,增强我国铜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份重组方案:谁主铜业大央企
  据了解,此次铜业重组已有三个方案浮出水面:国内铜业资源直接划归中央组建新铜业集团、以某一央企牵头重组国内铜业和地方铜企间合并重组。
  由于实力、地方利益等问题,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尚福山向本报记者表示,上述三个方案都面临极大的困难,由地方铜业公司注资设立新公司,进行渐进性重组将不失为一个可行方案。
  有色金属的主要品种是铜、铝。但相对于铝,我国铜业缺少一家像中国铝业一样的领军企业。
  央企希望介入此次铜业重组,最积极的莫过于中铝。中铝对铜似乎志在必得。近来已经兼并了云南铜业、洛阳铜业以及上海铜业,并获取了湖北大冶不少资产。
  在《规划》颁布期间,中铝注册成立了中国铜业公司,中铝也一直称铜是中铝三大业务板块之一。中铝将主持国内铜业的重组也在业界流传。
  中铝如何复制其在铝业的崛起模式,成为这次铜业大重组的一个悬念。与当初铝业一样,中央曾将大部分铝业实体下放地方。这与目前铜业的分散存在类似。
  同样是下放地方,但却有极大差别。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尚福山告诉记者,虽然大部铝业实体下放到地方,但划拨给中国铝业的资源,如垄断了国内氧化铝生产,这成就了中国铝业成为国内铝业不可动摇的领军企业。
  但相似的条件并没有在铜业中产生。中央已经把铜业资源全部下放到地方,无力再去成立一家排到国内第一的铜业企业来整合国内铜业,“无论是央企,还是地方企业,谁都没有重组整个国内或其它国有铜企的实力”。
  尚福山表示,铜业的重组与中铝对国内铝业的重组不可同比,“实力仍不够强,在铜业内没有决定性的发言权”。铜业人士分析说。
  即使如此,用行政命令把地方铜企收归,成立一个新央企,目前仍被认为是一个可行的方案,“之前类似的重组进行过很多次,而且这次《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也有这个意思,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一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系统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即使通过行政命令组建成立了央铜,是否进行有效管理也是一个疑问。
  从历史来看,1998年-2000年,国务院先后解散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以及后来的中国铜铅锌集团公司,把铜、铅、锌企业完全下放到地方政府。
  铜业系统人士透露,当时之所以拆分国内铜业,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原来的模式不利于企业的管理,株冶事件就是一个典型。
  1997年,株洲冶炼厂,即如今的株洲冶炼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国际期货市场上越权进行透支交易,在LME大量卖空锌期货合约,最后造成近2亿美元的损失。
  韦江宏也认为有色金属企业划归地方后,比过去的发展要好,不过,“现在央企有国资委进行管理,当年没做好的,不见得现在就做不好”。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秘书长贾明星坦承,此次铜业重组必须有强大的政府力量介入方可成功。

[1][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刘征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