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中伟:解决世界难题的爱“钨”者

——记中南大学赵中伟教授及其团队

2012年04月24日 17:2 696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劳模事迹

 

201222084459484


  赵中伟(左一)和厦门钨业的工程师及学生们在实验室。
  中南大学赵中伟教授及其团队的研究,不仅突破了国内外长期认为白钨矿不能碱分解的理论禁锢,还确保我国钨资源使用年限由原来的不足5年延长到25年以上。项目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1项,近3年新增产值118亿元,潜在经济效益达4100亿元。
  确认赵中伟团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记者打电话到中南大学要求采访,却有许多人不认识他;在网上搜索他的名字,除一大堆论文外,其他信息寥寥无几。也难怪,本科、硕士、博士,从1985年进入中南大学,除中途到日本研修两年外,他就没有离开过,教书、做研究,教室、实验室,他的日子简简单单;认识钨,研究钨,分离钨。如果不关心钨的话,还真未必会知道他。
  但是,也正因为“专心做一件事”,他成功了。由他领衔的“难冶钨资源深度开发与利用关键技术”,获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多年前无意之言成了他努力的目标
  与钨的结缘,应该追溯到25年前。1989年,赵中伟本科毕业,报考研究生时有多个选择,其中之一是跟着李洪桂老师,一辈子只专注于稀有金属钨。他毫不犹豫选择跟随李老师。“人生看起来很长,实际上很短,能做成一两件事就很难得了。”他说。之后的一天,他到老师家串门,无意中听到一个师兄说:“钨钼分离是世界难题。”“当时,我心里咯噔一下。”20多年后,赵中伟还清晰地记得那个场景。从那时起,研究钨成为他生命中难以割舍的内容。
  为什么,值得吗?赵中伟给记者上起了科普课:钨是稀有金属,几乎所有的工业加工和军事装备,都需要钨。碳化钨刀具削铁如泥,被称为“工业的牙齿”。我国的钨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但由于过去冶炼和加工技术相对落后,主要出口低端原料。
  1981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方毅亲笔题写“振兴钨业”,希望中国由“钨业大国”变成“钨业强国”。“李洪桂老师等前辈,为我们后来的科研打下了坚实基础。”赵中伟说,最开始,他在导师李洪桂的带领下,研究如何冶炼白钨和黑白钨混合矿。1997年,他参与的“机械活化(热球磨)碱分解白钨矿及黑白钨混合矿技术的推广应用”,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8年,他被国家教委派往日本读博士后,当时的研究方向是“生物陶瓷膜”,他将冶金的思路和方法借鉴到材料制备上,提出了致密化膜制备的新技术路线。
  2000年9月,赵中伟如期回国。这个时候,全国高校正处于大调整大合并时期,之前他所在的中南工业大学与原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合并,原湖南医科大学的三所附属医院都合并进来,他在日本的研究正好可以继续推进。
  有人建议:“继续你的生物陶瓷膜研究。”也有朋友劝他:“新型材料,搞好了来钱快。”“想来想去,我还是选择了钨,钨是战略稀有金属,钨业是我国优势产业。”赵中伟说,当年他选择导师,选择“稀冶”(钨冶炼属稀冶),就是基于这份热情。

 

[1][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