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透露稀土产业政策将出炉 三公司有望受益
2009年08月24日 8:45 5597次浏览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分类: 稀土 作者: 宋元东
近日,工信部副部长苗圩在包头举行的稀土产业论坛上透露,工信部已研究编制了《稀土工业发展的专项规划(2009年~2015年)》(以下简称《稀土规划》)和《稀土工业产业发展政策》,力求早日颁布执行。业内人士就此解读为,由于稀土在国家所处的重要战略地位,我国将加强稀土产业的控制和规范,原料供应预期将趋向紧张,减量增效后,行业盈利水平有望提升,相关上市公司将因此受益。
政策方向 推动企业联合重组
苗圩在此次论坛上透露,工信部已研究编制了《稀土规划》,并征求了稀土产业区、行内企业及专家学者的意见,还将征求国务院意见,力求早日颁布执行。
苗圩指出,我国稀土工业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开采方式粗放,资源浪费严重;二是部分企业环保意识薄弱,污染问题突出;三是应用开发滞后,自主创新不足;四是出口管理不力,市场秩序混乱。
针对下一步工作,他提出,要加强行业运行监管,从开采、冶炼、销售等关键环节入手,建立稀土开采、生产计划专家审查制度;研究制定稀土矿山、冶炼分离企业行业准入标准及相关技术标准;通过宏观调控和市场资源配置等手段,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推动企业联合重组,做强做大稀土产业;通过招标转让等手段,将矿业权有偿转让给具有较强实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大型企业集团。另外,还要完善稀土出口配额分配办法,防止资源流失,并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加大对稀土开发应用工作的支持,推动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参与国际竞争。
稀土金属广泛应用于冶金机械、石油化工、电子信息、能源环境、国防军工等10多个领域的40多个行业,是当今各国重要的战略资源。我国稀土资源丰富,可用储备占世界50%左右,但资源分布比较分散。
按照《稀土规划》,我国稀土矿分为南、北、西三大区,轻稀土将重点发展内蒙古和四川,有条件地发展山东;重稀土则重点发展江西、广东和福建。在开采上,将严格执行指令性计划,2009年~2015年,每年稀土精矿总体规模为13万~15万吨,冶炼分离企业产量为12万~15万吨。在出口方面,未来6年,出口配额总量每年将控制在3.5万吨以内,并且将对出口进一步实施细分管理,部分品种将被严禁出口。在产业重组方面,2009年~2015年,国家将不在批准新稀土矿采矿权,对于已有稀土企业,将着重从技术装备水平、环境保护、管理水平三方面入手实行淘汰,并鼓励稀土产业进行联合重组。
机构分析 减量增效长期利好行业发展
“如果实施效果良好,这对行业来说将是一个重大利好!”华泰证券有色行业研究员刘敏达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从这次规划的方向来看是切中要害的,管理部门就是要从源头抓起,设置准入门槛,将优势资源集合到大企业集团手中,控制开采量,以达到减量增效的目的。
长期以来,国内稀土行业无序竞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盈利水平长时间处于较低水平。除2007年以及2008年上半年稀土价格上升到较高水平外,其余时间价格长期处于低位。
“我国虽然是储量和开采大国,实际却没有定价权!”刘敏达认为,多年来,稀土资源以低廉价格出口。相关部门虽然也采取过诸多措施,但效果并不明显,此次专项规划和产业发展政策的出台虽然效果尚待观察,但行业发展方向的扭转预计将逐渐转好。
我国的稀土产品已占据87%左右的国际市场,是世界上唯一能够大量供应各种品级、各种规格稀土产品的国家。分析人士指出,全世界稀土市场每年需求折合成100%稀土氧化物约8万吨,而目前国内稀土生产能力已经达到18万吨,产量过剩超过10万吨。“产量过剩,国内企业相互压价,出口产品价格十分低廉,很多企业处于微利状态!”另一不愿具名的研究员指出,1990年以后15年间,我国稀土出口量增长了10倍以上,但平均价仅是1990年的一半。2006年之后,国家对出口量加以调控,稀土产品价格曾经出现过一波上涨,价格由2006年初的7万元/吨上涨至近17万元/吨。不过,随着金融危机来临,价格一路下滑,目前又重新回到2006年初的水平。
投资机会 三公司有望受益
容维投资认为,稀土资源在国防技术、新材料开发等高科技领域上应用越来越广泛,建议长期关注稀土行业相关信息,把握相关上市公司潜在的长期发展。
具体到投资方面,华泰证券刘敏达认为,作为稀土行业龙头,包钢稀土无疑将成为政策出台的最大受益者;ST有色有望依赖广东省国资委整合广东有色资源;中色股份在冶炼加工方面涉足稀土行业,也有望从中受益。
渤海证券分析师靳海明认为,包钢稀土正在建设的30万吨稀土精矿储备库项目,将在5年内完成,这将极大提升公司资源价值并能够有效控制稀土市场投放;公司年产15000吨磁性材料项目,一期年产3000吨合金预计年底将投产。公司还计划通过收购等手段,未来钕铁硼产量达到3万~4万吨/年,占全国产量的50%左右,而与河北新奥集团合作建设核磁共振仪项目正在洽谈中,预期市场前景广阔。
责任编辑:kitt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