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力拓案法律定性为何自摆乌龙
2009年08月19日 15:38 3640次浏览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分类: 贵金属及钢铁资讯 作者: 马光远
4人作出批捕决定。这意味着,此前一直被中国官方定性为“窃取中国国家机密”的犯罪已经悄然被“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罪”所取代。这样,在保密机关高举“国家机密”的大棒37天之后,又轻轻地落下。
回顾力拓“间谍门”以来中国态度的悄然变化,期间中澳的角力绝非“法律问题”所能涵盖和承受。7月9日,力拓间谍案正式爆发,上海市国家安全局的对外口径将其定性为:胡士泰等人采取不正当手段,通过拉拢收买中国钢铁生产单位内部人员,刺探窃取了中国国家秘密,对中国国家经济安全和利益造成重大损害。外交部当天对国家机密的定性和损害中国经济利益和安全亦予以确认。但是就是这起一开始就被高调定性的案件,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8月11日,窃取国家机密的间谍事件“硬着陆”为普通的“商业秘密“案件。期间的考虑和得失,的确令人深思。
其实,这次中方一开始很高调的处理力拓“间谍门”给外界释放的最大的信号是,中方肯定掌握了十足的证据。而事实亦证明,案件爆发不久,被有关部门带走的力拓上海办公室办公电脑已被“拿下”——数十家与力拓签有长协合同的钢企资料藏身电脑。这些资料涉及了企业详细的采购计划、原料库存、生产安排等数据,甚至连有的大型钢企每月的钢铁产量、销售情况也非常明晰。而且事件恰逢铁矿石谈判停滞不前,力拓态度强硬的关键时候。通过力拓案的高调处理,为中方在谈判中增加“道义”和“法律”的筹码,达成有利于中方的协议,似乎可以解读为力拓案的最真实的目的。
但是,现在力拓案在理直气壮的中方这里转了一个法律的急弯,分析原因,不外乎三点:其一,西方媒体的集体抹黑,将力拓事件提升到影响中国投资环境的地步。在此期间,包括《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澳大利亚人保》在内的多家海外媒体采访笔者,都是诸如“此举是否意味着未来中国安全部门将介入对外资的审查”等恶毒预设陷阱的问题;其二,中澳关系的牵制,在澳大利亚国内复杂的政治博弈中,力拓案完全成了政党争取选票的工具,在野党肆意渲染力拓案,使得本来一起单独的司法个案演化成了中澳未来政经关系的试金石;其三,在铁矿石现货价格急剧攀升的情况下,铁矿石长协价降价40%的可能空间再次被压缩,拖延谈判,中方的损失远大于力拓。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