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推动资源回收及再生产业发展
2012年04月05日 10:49 3326次浏览 来源: 综合媒体 分类: 再生金属资讯
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年清运量将近1.7亿吨,2015和2020年这一数字将达1.79亿吨和2.1亿吨。全国600多座城市,三分之二被垃圾包围,传统处理思路以末端填埋为主,近年开始加大垃圾焚烧处理设施的建设力度。但无论填埋、焚烧还是其他末端处理方式,都面临着有毒有害垃圾对自然资源的严重污染问题,同时目前的资源化率不足20%,一方面“城市矿产”资源被浪费,另一方面末端设施与城市建设争抢空间问题严重。随着这一问题的暴露,各地政府已经开始投入大量资源推动居民垃圾分类工作,而这一工作目前面临严重困难,投入产出比很低、效果不稳定、可持续性差等问题困扰着政府对解决垃圾问题的整体推进,缺乏长期有效、自觉易行的方式。
静脉产业是国际上对废弃物综合利用的一个比喻概念,就像人体的血液经过动脉为身体各部分输送养分和能量,经过静脉回收再流回心脏参加下一轮循环一样,有关废弃物收集、再利用和无害化处置的产业,被形象地喻为静脉产业,又被称为“静脉经济”。它是指承担各类废弃物收集运输、分解分类、资源化或最终处置等过程的产业,它是以保护环境为目的,运用先进的技术,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废弃物转变为可重新利用的资源和将再生资源转变为产品。实现各类废物的再生利用和资源化的产业,与之相对应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并生产、流通、消费的产业被称为“动脉产业”,它们共同构成了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静脉产业”滞后拖了垃圾分类的后腿。近年来我国大中型城市开始重视生活垃圾分类推动工作,但垃圾分类后各类物质的进一步资源再生能力严重不足,这使得垃圾分类行动缺乏后续的系统对接,普遍的分类行为在驱动力、科学性、合理性上都因此而遇到瓶颈。垃圾如何分类才有可能变成资源?资源的再生又如何反过来激励分类行动?资源回收和再生产业如果不能得到发展,不能与社区进行对接,则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将前功尽弃。
目前的资源再生产业存在诸多问题。产业技术能力不足、规模化不足、产业链不健全、行业缺乏规范等,甚至大部分仍处于较为原始粗放状态,小商户、小作坊居多,二次污染等问题严重,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不但没有成为问题的解决者,甚至成为了问题的制造者。而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资源回收与再生产业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被称为 “静脉经济”、 第四产业。因此,规范的发展该产业不但能够推动环境问题的解决,并且能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还可以解决中国现阶段的就业问题。
我国与“静脉产业”发展相关的法律体系和政策都不健全。法律上,对各类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缺乏强制性规定,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废弃物均没有承担责任的依据,导致把所有问题都留给了政府。政策上,虽然我国在2006年实施了《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试行)》(HJ/T275—2006),但仅限于最基本的定义和粗线条的规范,缺乏可实施的产业及相关业态的规范要求,缺乏对这类循环经济产业的各类鼓励和优惠政策,甚至没有完成真正形成产业前的基本的市场机制搭建工作。
我们建议由发改委主导,联合商务部、环保部、工信部等相关部门,深入研究“静脉产业”体系,全面调查现有产业状况,在研究制定相关法律、政策、规范的同时,在目前垃圾分类工作比较有成效的北京、广州、上海等城市积极推动试点工作,使之成为未来中国“静脉产业”发展的标杆。具体建议如下:
1. 完善相关法律体系。落实生产者责任及执行办法,制定强制回收产品和包装物名录并将其纳入《循环经济促进法》和《清洁生产促进法》;对废弃物的回收、再生、处置建立生产者付费的长效制度,搭建上下游之间完整、高效的转移支付体系,引入生产者参与管理的制衡机制,保障公众参与监督,确保专项资金的落实使用。
2. 完善产业规范和促进政策。推出针对“静脉产业”的详细技术规范,提高处理技术和工艺的科技含量,制定和执行严格的环保标准,在土地审批、政府采购、税收、金融等方面给予完善、配套的鼓励政策。同时,引导、鼓励并扶持“静脉产业”的业态创新,如静脉产业园、新型物资回收及分拣体系、配套的物流体系等。
3. 引入环境教育和公众参与。以“静脉产业”为依托,用生动形象的实例结合前端垃圾分类的宣传工作,承载公众环境教育的任务,将“第四产业”发展成更为立体的、具备更多社会服务功能的创新型产业;同时,搭建公众对该产业的有效监督机制,以此最大限度的规避因产业发展不规范而带来的环境及社会风险。
提案人:万捷 全国政协委员、雅昌集团董事长、SEE理事
参与推动:黄小山(驴屎蛋) “绿房子”创始人
自然之友固废组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