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进口至中国 未必找到最终归宿
2012年03月27日 9:6 5052次浏览 来源: 路透 分类: 镍资讯
说到中国的工业金属需求,镍与铜的状况类似,国内可供生产的资源不足以满足需求。
十多年来,为满足国内蓬勃发展的不锈钢产业需求,中国一直是精炼镍的净进口国。
据国际不锈钢论坛(ISSF)估计,中国去年不锈钢产量为1,260万吨。
这相当于全球产量的近40%。此外,中国产量还在以每年12%的速度增长,是推动全球不锈钢产量年增长3%的主要力量。
不锈钢种类繁多,不是所有的都需要镍作为合金材料。但据ISSF,300系列不锈钢仍是生产最普遍的品种,占2011年全球产量的58%。
因此照理说中国的镍进口格局应该是颇为单一的,但事实完全不是这样。
可流动的金属
以目前为例,中国既进口精炼镍,同时也出口。2月出口跳增至4800吨,韩国和新加坡是主要目的地。
虽然这不足以抵消12200吨的进口量,但净进口7400吨是一年多以来最低月度水准。
从基本面看,这种反向的流动有些违背常理。尤其是鉴于镍出口还须缴纳15%的高额关税,使之更加反常。
但与铜一样,进口镍的不只是中国的金属使用方。工业贸易流动中还夹杂着受投机性流动,以及近期流行起来的金融流动,金属被作为抵押品,用于在影子信贷市场获得贷款。
正如铜那样,“进口”的金属可能只是输入到上海的保税区仓库。由于在那里尚无须缴纳中国的增值税,可以将其再次运出中国而无需涉税,因此具有流动性。
从金融角度而言,这样做是否行得通,要看中国的“实际“需求,以及某一时点上国内外的套利价差情况。
这种“再出口”的前景正在令铜市不安,有越来越多的传言称铜贸易流向可能在未来几个月逆转。
而在镍市场,这似乎已经在发生。
需要及时指出的是,尽管有关税因素,但那些流入到中国的东西也可能会再度流出。
需求改变
但镍也是一窥中国金属进口状况改变的最佳例子。
中国的镍和铜等金属存在结构性短缺问题,这使其对国际市场上的价格波动极度敏感。
当出现极端情况时,就像2007年那样,当时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镍价CMNI3猛涨至每吨50000美元以上,中国买家当然是转而寻求应对之道。
以镍为例,他们重新开发了这样的流程:使用镍矿来生产中间产品含镍生铁(NPI),并将其用于不锈钢生产。
这个一开始是作为因应超高价格的短期权宜之计,却演变成主要的生产趋势。
这从根本上改变了全球镍市场的供需情况,去年在供应量中占了27万吨,并建立了高底价以符合NPI的生产成本。
这当然也改变了中国的镍进口状况。
2006年时自印尼进口的镍矿仅有16.1万吨。2007年则膨胀至630万吨,去年则是2560万吨。这些镍矿石是NPI生产流程所需的高质量金属的主要来源。这也造成中国对精炼镍及镍铁等其他形态的镍的进口需求减少。
根据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CICC)的估计,印尼镍矿出口目前占全球原镍供应的16%左右。
然中国镍进口需求的转变,使其与印尼政府的政策产生冲突,印尼政府希望不要再以低价值的方式出口矿产。
理论上,印尼对镍矿等原矿出口禁令只在2014年才生效。但一个更早的截止日期是在今年5月,届时有探勘许可但还没有实际生产的矿业公司将不允许出口原矿。
针对这个严格的时间表是否可行,业内存在不少怀疑声浪,且魔鬼藏在最终的细节中。例如对镍矿等出口而言,究竟怎样才算是有附加值?
但印尼政府限制原矿出口的决心是无庸置疑的,援引中金公司分析师的话,鉴于当地镍矿开采业的规模,监管规则的改变会对镍市造成重要的供应风险和价格风险。
此外,在应对外部供应威胁方面,中国庞大的不锈钢产业可能总会暴露出这样或那样的弱点。
至少,印尼矿业规定的改变将造成中国镍贸易模式发生另一场大变动。
这种变动要么是转战别处,即中国买家转而从菲律宾等国寻求替代供应,要么是中国公司与印尼矿商合作,在该国境内生产含镍生铁。
中国需要镍进口,这是市场上不争的事实,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也不会改变。但中国镍贸易流动就像是一场流动的飨宴,并且将持续如此。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