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人类的时尚 地球的哀伤

2012年06月06日 10:31 711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再生金属资讯


  电子垃圾回收处理面临困局
  我国是电器电子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据了解,截至去年底,我国主要电器电子产品社会保有量中,电视机约为5.2亿台,电冰箱约为3亿台,洗衣机约为3.2亿台,空调器约为3.3亿台,计算机约为3亿台,合计17.7亿台。该五类产品每年废弃量达数千万台。
  此外,从发达国家流入我国的大量电子电器产品,也直接向中国转嫁了电子污染。环保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任明忠介绍,美国等国家一直以向发展中国家出口电子垃圾的方式转嫁污染,虽然我国从2000年便禁止进口洋垃圾,但仍有大量电子垃圾通过走私方式流入国内。
  一面是电子垃圾数量凶猛增长,一面是电子垃圾科学环保回收处理水平不足,当企业和消费者以近乎疯狂的热情不断推动电子消费品更新换代时,电子垃圾处理的环境困局亟待关注,像贵屿这样面临环境风险的小镇也越来越多。
  据统计,贵屿镇电子垃圾流入量从2008年的120万吨,增长到2010年近200万吨,广东清远、浙江台山等地电子垃圾拆解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贵屿镇党委书记张楚丰说,相比从矿石等原材料当中通过冶炼加工获取资源,处理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不仅能够大大降低获得资源的成本,还可以节约大量能源。
  贵屿镇一位作坊老板告诉记者,进口一吨废旧电脑主板,价格约为3万元,但可以提炼出250公斤铜、100多克黄金、600多克银,以及钯、铬等稀有金属,“每一项收入都高于购买成本”。
  任明忠介绍,电脑、电视机、手机等电子产品含有铅、砷、汞、镉等元素,其回收过程需经过烧烤、酸洗等程序,如果处理不当,这些化学元素会对环境和人体带来很大破坏。而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电子垃圾回收处理过程不能做到环境达标,部分难于处理的电子垃圾则被直接焚烧或丢弃,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严重。
  绿色消费离我们有多远
 
 于志强介绍,发达国家处理电子垃圾一般遵循“生产者责任延伸”原则:谁生产、谁污染、谁负责。企业须对其产品废弃后的处置承担一定责任,具体落实方式则是由生产企业回收或征收相关处理费用。
  财政部等六部委日前宣布,我国将开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房间空调器和微型计算机等5类产品先行纳入征收范围。自今年7月1日起,对相关企业征收电视机每台13元、电冰箱每台12元、洗衣机及空调每台7元、微型计算机每台10元的基金,并对有关处理企业按照实际完成拆解处理的整机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数量给予定额补贴。
  于志强认为,此举意味着困扰我国多年的电子垃圾处理回收困局正式破题,但也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电子垃圾回收处理企业补贴高于生产类企业缴纳基金几倍,政策执行中仍可能面临资金缺口。此外,能否做到专款专用,将基金用于废旧电子回收也需要实践检验。
  电子垃圾处置,不仅依赖于政府和企业,更取决于普通消费者参与。于志强表示,所谓“绿色消费”,不仅在于购买绿色节能产品,更体现在消费观念转换。
  

[1] [2]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