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与锤的艺术 金家锡壶
2011年11月01日 4:41 4535次浏览 来源: 光明日报 分类: 铅锌锡器
今年8月,是穆斯林的斋月。每天,当黎明的晨曦还未撩开深沉的夜幕,清真寺的“唤醒楼”上,就传来一声声悠扬的“邦克”声,召唤穆斯林群众起身、净身、做“早课”。66岁的同心回族老人金玉林也是一位虔诚的穆斯林,每个斋戒日,他都会拿出家中祖传的锡制汤瓶,虔诚地进行礼拜前的净身。
被金玉林奉若珍宝的这把锡制汤瓶,可不是件普通的穆斯林用品,它是金家祖业锡制穆斯林用品发展的真实见证者。如今,想找到一把类似的锡制汤瓶,即使在店铺相连的同心穆斯林用品商业区,也不太可能。而曾经在同心,金家锡制品可谓名噪一时,几乎垄断了同心市场。但凡回族家庭,必有金家锡制品。究竟是什么让金家锡壶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金家祖传锡制业是否还有复兴的可能?近日,记者走访了吴忠非物质文化遗产锡壶传人金玉林,听老人讲述同心锡壶制造的历史,探寻传统制作加工业在新时代如何重生。
昔日金家锡壶
锡制品的历史源远流长。据考古发现,早在公元前1580~公元前1350年埃及第十八王朝时,就已有锡瓶问世。到了青铜器时代,锡开始被广泛运用于器物制作。经数千年的发展,锡器制造技术趋于成熟,至明清时期,已然盛行,且多以壶为主。
细究起来,同心的锡壶制造工艺始于清光绪年间。据金玉林老人介绍,光绪年间,金家祖上在东北一带做学徒,学过诸多手艺,但流传到金玉林父亲手里时,就剩下锡壶制作一门。
6岁便开始随父学习锡壶制作的金玉林,上世纪50年代和父亲在同心城里经营着一家叫“金家锡店”的作坊。临街而设的小店,亦铺亦坊、设施简陋,木制橱柜摆有成品或半成品锡器,柜台外即是作坊。过往行人只需停下脚步,便可见金家锡制工艺的部分流程。由于是祖上传下来的手艺,父亲一直秉承传内不传外的祖训,所以除了金家人,偌大的同心城,没人懂锡壶手艺。
当时,同心大多回族用品以外地锡器皿为主。很快,金家锡制品便以其工艺独特、造型美观、做工精细、图案肃穆受到当地回族群众的喜爱,人们也习惯称金家人为“金锡匠”。制作锡壶的材料是金家从银川购进的。上世纪50年代,一公斤锡1.6元。加工好的一把锡壶,一般论斤出售,一公斤3元。一把锡壶,至少2公斤,可卖到6元左右。这个价,再加上金家锡壶在同心县的垄断地位,卖锡壶的收入足以让金家过上丰衣足食的富足日子。
随着金家锡壶的名气越来越大,金家开始尝试用锡制作其他穆斯林用品,诸如茶壶、水壶、汤壶、贮罐、杯盏等。有钱人前来购置成套锡器,24件为一大套,半套为12件,小半套为6件。也有讲究气派、追求时髦的军政大员和豪门富户提供图样要求金家为其打制莲花吊灯座罩,悬于客厅,以为炫耀。而购不起大套件的平常百姓,定会在儿女婚嫁时陪送一对锡汤瓶、两只锡茶壶,期望子女过上圆满、幸福的生活。
火与锤的艺术
看似完整的锡汤瓶、锡茶壶,成品前壶嘴、壶身、底座原本都是分离的,是火与锤的锻造将它们紧紧地连接在了一起。
“右手摆风箱,风筒连着火炉,火炉上镦着坩锅,坩锅里熔化着锡液,液面随火焰催动,浮着粉末状灰烬。”伴随金玉林的述说,我们仿佛置身那个右手拉风箱左手搅坩锅的铸造年代。经验丰富的金家人,从明暗闪烁的液面上,便能估摸出锡液的温度。当锡液熔得恰到好处时,锡匠就要抱起身边的两块石板(上下各一片,每片的厚度在3厘米,石板上下贴有一种纸质材料),把其中一片平放在大腿上,拿一条细绳在距石板边沿一厘米的位置围出一个圈,圈的缺口朝前,与锡匠面向的方向一致。然后把另一片石板摞在上头,冲齐。这样,在线绳的间隔,两块石板之间就出现一毫米的间隙来,锡匠端起坩锅,撮嘴吹一吹液面上的灰烬,将坩锅口对准这缺口,准确而平稳地把锡液灌进两板之间,放回坩锅,回头就把上面一块石板掀开,圆圆的一面锡板就出现了。
