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历时半个世纪摘掉“雾都”帽子

2011年12月05日 7:43 173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其他舆情

  英国伦敦曾经是历史上着名的“雾都”,从20世纪中期开始,英国人采取了一系列手段来治理空气污染。尽管进度缓慢,但是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终于让伦敦摘掉了“雾都”的帽子。而包括南京在内的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当前正面临不断加剧的空气污染形势。专家指出,严肃立法和严格执法,科学的城市规划和管理,是伦敦治污取得成功的首因。中国各大城市应当从中吸取经验。
  A立法
  颁布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法案
  1952年12月,伦敦被一场浓密的烟雾笼罩,进而导致了伦敦烟雾事件。此后,英国人开始重新反思空气污染造成的苦果,并催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的出台。
  据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的专家介绍,这部《清洁空气法》,旨在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减少和抑制污染物的排放。如要求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减少煤炭用量,逐步实现居民生活天然气化;冬季采取集中供暖;在城市里设立无烟区,要求煤烟污染的大户发电厂和重工业设施,搬迁到郊区等等。
  到了1968年以后,英国又出台了一系列的空气污染防控法案,这些法案针对各种废气排放,均进行了严格约束,并制定了明确的处罚措施,有效地减少了导致大雾笼罩的各种烟尘和颗粒物。到了1975年,伦敦的雾日已经由每年几十天减少到了15天,1980年则进一步降到5天。“雾都”称号终于不再名符其实。
  B工业
  对工厂选址和污染物排放严格监管
  英国的环境立法一直走在世界前列,由于伦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空气湿度大,容易产生雾气。而19世纪中后期正好是英国工业大发展的年代,工业污染加上居民烧煤,在无风的季节,伦敦常常烟雾弥漫。正是由于工业排污因素对大气污染的严重影响,英国很早就开始针对工业污染进行防控。
  在早期的《清洁空气法》中,英国就规定在伦敦城内的电厂都必须关闭,只能在大伦敦区重建。要求工业企业建造高大的烟囱,加强疏散大气污染物。到了70年代,英政府又推出了《工作场所健康和安全法》等法规,规定污染工业必须采取手段,避免将有害气体排入大气,否则将面临严厉处罚。这些措施,有效地减少了烟尘和二氧化硫污染的排放。
  从1995年起,英国又制定了国家空气质量战略,规定全国各个城市都要进行空气质量的评价与回顾,对达不到标准的地方,政府必须划出空气质量管理区域,并强制在规定期限内达标。
  C交通
  优先发展公交系统抑制私车扩张
  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交通污染取代工业污染,成为伦敦空气质量的首要威胁。为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抑制交通污染。包括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抑制私车发展,以及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整治交通拥堵等等。
  据专家介绍,英国政府对小汽车尾气的排放限制十分严格。包括推广使用无铅汽油;对汽车排放尾气中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以及碳氢化物等成分进行严格控制,并在汽车年检时检测尾气中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是否达标等等。从1993年1月开始,所有在英国出售的新车又被要求,必须加装催化器以减少氮氧化物污染。
  2003年,伦敦市政府开始对进入市中心的私车征收“拥堵费”,并将此笔收入用来改善公交系统发展。当前,伦敦市正计划在今后20年里,把伦敦的私车流量减少9%。一方面以此来解决交通堵塞问题,另一方面则希望借此改善空气质量。
  此外,伦敦还将鼓励居民购买排气量小的汽车,推广高效率、清洁的发动机技术以及使用天然气、电力或燃料电池的低污染汽车,并严格限制公车的数量。政府通过以身作则,呼吁市民优先乘坐公交和地铁出行。
  D城建
  加强对城市科学规划和管理
  英国是最早在世界上颁布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国家。高效周密的规划许可体系,也是保证环境质量的重要环节。
  据介绍,英国的规划体系由国家级规划、区域性规划、郡级规划、区级规划组成。每一项土地开发利用,不论是居民住宅建设还是企业的扩建工程,都需要经过规划许可,申请规划许可必须有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即使是伦敦2012奥运会的场馆和奥运村建设,在环境评估方面的要求,也丝毫不能含糊。
  另外,英国的申请规划许可十分透明,一切报告都需公开,还有非常重要的公众咨询阶段,公众有质疑权乃至否决权。这导致环境的评价,不再单纯依靠政府部门的监督,成了公众和舆论共同参与的事,这就将可能导致污染的工程直接扼杀在了环评阶段。

责任编辑:程俊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