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应对新媒体舆情挑战
2011年12月06日 14:8 1670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其他舆情
新媒体成企业危机重要曝光渠道
随着各种新媒体技术蓬勃发展,中国企业在迎来历史性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企业的任何危机都可能被无限放大,引发企业危机的蝴蝶效应和连锁反应,轻则影响企业自身的品牌和发展,重则危及整个行业、区域经济乃至国家的对外形象。从2010年50个重大企业危机事件的曝光方式来看,新媒体渠道首发的比例高达44%,网络论坛、博客、微博、网络新闻、手机等成为企业危机曝光的重要方式,其中微博异军突起,成为2010年中国企业舆情应对与危机公关的重要渠道和有效手段。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陈昌凤曾指出,目前网络媒体在整个媒体界的影响已经非常大了,虽然从主流角度来说,它的新闻特质还没有被完全确认,或者说它在新闻媒体中还是被边缘化的,但是主流媒体已经在大力推进介绍微博,这样的做法是在推进网络功能的全面体现,包括新闻功能。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虽然拥有了即时互动的公关平台,能够更快捷地搜集和反馈危机信息,但是信息传播加速使企业反应时间缩短,网络信息的聚集效应使危机的负面效果被放大。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企业的舆情应对和危机公关呈现出一些不足。如企业的危机意识有待提高,传统危机公关策略如开新闻发布会、送红包等办法已不足以应对新媒体环境。
面对大众质疑应合作而非对抗
事前无研判,事中缺控制,事后轻修复。这就是中国企业目前的舆情应对之道。它带来的后果不言而喻:企业正常经营受影响,品牌形象受损失,发展壮大受阻碍。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发布的《2010中国企业舆情与危机公关年度报告》如是评价中国企业在遇到麻烦时的作为。
随着各种信息传播手段的日益发达,企业发布信息必须要争分夺秒,否则会被公众认为是逃避责任,产生新的质疑。经验表明,企业越早介入舆情事件,越有助于舆情消退。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双向互动的、去中心化的,企业发布的任何信息,都可能面对所有公众、网民的质疑,问题无法隐瞒。因此,企业在发布信息特别是第一次发布信息之时,要做到全面客观,以免陷入新一轮的舆情危机。另外,企业发布信息除了要及时、全面,还应该主动掌握信息发布的主动权。在一些舆情事件中,一些企业不是积极主动地回应,而是消极应对,致使企业处理舆情十分被动,加大事件处理的难度。
合作的成本永远低于对抗的成本。一些企业面对舆情之时,敏感过度,动辄草木皆兵,对媒体、受害者或公众态度粗暴,蛮横无理,这样的做法不仅无助于矛盾化解,反而加剧舆情蔓延。企业要认识到,在目前企业和消费者之间、企业和媒体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它们之间的共同利益仍然存在。企业要坦诚地公开信息,让公众、消费者或媒体参与到企业舆情事件的处理中,才有助于企业化解危机。
舆情事件之后应立即重塑品牌
舆情事件发生之后,企业形象或多或少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因此,舆情事件的结束并不代表着企业舆情应对工作的完结,反而恰恰是企业形象修复工作的开始。
品牌形象是企业的生命,舆情事件或多或少会不同程度给企业形象带来负面影响。如果不注意对企业形象进行修复,一旦遇到适宜的机会,类似舆情便可能再次发生或升级。然而,这恰恰是中国企业所忽略的。根据统计,企业在舆情发生后的形象修复方面非常欠缺,大部分企业在舆情消退之后无所作为。
某一舆情事件发生后,相关企业仅止于就事论事地采取补救性措施,而未能充分吸取教训,从制度、人员、服务等各方面进行危机后的形象恢复管理,根本上消除危机形成的原因,防患于未然。此外,舆情数量连发的企业基本都是较具知名度的企业,而知名度高,意味着其所承担的公众监督和社会责任也要重于一般的企业,一旦发生问题,也就更容易为公众所诟病,放大危机的传播效应。
专业第三方可增效企业舆情管理
一般来说,大众对于网络舆情监测管理的认识存在两个误区:一是认为网络舆情重在“监测”。其实,网络舆情服务重要的不在于数据的抓取和搜集,更重要的是在一件事情发生后,对网络民意的有效数据进行科学筛选、量化统计和分析研判,并就如何应对提出科学的咨询和建议,这才是网络舆情管理核心价值所在。第二个误区,就是将网络舆情管理误认为“网络监控”。
2010年的企业应对能力显示,我国企业在应对舆情危机时,使用第三方的能力匮乏,表现在众多企业舆情危机中不注意使用第三方,自说自话,招致舆论挞伐;第三方客观、公正性不足,直接影响企业舆情应对和危机公关的效果。因此,企业在舆情管理方面,一是要重视使用第三方机构、第三方信源,提高企业对第三方的使用能力;二是加强我国第三方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保证第三方效果的长期有效。但是,网络舆情服务市场也是鱼龙混杂,企业在与第三方机构合作之前,应根据自身情况多方对比、谨慎选择。
责任编辑:程俊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