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矿业:青藏高原有色金属资源高效开发利用
2012年07月05日 21:31 4893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先进单位
二、2006年以来工作--战高原再求腾飞
西部矿业所属矿山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高山藏区,不少矿山位于4000m以上,资源开发条件艰苦,藏区维稳要求高,采、选人工成本和管理成本高,因此需要资源好、开采效率高、综合利用好,才能使企业经济效益好、竞争力强。
(一)多找矿,找富矿,确保充足资源储备
公司自2006年以来,首先加大了资源勘查和矿区周边找矿力度,多找矿、找富矿,以确保充足的可利用资源储备。期间公司通过竞拍、转让、政府配置获得二十余个矿业权。在公司生产矿山利用多年已开采资料,进行二次开发,并与地勘单位合作,配合多家地质研究单位的地质研究和物化探成果,阶段性实施勘查投入,在主要矿区深边部取得重大突破。同时,公司积极参与国家西部整装勘查工作以及青海省资源整合开发项目,提高了公司发展后劲。
(二)重科技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青藏高原,地处我国三江源头,公司矿区海拔大都在3000米以上、空气稀薄、氧气缺乏,水温低。这些因素造成高原地区选矿设备效率低,药剂作用效果低,直接影响到选矿的回收率,因此研究高效的选矿工艺、高效的选矿药剂及高效的选矿设备,对于高原地区资源的综合回收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生态脆弱,干旱少雨的山区,土壤砂化严重,生态植被薄弱,对于环保要求严格,因此西部矿业以青藏高原有色金属资源高效开发为宗旨,与国内相关骨干企业、高校和科研设计院实现科技资源共享,通过高原有色金属资源高效利用的关键、共性技术的开发,依托政府引导资金及政策,利用企业的产业化技术条件及资金优势,适时将研发的最新成果进行产业化开发,推进青藏高原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高原有色金属资源加工业的发展。
1.铅锌矿高原原生电位调控浮选技术
公司针对我国西部地区铅锌硫化矿资源和自然环境特点,进行高原缺氧环境条件下电位调控浮选工程化问题研究,在锡铁山铅锌矿建立高原原生电位调控浮选工程化应用基地[通过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组织的专家鉴定:整体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开发出高原地区铅锌矿浮选工艺参数与最佳原生电位匹配的新技术与原工艺相比,流程缩短1/3、能耗节省1/3,提高了主金属回收率。
2.提高伴生金银的选矿新药剂
公司研制了铅锌矿山通用的新型捕收剂A66和新型调整剂T106,有效地强化了铅锌及金银矿物的浮选,加强了铅和锌硫的分离效果,实现了铅作业的快速浮选,且新药剂无毒,易溶于水,符合环保要求[通过青海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整体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在锡铁山铅锌矿的工业应用结果和原药剂制度同期对比,在不改变原生产流程的条件下,铅锌精矿质量相当,铅回收率提高了1.14%,金实际回收率提高了18.31%,银实际回收率提高了15.34%,锌回收率提高了1.40%。
3.铜矿电位调控浮选及相配套的浮选药剂新工艺技术
公司针对青海赛什塘铜矿矿石矿物组成复杂,含硫高(16~30%)又多为磁黄铁矿,铜矿物中次生铜矿种类多(占铜含量20-25%,很难回收),矿物嵌布粒度极不均匀,属国内外罕见的复杂难选铜矿石等问题。结合在选矿理论和技术上提出了许多急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采用电位调控和新药剂工艺对其进行了研究,工业试验表明新工艺方案对PH的适应性强,浮选速度快,药剂用量少(减少了50%的药剂消耗),有利于矿山开发地区的环境保护,新工艺方案的电位调控方法,具有控制面宽,控制方法简单,现场便于实施等特点;新工艺方案比现场方案铜回收率可高出6%以上,且对伴生金银综合效果良好,经多个铜矿的验证试验,工艺具有通用性 [该工艺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 。
4.生态化尾矿废水治理技术
公司研发出工业应用价值广泛的生物质吸附沉淀新材料及与工艺用水匹配的矿山废水低成本处理新技术,结合生态化处理,废水全部循环利用,实现了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目标 [通过青海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整体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对矿山精矿及尾矿废水,采取“生物质吸附沉淀”处理全部循环利用,重金属回收率≥90%;对于矿冶废水,采取“石灰乳处理沉淀+生物质吸附沉淀”处理回用,重金属回收率≥90%,废水的回收利用率≥90%。
(三)安全是保障
矿山安全是资源开发合理高效利用的前提和基础。2006年以来,公司首先开展了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已有两个主力矿山获得安全标准化矿山。于2010年与中南大学开展了矿山安全现状评价工作,取得了良好评价。同时,公司投入巨资开展了数字化矿山建设和六大系统建设工作,已初见成效。
(四)吃干榨尽创建绿色矿山
公司高度重视绿色矿山建设工作。2010年以来,公司针对各矿山现状,提出逐年、逐个创建绿色矿山的战略方针,通过对锡铁山铅锌矿加大技术改造投入、矿区规划、规范治理等措施,于2012年3月顺利成为第二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
三、先进事迹--累累硕果
