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收藏已不再低风险
2012年02月09日 10:59 2498次浏览 来源: 辽宁日报 分类: 贵金属
盘整回调四个月之后,近日国际金价又呈现上扬趋势。当春节黄金消费旺季遭遇向好的黄金行情,北京、太原等地出现了顾客排队购买龙年贺岁产品的火爆场面,商家更是推出各类黄金工艺品,借助电视购物、报纸广告等宣传其升值空间。虽然黄金有保值作用,但多数商家并不提供回购变现渠道,需引起消费者注意。
黄金迎来消费旺市
据新华社报道,记者近日走访北京菜百、国华、工美等多家黄金卖场发现,人潮涌动,热闹非凡。消费者购买各种黄金制品的热情极为高涨。
据了解,菜百、国华商场春节期间金银珠宝旺销,大年初一实现销售增长50%以上。国金黄金集团黄金分析师焦剑伟说,近年来市场上的“黄金热”一波接着一波,呈现“井喷”态势。眼下正值春节,实物黄金市场又迎来了销售旺季,在各银行销售情况都非常好,甚至有供不应求的现象,需要客户提前预订。
在我国,黄金自古就有重要地位,有很多文化象征意义,如被铸成“寿”字象征吉祥,订婚赠金箔用作信物。购买、储藏、馈赠黄金因此成为中国人延续至今的习惯。
太原市民马晓杰在龙年大年初二给自己三个月大的儿子购买龙挂坠以祈福保平安。他说,无论在银行还是珠宝饰品店,他都会被灌输“黄金质地均匀、品质稳定、产量稀少、便于收藏、品相易于把握、便于保值增值”的理念。
随着黄金市场的发展,黄金实物产品逐渐细分为首饰消费、投资回购、收藏增值等几类。一般消费者选择购买重量在100克、500克乃至一公斤以上的大件黄金制品用于资产保值;购买小件黄金饰品、挂件,在亲朋好友喜得贵子、喜结连理用于馈赠祝福、传递情感。
黄金已不再是低风险资产
受国际金融危机和欧美双债危机等因素影响,近一两年来黄金备受推崇,以防通胀、避风险。在这股黄金热中,黄金艺术收藏品市场也走向前台,国金黄金、北京黄金交易中心等各大黄金商相继推出黄金艺术收藏品。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相对于历史较为悠久的邮票、钱币收藏,黄金收藏是刚刚兴起的一个新的收藏门类,在我国市场上很不成熟。一般消费者对黄金艺术品的增值空间和艺术价值缺乏理解和认识,受广告诱导倾囊购买,实际却难以变现。
国金黄金、北辰购物中心多家金制工艺品店均表示不能回购,只有国华商场、中金黄金等个别金店表示可以间接回购,但只回购本店售出产品。国华商场工作人员说,千足金每克396元,但类似卡通龙、金瓶等千足金工艺制品每克408元,不能直接回购,但可以在该商场开展以旧换新活动时换成同等重量的实物金条,再以当日的千足金价格进行回购。
虽然从长期看,黄金价格将受到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和通胀预期升级的支撑,但在短期内,金价仍在区间内波动,时起时落。波动性加剧表明黄金现已不再是低风险资产。
艺术价值主要在工艺上
焦剑伟说,中国老百姓刚开始学会理财,总体而言是很盲目的。基金市场的阴影还笼罩在投资者身上,银行储蓄利润平平,加之楼市限购,股市风险大,许多投资者将目光投向了黄金市场。 “希望2008年基金抢购带给投资者巨额亏损的悲剧,不要在黄金投资热潮中重现。 ”
北京黄金交易中心总裁赵伟名认为,黄金收藏品是黄金投资的一个趋势。真正的收藏品是9999纯金的原料,发行量较为稀缺,同时更具有市场流通及交易想象的空间。
焦剑伟说,黄金艺术品凝聚了很多工艺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权威价值,消费者在选择时要有理性的判断。黄金艺术品对原材料的依赖性不强。黄金艺术品的价值主要在于工艺,在材料的选择上没太大区分。
专家指出,黄金艺术品的可复制性差。从创意的产生到通过黄金材质重塑,艺术创作加工需要很多工艺,复制同样产品的可能性小。
作为收藏品,艺术大师的工艺和权威性是其价值的重要决定因素。国家权威发行或制造的东西对产品的信誉是有保障的。
正是因为黄金艺术品的这一特点,国际黄金价格的波动对黄金艺术品的市场冲击并不显著。金价的波动只会对消费者心理预期产生一定影响。
此外,黄金艺术品的题材能产生巨大的增益价值,限量发行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没有50万元“闲钱”别尝试
虽然收藏黄金艺术品在陶冶情操的同时,也有较高的经济回报,但是消费者一定不可盲从,要选择合适的收藏品种。既要了解自己的需求,又要了解黄金市场。
焦剑伟建议,首先消费者要认清自己购买黄金的目的是转储、投资还是作为未来一个收藏和升值的保证,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去选择收藏品种。 “投机买纸黄金、转储买金条、让资产在未来有保障甚至是延续到后一代则选择艺术品。 ”
专家特别指出,收入一般或闲散资金不多的家庭,不适合进行黄金的投资收藏。“闲钱”在50万左右的客户可以尝试,建议购买黄金艺术品的资金占用量在10%到15%左右。另外黄金收藏相当考验投资者的细心与耐心,年份越长、完整性越好,投资收益率越高。如果确实感兴趣,也要做好长期投资的心理准备。
责任编辑:T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