待锡板成型后,风箱、坩锅、石板等统统先放置一边,锡匠需要趁着热乎劲儿,专心在锡板上做文章。这是个细活,先用圆规,打开一定角度,在一面锡板上画一个圆,再拿出一把大铁剪,顺着圆规的走向将锡板剪下,拿起一块木头,木头的中间有个圆窝,锡匠左手捏着锡板,右手抄起一柄圆头木锤,将锡板边沿部位垫在圆窝里边转边打,转过一圈,敲打了一通,放平一看,一个壶底就成型了。
制作扇面则需要将锡板担在一根圆木上,上面用另一根圆木一一捻动敲打,待扇面呈现弧度时,将两片弧度相等的扇面对接,壶身便成型了。这时需要换一把铁锤,在成型的锡底下垫着圆木,转动着对其进行敲打,在不改变锡板的弧度的情况下,点缀出一些精美的图案来,这算是对锡壶进行艺术加工处理。
最后一道程序就是将壶身、壶底、壶嘴的缝隙焊接。做好这些配件以后,焊接就开始了。先把两个弧状扇面边沿对齐,将在火炉里烧红的尖嘴焊锤,蘸着黄香,在一个盛满碎锡的铁盒里点一点锡液,在接缝处往前一冲一冲地焊实,再把锥状圆桶蹲在底座上,沿周边焊实,一把锡壶大致就成型了。至于壶嘴、壶盖、壶提系,其制作工艺也大同小异不存悬念。
壶以“锡”为贵
金玉林不做锡壶已有30年。上世纪80年代,随着工业的发展、原材料的丰富,穆斯林用品市场里,便不再是锡制品“独掌天下”。琳琅满目的市场上,开始出现金、银、铜、铁、铝、塑料等各种穆斯林用品。而锡壶却以其材质的稀有和加工的特殊性,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祖传家业的这种命运,在金玉林眼里,虽多少有些遗憾,却无可奈何,“社会发展了,一种工艺被时代淘汰,这很自然。”
而在收藏家眼里,这却成了收藏的绝佳理由,现在的壶类收藏市场,壶仍以“锡”为贵。
中国是世界上锡矿资源大国和最早利用锡的国家之一。锡器生产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锡壶的生产和流行明代才形成规模,出现工艺壶、文人壶和造型奇巧的把玩壶。一些像赵良壁一样的紫砂壶大师参与了锡壶的创作,让清代锡壶的制作达到了高潮,先后出现了包镶紫砂、瓷器、玉器、漆器、檀香木、椰壳等组合锡壶。制壶大师们还集诗书画于一体,巧用雕刻和镶嵌工艺,把锡壶的制作工艺推到顶峰,出现了经典锡壶作品。
金玉林的女婿、区著名回族作家李进祥说起同心锡壶的历史,同样是如数家珍。就是在上世纪70年代,锡制品在同心县还到处都有,大到装液体的器皿,小到耳环手镯,只要能用锡做成的东西,在同心都可找得到。“但随着现代工业的冲击,作坊里锻造出来的锡制品,仿佛一夜之间消失了。”李进祥说。
如今,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列物的两只金家锡壶,寂寞地成列在同心文化馆展厅里,如果没有更多的人关注它们的命运、发掘它们的价值,渐渐地,它们可能连陈列的价值都将消失。这是金玉林老人最着急的。没有市场、没有人愿意继承,而传人年事渐高,百年手艺可能有一天真的从此“作古”。
为了帮助岳父重振祖业,李进祥翻阅了大量资料,发现至今在阿拉伯地区仍流行着锡制饰品和穆斯林用具。“是否可以将金家锡制作工艺和新的时代用品结合到一起?”“能行,只要有图纸,啥我也能做出来,只是我年龄大了,需要带些徒弟,也不传内不传外了,只要肯学,我都教。”此时,66岁的金玉林眼里闪烁着让人感动的自信、兴奋和期待。
责任编辑: 田田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