(一)2009年《柴达木铅锌多金属资源高效利用及节能减排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获得青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公司完成的科研项目“柴达木铅锌多金属资源高效利用及节能减排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解决了西部高原铅锌多金属资源高效利用、节能、节水、减排等方面的关键技术难题,并取得重大突破,形成研究成果已在西部多个同类矿山推广应用,资源综合回收利用、节能节水减排增效效果显著,促进了西部高原铅锌多金属资源的综合利用。锡铁山选厂原设计的铅锌选矿回收率为双82%,项目实施后铅锌实际回收率分别提高到现在的97%和95%,同时综合回收了硫、金、银,使铅锌矿技术经济指标名列我国同行业前列,总体上居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居国际领先水平。
在国内外首次揭示了高原低氧分压下各矿物原生电位与浮选分离规律,开发了高原缺氧复杂体系下铅锌矿原生电位调控浮选新工艺,彻底解决了西部高原铅锌矿浮选存在的铅、锌主金属精矿品位低、回收率低、能耗高等重大技术难题。
针对西部高原铅锌矿伴生金、银、镓、铟、镉等稀贵金属的赋存分布和浮选规律,成功研制出与原生电位调控浮选有机匹配的新型复合捕收剂A66和新型复合调整剂T106,突破了伴生金属综合回收率低的技术难题。针对矿山废水、回水水质与浮选工艺匹配的规律,成功研制了工业应用十分广阔的生物质吸附材料,集成生态化处理技术,成功开发了矿山和矿冶废水低成本处理新技术,实现了废水全部循环利用。同时成功开发了尾矿中硫再回收利用技术,并结合新工艺新技术应用特点,对设备进行高原适用性技术改造。
经产学研结合,创新性地集成高原电位调控浮选高效选别技术,铅、锌等主金属及伴生金、银综合回收新药剂技术,生态化尾矿废水治理技术,尾矿中硫综合回收处理等技术成功应用到锡铁山铅锌矿选厂。
该项新技术经系统集成和产业化应用研究,攻克了西部高原铅锌多金属资源高效利用技术难题,形成了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4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7项,建成了柴达木锡铁山示范矿山,已在西部多个矿山推广应用,研究成果市场需求度高,具有国际市场竞争优势。
与国内外最先进技术相比,该项目技术经济指标总体上居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居国际领先水平:铅、锌、硫、金、银、镓、铟、镉回收率分别提高到96.98%、95.06%、82%、37%、81%、60.22%、71.18%和63.54%;铅精矿铅品位和锌精矿锌品位分别达到78.88%和48.54%;矿山废水处理后全部循环利用,矿冶废水回收利用率≥90%,重金属回收率≥90%,出水优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选矿厂浮选机容积减少34%,年节电668万度;选矿药剂用量下降21%,尾矿年减排30万吨固体量,项目节能节水减排增效效果重大。
(二)2007年《青海省锡铁山铅锌矿床深部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在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获最佳开发奖。
为及时合理开发利用矿山深部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公司自2006年就对矿山和选厂进行了改扩建工程。采用分段空场法﹑浅孔留矿法,并应用长锚索预控顶技术,深部辅以充填法。同时为解决上部采空区问题,委托中南大学完成实施了《锡铁山铅锌矿空区处理方案与设计》。又委托青海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对矿山防洪比较薄弱的无名沟地段进行了总体的防洪方案实施。
目前矿山产能达到150万吨/年,已成为中国第一大铅锌生产基地,它也必将成为我国一流的新型矿山,也将开创此类资源状况合理开发的先河,在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获最佳开发奖。
(三)2010年《青海省大柴旦锡铁山铅锌矿区2522米标高以下27线-015线地质勘探报告》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地质找矿成果一等奖。
2006年-2009年公司加大对锡铁山铅锌矿区深部地质勘查工作取得重要成果,为矿山生产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为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矿业开发事业起到了重要作用。
经青海省国土资源厅规划研究院验收通过提交122b+333级铅锌矿石量1047.05万吨,铅锌金属量73.89万吨,达到大型铅锌矿床规模,并延长了矿山服务年限6.5年。
(四)呷村矿区外围找矿初步成果显著
在四川甘孜州呷村银多金属矿区边部-有热地区,通过探采对比以及成矿规律的认识,利用生产探矿获取的找矿线索,与四川省403地质队合作,通过近几年勘查投入,在该区外围及深部取得重大进展,获得了一定的资源储量,合计资源量(333)+(334)? Cu金属量:0.70万吨、Pb+Zn金属量:20.37万吨、Ag金属量:122.11吨,为后期扩大找矿成果,提供了地质依据。
(五)其它成果
1. 2010年“锡铁山铅锌矿数字化技术研究”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2008年“锡铁山铅锌矿高效选矿技术研究及应用” 获得中国创造成果奖一等奖;
3.2007年“锡铁山铅锌矿浮选新药剂的研究” 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 [2]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