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退休官员怒斥医生成最大药贩子

2011年12月13日 9:23 191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舆情聚焦

  第66届全国药交会(微博),12月初在郑州召开,同时,第二十届中国医药企业营销高峰论坛也在郑州举行。药商盛会,必然热议药价。提及“天价芦笋片”事件,药商们依然心有余悸。 正是这一事件曝光,把药价虚高的真相揭了个底朝天。
  “天价芦笋片”事件发生在2010年5月。长沙的韩女士患了卵巢癌,在湖南省湘雅二医院做化疗。化疗后,医生建议她服用芦笋片以辅助抗癌。湘雅二医院的芦笋片每瓶价格213元,但是 韩女士发现芦笋片出厂价仅15.5元,市场上每瓶30元就可以买到。记者曝光后继续调查发现,这种在四川生产的芦笋片进入湖南省招标药物目录时价格已是136元,即便医院按照国家规定加价 15%,售价也不过156.4元,而医院却卖213元,是出厂价的13倍多。曝光以后,利益链条就收敛了吗?No,他们依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今年又有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被曝光。这药在山东的出厂价只有6毛钱,但在北京的中标药品目录中是每支11元,医院再加价15%,卖给患者每支售价12.65元,是出厂价的21倍。
  还有,山东生产的盐酸奈福泮注射液,出厂价仅3毛2,中标价却是18.49元,医院加价15%售价21.26元,是出厂价的66倍。
  十几倍、几十倍的巨大利润空间,由利益链条瓜分,这个巨大的利润空间是对国家、人民的巨大伤害。
  环环相扣的利益链条
  省级代理商和医药代表拿到药厂的某个药品的代理权后,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想办法进入各省的招标目录。过了省级招标采购关,才可以进入医院。招标采购由各省卫生行政部门负责, 想进招标目录,先找卫生行政部门的招标负责人,红包是少不了的,少则5000元,高的两万元。
  有医药代表开玩笑说:“药价为什么会越来越高?你没看医院的大楼也是越盖越高吗?有些医生的汽车越换越好吗?”
  医生吃了最肥的那块肉
  这个利益链条不像江湖上那样论秤分金银,斤两一般多,而是按作用大小各取其利。“药价虚高里最肥的那块肉谁吃了?”业内人士说,“当然是开药方的医生。”
  按照潜规则,给开处方的医生提成,小公司的药提成比例是药价的20%至25%;大公司的比例会少一些,是药价的10%至15%。“大公司的提成少,但福利会好一些,除了组织旅游活动,也 会赞助会议搞学术推广,还会赞助医生到国外参加会议、研修、访问。”
  一名医药代表说:“我们医药代表收入确实不错,一般每月都有一两万、两三万元,这些钱全是来自药品提成。但我们这个收入远远低于拿回扣的医生。”以某种妇科中成药为例,省级 代理的供货价是每盒10元,医院的进货价是39元,然后医院以45元的价格卖给患者。医生每盒提成10元,医药代表提成5元。另一种治疗肝病的中药,省级代理供货价是每盒12元,医院卖54元 ,医生的提成可达12元。
  营销自然人,绰号“药虫子”
  国外大型药企和国内大中型药企的药品销售环节是自己来做的。但是,目前我国有4000多家药厂,其中60%的药厂规模不大,年销售在5000万元以下,它们根本没有销售队伍,而药品的销 售必须靠人来打通各个环节,于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粉墨登场,按照医药界的行话,他们叫“营销自然人”,还有一个绰号:“药虫子”。其实就是卖药的个体户。
  “药虫子”做小药厂药品的代理人,别小看了这些个体户,他们的能量更大。他们有的是转行的医务人员,有的是资深医药代表,也有的是政府官员的亲朋好友。他们不具备法人资格, 往往挂靠在当地某个医药公司。  价格越高越好卖
  价格一降,该药必死
  简称“一降就死”
  医药行业另一个潜规则是:中标价越高的药品,越好卖。
  在招标过程中,企业通常会提前做公关准备,尽量使中标价格变高,中间的巨大利润被医药公司、医药代表、医院以及医生瓜分。这样的药品“操作”的空间才比较大。很多低价药消失 之谜也因此解开:国家一旦要求某种药品降价,而利益链条中每个环节都不愿意减少自己的利润,那只能压缩出厂价,让厂家承担降价损失。如果厂家拒不让步,中间的利益驱动机制就不灵 ,药就卖不动,受伤的还是厂家,所以很多厂家干脆选择停产这种药。
  在世界各国,医生作为高知群体,都是高收入人群,而在中国,医生要实现高收入,必须付出良心、道德、名誉甚至违法的代价。
  国家显然已经注意到这一问题。国务院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公室主任孙志刚在接受采访
  要想真正把虚高的药价降下来,首先必须要让药品跟医院的利益脱钩,医院不靠这15%的药品加价生存,同时,政府对医院要增加财政补贴,保障医院健康运行。医生的收入,财政负担一 部分,另一部分依靠更高的诊疗费用,体现医生的价值,而诊疗费用则由国家通过医保埋单。这样,既能保障医生利益,又能让老百姓看得起病。这,或许是下一步医改的方向。

责任编辑:程俊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